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低潛山帶曙116區塊元古界潛山儲層特征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曙116區塊元古界潛山上報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后,受內幕產狀復雜,儲層巖性多樣等因素限制,一直未對該塊儲量進行開發動用,開展儲層特征的研究對該塊有效開發具有指導意義。研究結果表明,元古界儲層巖性以白云巖為主,集空間類型以裂縫為主,元古界地層傾向與潛山面傾向基本一致。
關鍵詞:元古界;潛山內幕;白云巖;裂縫
1 區域概況
曙116區塊地理上處于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境內,構造上位于遼河斷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曙光低潛山帶地中段。1999年曙光低潛山帶在曙116、曙107等7個區塊上報了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一直未開發動用,目前投產油井2口,累產油2萬噸,展現了該區帶的開發潛力。
2 儲層特征
2.1 巖性特征
根據巖心觀察及錄井、薄片堅定、X-衍射資料分析,元古界巖性為白云巖、石英巖、板巖等。其中石英巖和碳酸鹽巖為儲集巖。
根據曙116區塊薄片鑒定資料,白云巖礦物成分主要為白云石,含量60-97%,其次為方解石、石英、巖屑等。石英巖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含量56-98%,其次為方解石、巖屑等。
通過測井評價,制作相應的巖性識別圖版,利用聲波時差和自然伽馬可以將本區元古界主要發育的白云巖、石英巖、灰巖、板巖等區分開來。采用鉆井取心及巖屑錄井薄片分析資料對巖性的鑒定,選擇補償聲波(Δt)和自然伽瑪(GR)制作了Δt-GR交會圖,確定了元古界潛山各種巖性的劃分標準。
根據巖性識別結果統計,曙116井元古界地層主要發育白云巖、石英巖、灰巖及板巖,白云巖占53.1%,石英巖占7.2%,曙107井白云巖所占比例為85.6%,其次是板巖。
2.2 物性特征
根據曙116區塊巖心物性分析統計,曙107井孔隙度1-5%,滲透率1-4.9Md;曙116井孔隙度1-3%,滲透率<1Md。針對有效厚度段進行了測井孔隙度解釋,曙107井:孔隙度最小3.1%,最大7.3%,平均5.1%左右;曙116井:孔隙度最小2.8%,最大7.3%,平均5.4%左右。
2.3 含油性特征
根據曙116區塊巖心對應含油性統計,曙107井白云巖為儲集巖性,富含油占18.78%,油斑占59.12%,熒光占22.1%;曙116井主要儲集巖性為白云巖和灰巖,白云巖中富含油占16.3%,熒光占62.96%,灰巖中油斑占0.73%,熒光占20.1%。綜合曙107、曙116井巖性與含油性匹配統計,本區元古界白云巖為主要儲集巖性。
2.4 潛山內幕產狀特征
由于潛山頂面長期遭受風化剝蝕,潛山頂面構造形態往往不能反映潛山內幕儲集產狀變化,為了能夠精細準確刻畫潛山內幕儲集層的空間展布,須開展潛山內幕產狀研究。
根據曙116區塊地層傾角測井,在目的層段拾取穩定泥巖段,曙107井地層傾向南東35°,傾角16°,曙116井地層傾向南東45°,傾角8°。曙107、曙116塊元古界地層傾向與潛山面傾向基本一致;地震反射較為連續,儲層平面分布較為穩定。
2.5 有效儲層劃分
遼河坳陷元古界潛山油藏實踐表明,在元古界潛山中運用聲波時差和深側向電阻率測井資料識別儲層效果較好。在巖性識別的基礎上,在儲集巖中選用反映基質孔隙和網狀裂縫較好的聲波時差及對高角度裂縫響應明顯的深淺雙側向電阻率曲線作為儲層劃分的主要參數,以元古界潛山試油、投產資料為基礎,制作了Rlld-(Rlld-Rlls)/Rlld×Δt交會圖,確定了儲層劃分標準為(Rlld-Rlls)/Rlld×Δt≥10μs/ft,Rlld≤2200Ω·m。
由于元古界儲層的復雜性,在對單井儲層劃分過程中,以制定的標準為基礎,結合地層傾角測井等多種測井信息并參考取心、錄井顯示及試油試采動態資料綜合劃分。根據以上的巖性、儲層識別標準結合取心、錄井等資料,對工區完鉆井進行了測井精細處理解釋評價,劃分巖性及儲層厚度。
2.6 儲層分布特征
碳酸鹽巖為主構成的潛山巖性形成發育構造裂縫及風化淋濾和溶蝕溶解孔洞型儲層。碳酸鹽巖組成成份的不同,還會控制不同孔隙類型的形成質純的灰巖易形成構造裂縫;后期構造變動改善了局部地區裂縫發育狀況,斷裂活動區裂縫相對較發育由于以上的雙重作用,在該區的潛山面以下約200m范圍內形成了有效儲層而在距潛山面200m以下,由于風化淋濾和溶蝕溶解作用十分有限,巖性致密,不利于形成有效儲層。
3 結論
?、俑鶕貙觾A角測井資料對潛山內幕地層產狀進行認識,結合單井和地震資料對取得的認識進行驗證;②碳酸鹽巖潛山風化殼是潛山主要的孔隙發育帶,所以碳酸鹽巖潛山油藏均分布于風化殼附近。
參考文獻:
[1]王仁厚,魏喜,等.遼河斷陷元古宙及古生代潛山地層研究[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2]苗繼軍,賈承造,鄒才能,等.塔中地區下奧陶統巖溶風化殼儲層特征與勘探領域[J].天然氣地質學,2007, 18(4):497-500.
[3]張愛華,邱芳.曙光古潛山內幕地層特征研究方法探討[J].特種油氣藏,2003,9(1):14-16.
作者簡介:
董足華(1989- ),女,漢族,湖北孝感人,現職稱:工程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地質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