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詳細闡述了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當前玉米高產栽培的現狀,總結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希望對玉米種植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栽培技術;田間管理;防治方法;科學性
在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的條件下,玉米一直是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的農產品。許多學者認為,想要促進農業的發展,有效保障工業生產原料的充足,提高玉米種植產量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地區都通過對玉米的重要認識而大力深化對玉米栽培技術的探究。在提高玉米產量的同時,還需要對玉米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做出相應的研究。無論是玉米高產栽培還是病蟲害的防治都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意義。
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1.玉米種植和種子的篩選。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根系十分發達,且玉米是一種適應能力較強的植物,一般對種植土壤不需要太高的要求。因玉米的桿莖較為粗壯,所以,生長過程中需要水分和養分也相對較多,增加土壤所含水分及養分是玉米茁長生長的前提。選擇相對肥沃、方便排水的耕地有助于玉米植株的發育和開花結實。一般旱耕地并不提倡種植玉米,旱耕地由于缺乏水分無法為玉米的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在播種之前也要保持土壤的疏松,松軟濕潤的耕地是玉米種植的不二之選。此外,想要使玉米能夠高產,玉米種子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一般來說,可以使用穗選和粒選等科學的方式對玉米種子進行篩選。通過穗選可以把玉米種子中沒有發育完全和有病蟲害的種子穗剔除出去;粒選則是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
2.播種玉米講究科學性。想要提高玉米的產量,需要講究播種的科學性。一般來說,土壤養分、氣候、環境溫度等都會對玉米播種質量產生影響。盡量避免玉米種子因為土地選擇而無法出苗的現象發生,有時,適當增加播種量也是實現對壯苗保障的一種方法。在播撒玉米種子的過程中,可以調查分析播種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對玉米播種的密度進行合理的設置。在播種不同玉米品種時,種植密度的選擇都是不同的。播種人員在播種結束后需要對玉米的生長狀況進行定期的檢查,要時刻保證玉米種植土壤有足夠的水分供種子發芽。在進行后期施肥的時候,化肥與種子之間需要留有一定的距離,避免形成肥害。
3.合理的田間管理。播種完成后,需要對玉米田進行合理的管理。通常,對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定期的觀察,并根據不同階段的生長狀況進行對應的管理。合理的進行查苗和補苗。玉米播種一段時間后,播種人員需要對玉米的生長情況作出及時的觀測,查看玉米苗是不是已經完全生長,然后找出一段期間后仍沒有出苗的區域,需要帶土移植,進行補苗,進行補充適量的水分,以提高玉米苗的存活率;還要處理掉多余的玉米丫子。及時的清理掉一些長出多余玉米丫子的玉米植株,掰除丫子,保證玉米生長環境有足夠豐富的水分和養分。合理的田間管理是提高玉米的產量的有力保障。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的探討
1.玉米病毒病的癥狀及預防。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病蟲害會影響玉米的健康生長。玉米病毒經常出現在玉米植株上,在出苗期和長葉期會頻繁的發生。它的主要癥狀有,玉米莖稈的葉子上會出現黃斑或是點狀綠斑,如果不及時進行救治會很快大規模蔓延,最后會導致玉米植株葉片出現枯黃條紋,影響玉米生長。并且玉米病毒會抑制玉米的生長,玉米的產量就會降低,肥料的耗費也會加大。在對玉米進行病毒防治時,可以通過對大面積病毒感染植株進行藥物噴灑。播種人員需要定期對玉米種植區域進行觀察,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發現葉面上出現黃斑或是點狀綠斑,就要立刻使用吡蟲啉稀釋液大范圍的噴灑玉米植株。盡早的噴灑藥物可以在害蟲繁殖前將其有效的清除。
2.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有效措施。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長中后期常見的病害,不同的氣候條件會對不同時期的植株狀況產生不同的影響,氣候是直接導致玉米大斑病發生的主要兇手之一,大斑病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特點。在發病前期,玉米的葉子上通常會長出一些小的灰斑,在玉米不斷生長的過程當中,那些灰斑還會逐漸擴散,會導致玉米葉片的葉脈部位有大量黃褐色的斑點產生。在發病后期,情況更加難以想象,大量的灰黑色斑點會全面覆蓋整片葉子,最終葉子變黃或是枯萎,嚴重影響玉米果實的生長。我們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發現。對于這樣的惡性傳染疾病也不是無計可施。在不同的發現階段使用不同濃度比例的12.5%烯唑醇稀釋液可以有效治愈玉米大斑病。
3.田間的害蟲物理防治措施。在田間設置誘蟲區域,主要針對不同種類成蟲,可以放置4個性誘芯捕獲器,每個性誘芯捕獲器之間需要間隔20M到25M之間的距離。每個捕獲器之間要避免相互干擾。通常,性誘芯需要半個月換一次;如果遇到高溫或者多雨的天氣,需要每周都進行更換。同時每天需要觀察誘捕器中的水量,勤換肥皂水。還要做好每天的數據記錄。需定期的測量捕獲器的捕獲密度,記錄下當天的天氣狀況,確定誘劑是否適合作物除蟲的需求、性誘芯是否需要更換等。按照一定的安裝步驟安放誘蟲劑,還要在離誘捕點30m處安放誘蟲燈,誘捕器安放在離地面2m或在作物頂端的30cm處安放。不同的季節害蟲數量的高峰值不同,要對田間成蟲的爆發季節進行合理的推算,根據各個地區不同氣候的規律與農作物的布局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預防多種幼蟲發病高峰期。
三、結語
在農業中應用植保新技術可以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梢愿鶕煌牡乩項l件對不同地區的玉米種植規劃相應的種植措施,避免玉米病蟲害的發生,不斷提高玉米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農業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國民經濟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我國的農業方面來看,玉米是較為重要的種植產品,其產量對我國的糧食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仍有部分地區缺乏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了解,缺少對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的認知。
參考文獻:
[1]楊帆.生態農業中植保新技術的作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7(5):44-45.
[2]邱玉平.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7(5):38,41.
[3]王冠宇,宋永科.植保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6,36(24):12.
[4]汪法仁,植物的種植與保護[J].農業與技術.2018(15):222-234.
[5]謝朔,陳德山,初秀民.植物種植改進模式[J].農業與技術學報,2018,39(2):282-2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