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常見玉米病蟲害及防治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是典型的農業大國,玉米在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最近幾年,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玉米種植面積呈現縮小的趨勢,怎樣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生產出最高產量的玉米就成為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由于農民群眾科學種田意識不強,玉米種植不科學,導致玉米連茬種植、施肥不足,田間管理質量不高,導致玉米病蟲害呈現高發趨勢,嚴重威脅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我國玉米病蟲害現狀進行簡要闡述,并結合我省玉米生產實際,就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促進我省玉米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產量均已躍居糧食作物的第二位。據報道,每年因為玉米病蟲害而造成的產量損失高達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為了緩解病蟲害對玉米產業造成的危害,需要加強對其的研究力度,不斷提高對病蟲的認識水平,以便針對不同的癥狀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推動我省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我國玉米病蟲害現狀概述
  據統計,對玉米田造成經濟損失的病害近40種,蟲害有52種。常見玉米病蟲害分為葉斑病類、黑粉病、莖腐病、病毒病、玉米螟、玉米蚜蟲等。玉米病蟲害種類眾多,受災面積大,造成的損失往往極其嚴重。近年來,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長,但隨著病蟲害抗藥性的增加,以及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中國的玉米病蟲害程度仍在不斷加深,病蟲害防治研究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玉米常見病蟲害
  1.啞玉米病
  啞玉米又被俗稱為玉米絲黑穗病,這種玉米疾病通常出現在玉米種植過程,對玉米穗的影響比較不好。當玉米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受到這種常見病的影響時,通常會變成黑粉狀,而這種玉米常見病的影響通常會在玉米已經生長出來以后,當玉米的雄穗遭遇到這種常見病的影響時,花器會擴大,花序也會被擾亂,導致玉米呈現黑色;而玉米的雌穗在受到這種常見病的影響時,花器會變小,因此玉米穗生長的狀態會變的很不穩定,進而影響玉米產量。
  2.玉米螟
  玉米的主要蟲害是玉米螟。玉米螟在春天夏天以及秋天對于玉米的影響有所不同,影響最大的是在夏天播種玉米的時候。因為夏天玉米的各個部位都需要不斷的吸收營養。而玉米螟就會阻礙玉米吸收營養,從而使玉米的產量下降,這種害蟲的發生會導致玉米沒有辦法正常的授粉。因此玉米產量便會下降,原因是因為害蟲通常是依靠玉米心葉來存活。這樣會導致玉米的莖稈內部是空心的狀態,從而減少了玉米的穗粒數量,使玉米沒有辦法正常的生長。
  除此之外常見的玉米病蟲害還有、玉米粘蟲、玉米絲黑穗病、黑粉病、莖腐病、病毒病等對玉米的產量產生了嚴重影響。
  三、常見玉米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1.選育抗病蟲害的玉米品種
  采用轉基因手段以及雜交技術等綜合措施,讓農民選用更加優質的玉米種子,這樣可以促進玉米的生長能力,使玉米有更好的抵抗力面對害蟲的侵蝕。農民伯伯在給玉米雜交時,應該選用對害蟲有一定防御能力的種子來當作母本和父本,通過自交系和單交系的手段可以培育出產量更高而且更加防御害蟲的玉米品種。這些年來,國內的農業學者已經利用已有的技術新制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抗蟲、高產、抗除草劑等性狀的新品種玉米,如農華101以及抗亞洲玉米螟品種等。經試驗證明,轉基因玉米不僅可以殺滅蟲害,而且不會對其生長所需的有益昆蟲產生不良影響,可有效提高玉米產量,大大減少在玉米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農藥和除草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加強田間護理
  防治玉米病蟲害的主要途徑通常是加強田間管理工作。加強田間管理工作,首先應該做到在播種玉米之前,把田間殘存的害蟲消滅掉,這一步驟是要避免在播種玉米之前就會有害蟲殘留在田間,從源頭上做好保護。另外,應該在玉米播種下去的時候,定期去田間視察,監控以防止害蟲侵蝕玉米。當在監控的過程中發現有害蟲出現的時候,應及時殺滅。遇到被害蟲咬過的葉子,也應該及時摘掉,防止由于疏忽造成的葉子上仍然殘留。當到了玉米的收割期之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注重殺菌。尤其是在出現害蟲的區域,要更加注重殺菌滅蟲這一過程。
  3.合理施肥,藥劑防治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應合理施肥,采用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并結合一定的藥劑防治手段對雜草、病蟲害進行及時清除。清除田間的雜草可消滅害蟲的容身之處,減少蟲害發生率,可采用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劑結合的方式。在播種后,使用50%乙草胺乳油與72%2,4-D丁酯乳油的混合物,可除去禾本科及闊葉雜草。藥劑也可在消滅病蟲害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將辛硫磷、丁硫克百威等殺蟲劑以顆粒狀置于嫩葉里,可快速殺滅害蟲;針對亞洲玉米螟,可于穗期使用氰戊菊酯進行藥液灌穗,當玉米螟高達10%時,可在剪去穗上的花絲后施用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進行防治;針對玉米蚜蟲,可使用吡蟲啉、啶蟲脒噴霧進行防治;針對玉米紋枯病,可在玉米莖基部噴撒井岡霉素;針對玉米褐斑病,可施用三唑酮、烯唑醇或多菌靈。
  4.與其他農作物進行輪作
  在田間可采用與大豆、小麥等其他農作物輪作、間作的方式,以隔斷病蟲作為初侵染源對農作物造成危害,降低病蟲害發生率。輪作倒茬,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養分,提高玉米產量,也可惡化病蟲的生存條件,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對于我省糧食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直接決定了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這不僅對于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具有重要影響,而且關乎我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在玉米種植中,應當大膽創新,不斷創新,采取選育抗病蟲害的玉米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進行藥劑防治等措施,來提高我省玉米種植效率。
  參考文獻:
  [1]基于Android的玉米病蟲害機器視覺診斷系統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7,39(4):207-211.
  [2]莊業貴.呼圖壁縣2015年玉米病蟲害發生概況及原因分析[J].農村科技,2016(1):38-39.
  [3]劉曉英.試析保護性耕作玉米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20):120-120.
  [4]張鴻雁.淺析遼寧撫順地區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24-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7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