露地秋葵高效栽培技術規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秋葵含有豐富的營養,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深受人們的歡迎,因此本地種植秋葵也越來越多,為了提高產量和品質,增加菜農的經濟效益,首先就要掌握科學的栽培技術。文章從播種育苗、定植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秋葵高效栽培技術,來促進秋葵的發展。
關鍵詞:露地秋葵;生物學特性;育苗、定植;田間管理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豐富廣大消費者的菜籃子,菜農種植的蔬菜越來越多樣化,并且立足發展那些品質優、口感好、產品稀少的特色小品種蔬菜,秋葵就是其中的一種。秋葵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其嫰莢不僅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等,還含有硒、鋅、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有利通便、排毒、防癌,降血脂,保護肝臟和視力等等作用,由此秋葵被人們認為是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近年來深受百姓的歡迎,可見其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很好。
一、秋葵的生物學特性
1.秋葵特性:秋葵(學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錦葵科秋葵屬性,又稱金秋葵、黃秋葵、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黃蜀葵、洋辣椒。果實為蒴果,長10余公分,先端細尖,略有彎曲,細長似羊角或辣椒,果色從淡綠至深綠色,亦有紫紅。
2.秋葵喜溫暖喜光照,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主要以春播為主,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秋葵喜光,光照充足,座果率高,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秋葵耐旱、耐濕、不耐澇;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對肥料要求氮磷鉀齊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過多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影響生殖生長,開花結果延遲,而氮肥不足植株營養生長不良而減產。
二、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耐熱、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例如卡里巴、五福、五角等。
2.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55℃的熱水里并不斷的攪拌,待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浸泡24小時。
?。?)催芽。將浸泡好的種子撈出,然后用濕毛巾或紗布包好放于25~30℃溫度條件下進行催芽,每天用溫水淘洗兩次,當大約70%以上的種子開始露白時播種。
三、育苗
1.育苗設施。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在陽畦或日光溫室里播種。
2.營養土配制。育苗床土以肥沃的大田土、腐熟有機肥和細砂按照6:3:1的比例混合過篩,以10厘米見方的密度點播。
3.育苗床消毒。每平方米播種床用福爾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噴灑床土,用塑料薄膜悶蓋3天后揭膜,待氣味散盡后播種。
4.播種量。直播每公頃用種12千克左右,育苗移栽每公頃用種4千克左右。
5.播種方法。催芽的種子70%以上露白時即可播種,穴播或者按株行距10厘米的密度點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破土發芽。苗齡30~40天,當幼苗株高10厘米時可進行間苗或移苗。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株距40-50厘米,每穴播2~3粒種子。地膜覆蓋栽培可早播4~6天。當苗長出兩葉時進行間苗,每穴只留一株壯苗,4~5葉時定苗。
四、定植(或直播)
1.定植(或直播)前的準備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前茬未種過果菜類、棉花等錦葵科的地塊,整地同時施足基肥。播前或定植前將土壤深耕30厘米,起壟作畦,畦寬1米,溝寬約40厘米,深25~30厘米。在畦中央開溝施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鈣鎂磷25~50公斤,氮磷鉀15~20公斤,混勻整平。
2.定植(或直播)春季10厘米的地溫穩定在15℃時即可定植或者直播,直播一般于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定苗后應及時中耕除草,可以保墑提溫。澆水施肥后要中耕除草,并進行培土,花期注意設支撐物,防止植株倒伏。
2.肥水管理。秋葵喜肥水,前期需氮肥多,促進營養生長,中后期多施磷鉀肥促進生殖生長,生長期每半月隨水施肥一次,保持土壤濕潤,開花結果期追施一次磷、鉀肥。采果盛期,需肥水量大,肥水供應要充足。澆水要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選擇傍晚澆水,可以避免高溫傷根。夏季雨水過多時,要及時排出積水避免澇害。
3.植株調整。生長中后期要及時摘除下部老葉和病殘葉,將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保持田園及周圍清潔。
六、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防治原則。
2.病蟲害主要是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玉米螟等。
3.農業防治。培育或選留壯苗,適宜肥水,深溝高畦,嚴防積水,清潔田園;與非果菜類實行輪作。
4.物理防治。在田間懸掛黃板誘殺蚜蟲
5.生物防治。優先使用農抗120、農用鏈霉素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6.藥劑防治。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病毒病初期用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800~1000倍噴霧防治,5~7天一次,連噴3~4次;疫病初期用80%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霜脲氰·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炭疽病在初期用25溴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劑500~800倍液噴霧。蚜蟲粉虱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00倍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可用0.9%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七、適時采收
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當嫩果長8~10厘米時應及時采摘上市,此時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