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玉米栽培技術在逐漸提高,使得玉米產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長。與此同時,病蟲害現象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的長遠發展?;诖耍疚膹倪x擇合適的玉米品種、精細整地、田間管理等方面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介紹,并討論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13;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0-80-2
玉米是山東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玉米栽培技術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所以,農戶應掌握關鍵的栽培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治,才能提高我國的玉米產量,保證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1 玉米栽培技術
1.1 選擇合適的品種
要想提高玉米的產量,首先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第一,山東省氣候比較溫和,一年內的降雨比較集中,且四季分明,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比較適合種植玉米,鄭單958、聯創808以及登海605、登海SY8054、1810等玉米品種都適合在山東省種植[1]。同時,盡量選擇那些顆粒較大且具有品種特性的種子。第二,在種植玉米之前,需要應用種衣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不僅能促進玉米較快生長,而且能有效降低玉米的發病率。在應用種衣劑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時,要保證攪拌均勻,使每一粒種子的外部都能形成一層均勻的薄膜。
1.2 精細整地
在栽培玉米之前,要對土地進行精細處理,為玉米植株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后進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 cm以上,達到“地平、土細、墑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同時,結合翻耕施入基肥,通常667 m2將腐熟的農家肥1 000 kg、豆餅50 kg和過磷酸鈣50 kg作為基肥條施于溝內。而且為了防止出現玉米蟲害,農戶可以將3%辛硫磷顆粒劑0.5 kg摻細土7.5 kg,混勻后撒入土壤。另外,為了排灌方便,結合整地還應開溝做畦,修好四面排水溝。要求做到畦平溝直、溝溝相通、排灌暢通。
1.3 合理播種
農戶應根據玉米的品種、播種日期及栽培條件等方面來確定玉米的栽培密度。一般人們會選擇平展型及緊湊型這兩種玉米株型,稀植時應選擇用平展型,密植時應選擇緊湊型。玉米最常用的2種種植方式主要有寬窄行及等距行,如果采用寬窄行種植方式,寬行一般控制在145 cm左右,窄行一般控制在45 cm左右;如果采用等行距種植方式,那么行距需要控制在80 cm左右。
1.4 田間管理
1.4.1 間田定苗。當玉米幼苗長出三四片葉子時,需要對玉米進行間苗;當玉米幼苗長出五六片葉子時,需要進行定苗去弱,為幼苗后期的健康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對耐密型品種及高產田塊,適宜留苗密度為4 000~4 500株/667 m2,對稀植型品種及地力較差地塊,適宜留苗密度為3 800~4 000株/667 m2。
1.4.2 灌溉。及時澆好出苗水,以促苗全、苗齊。巧灌拔節水,保證玉米根、莖、葉快速生長。開花期和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高峰期,應及時灌溉,確保供水充足,以有效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
1.4.3 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氮肥為主,注意增施磷鉀肥和微肥,磷鉀肥應一次性基施。施加氮肥時,應做到輕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補追花粒肥。拔節期開溝深施尿素及磷鉀肥,以促根壯苗;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以促穗大粒多;籽粒灌漿期追施尿素,以增加粒重。施肥可結合灌溉同時進行,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玉米健康、快速生長,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
1.4.4 化學防控。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會出現植株倒伏現象,如遇高溫多雨天氣、大風天氣時玉米植株易倒伏。為了防止出現大面積倒伏現象,有必要進行化學防控。當玉米植株處于喇叭口期時,農戶需要對其噴灑植株生長調節劑,控制植株的生長速度,提高玉米的柔韌性。
1.4.5 除草。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避免不了雜草的生長,農戶應采用合理的方法對雜草進行處理,使玉米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營養。通常可以結合中耕進行除草,還可以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除草,但要根據雜草種類和除草劑的適用范圍合理選擇藥劑,如可用乙草胺、銹去津等。
2 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作為一種常用的技術手段,對于玉米病蟲害有著良好的防治效果[2]。在進行藥劑拌種時,需要根據病蟲害的類型和發病特征選擇合適的藥劑種類,以達到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例如,為防控玉米頂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浸種24 h;為防控玉米穗腐病,可用20%??朔N衣劑440~800 g拌種100 kg;為防控玉米地下害蟲,可用辛硫磷或含有辛硫磷和呋喃丹等殺蟲成分的種衣劑進行拌種。
2.2 適時適量噴灑農藥
藥劑防治是目前能快速防治玉米病蟲害的主要手段。玉米病蟲害種類較多,具體進行防控時要針對病蟲害類型合理用藥。比如,玉米大斑病發病初期可用50%可濕性多菌靈500倍液或8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紋枯病發病初期可用5%井岡霉素或農抗120水劑噴霧莖葉進行防控;玉米圓斑病可在玉米吐絲盛期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
3 結語
為了提高玉米的質量及產量,需要結合種植地的栽培條件不斷優化玉米栽培技術,同時加強玉米病蟲害防治,使玉米植株能健康穩定地生長,提高玉米的抵抗能力,降低玉米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以此來促進我國種植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冉.淺析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種植與養殖,2018(24):125-126.
[2]裴書娟.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分析[J].種植與養殖,2019(1):127-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