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教育下的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語文學習成績。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是所有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挑戰。本文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入手,提出了新教育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教育;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閱讀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但是我國農村的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接觸的新課改理念不多,因此對閱讀教學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得閱讀教學的開展情況并不理想。許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重復性的閱讀訓練,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
  一、新教育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小學高年級學生課業負擔較大,面對升學考試家長每天望子成龍,他們每天面對大量的作業幾乎沒的多余的時間進行閱讀。而且電子產品的出現對小學生來說是一種誘惑,他們在課余時間內大部分學生玩手機游戲。因此不愿意進行語文閱讀。而且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以教材為主,這主要與農村小學閱讀資源有限有關。因此不愿意進行閱讀。此外小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的方法,在閱讀時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輔助資料。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師生所處環境相對封閉,因此缺乏閱讀的材料,因此教師和學生接觸到的課外資料較少,影響了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在學習時只有充滿興趣,才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提高閱讀的水平。但是現在許多農村小學生對語文閱讀不感興趣,課下很少主動閱讀書籍,因此影響了他們閱讀水平的提高。農村學生的父母都忙于農活或者外出打工,他們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關注學習過程。由于他們的文化水平低,因此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也不督促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他們很少給學生買書籍,因此大部分農村學生閱讀的資源主要來源于學校的圖書館。而許多農村學校的圖書館平時并不開放,只有來檢查時才讓學生象征性的借閱幾本閱讀。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仍以講授式為主。他們在教學時不關心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是把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他們的標準。在教學時仍然以講解字詞句為主,對閱讀理解中涉及到的知識不進行拓展,也不引導學生思考,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因而使得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量的多少和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他對新知識接受程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閱讀教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歸納掌握閱讀的方法,能夠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新教育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抓住情感主線引導學生感悟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認真研究閱讀材料內容,抓住情感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作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以情感為主線,尤其是一些散文類的文章,一般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貫穿于整篇文章中,他們在表達時經常采取借物抒情、敘事抒情等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文章的情感,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進而從整體上把握情感。如在進行《我站在鐵索橋上》的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把研讀品味課文的權利還給學生。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作者,讓他們以文章的人物思考感受當時的情境,設身處地的考慮作者的感受,進而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
  2、創設教學情境培養閱讀興趣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是提高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最有效方式。當前大部分學校都設有圖書室,能夠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書籍保障。此外,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在班級設置了圖書角,在圖書角里放置了各類書籍供學生閱讀。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閱讀環境,把一些名人名言張貼到教室的墻壁上,同時定期給學生更換圖書,讓他們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知識。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抗日戰爭時期的文章時,由于那個時代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因此許多學生根本無法體會戰士當時的感受,更不能理解他們犧牲自己生命的做法。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其中的感受,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當時的歷史背景及相關的視頻,讓他們感受到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情境,進而讓他們體會作者的情感。當前許多農村學生家長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他們很少陪伴孩子,使得學生與家長間產生隔閡。為了培養學生與家長的感情,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與親情有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增進父母與子女的感情。
  3、掌握閱讀方法減輕閱讀負擔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把閱讀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學習掌握閱讀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閱讀知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讓他們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內容,感悟文章所包含的內涵。不同類型的文章的閱讀方法不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等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掌握閱讀方法能夠減輕學生的閱讀負擔,讓他們根據文章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而提高他們閱讀的速度。如在實施閱讀前,教師在要認真研究閱讀材料,思考通過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學會什么,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會如何思考。并在閱讀時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讓他們在閱讀時讀出情感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4、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時除了讓學生閱讀學習外,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通過閱讀掌握知識,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白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閱讀內容涉及面廣,小學生接觸事物和知識有限,因此在理解文章時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文章,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詞時學會利用字典等學習工具進行查閱,以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在閱讀時如果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劃線,然后再把有疑問的地方提出上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結語: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也是學習語言的必由之路。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閱讀,以生為主體,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力,為他們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引導他們通過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并在以后的閱讀學習中融會貫通,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在教學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下主動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梁圣鹍,郭夢婷.淺談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師道·教研,2018,(12):65-66.
  [2]覃鳳新.農村寄宿制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2):336.
  [3]王喜生.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0.
  [4]戚玲,王偉山.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150.
  [5]徐佳佳.網絡環境下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擴展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5.
  [6]李娜.CC市SY區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吉林:延邊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0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