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遼河坳陷歡喜嶺潛山帶成藏特征及勘探潛力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歡喜嶺潛山帶構造上位于遼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為西部凹陷的古老基底。該潛山帶東側緊鄰清水洼陷,同時受印支、燕山等多期構造運動改造的影響,潛山儲層具有良好的物性條件。油藏分析表明該潛山帶具有多個不同油水界面,證實了該潛山帶中、高潛山為風化殼頂部成藏模式,低潛山為內幕成藏特征。綜合研究區潛山油源、儲層、油藏等方面的分析,明確了歡161低潛山具有近油源、內幕成藏的特征,為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標區。
  關鍵詞:潛山;勘探潛力;特征
  歡喜嶺潛山帶主要包括有太古界歡612潛山、歡古1潛山、歡古3潛山及歡161潛山。該潛山帶具有十分優越的石油地質條件,其上覆中生界火成巖(齊112潛山)、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館陶組砂巖、砂礫巖均上報了可觀的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但太古界潛山探明程度相對較低,僅1997年歡612潛山、歡古1潛山上報探明含油面積1.7km2,石油地質儲量86×104t。
  1 油源條件
  歡喜嶺潛山東側緊靠清水洼陷,具有較好的油源條件,據油源對比研究,潛山的油氣主要來源于洼陷中沙三段、沙四段暗色泥巖中。清水洼陷沙三段、沙四段沉積了巨厚的暗色泥巖,為本區提供了豐富的烴源巖,洼陷中大量生成的油氣通過斷層、不整合面、潛山風化殼以及具連通性的砂礫巖體以側向運移方式進入潛山中聚集形成“新生古儲”型油氣藏。
  歡喜嶺潛山大部分為“禿頂山”,潛山太古界地層巖性為淺紅色混合花崗巖,是本區的結晶基底。在歡古1、歡612、歡古3、歡161幾個高山頭上缺失中生界地層,而相對低洼地區和斷層下降盤,中生界地層明顯增厚,歡古3井西側中生界地層厚度逾千米。洼陷中生成的油氣可沿斷裂、不整合面、砂體側向運移至潛山圈閉聚集成藏;潛山上覆的沙四段暗色泥巖是本區良好的區域性蓋層,并且潛山側向直接接觸的沙三段、沙四段泥巖和中生界火山巖可為該區塊潛山圈閉提供良好的側向封堵。
  2 儲層特征
  據歡612、歡621井薄片鑒定可知,歡612潛山區太古界變質巖為混合巖化最強的產物,巖性主要為二長混合花崗巖、黑云二長混合花崗巖、混合花崗巖、均質混合巖、綠簾黑云二長混合花崗巖。
  據巖心觀察及物性、壓汞、電鏡等巖心化驗分析,主要孔隙類型為構造裂縫及極少量沿裂縫分布的溶蝕孔,宏觀縫不發育,巖心觀察裂縫較少,且大都被方解石或綠泥石充填,孔隙類型主要以微裂縫、晶間孔隙為主。
  3 構造及油藏特征
  本區潛山屬于斷裂活動中形成的翹傾斷塊潛山,當翹傾斷塊的頂端由于抬升過高,后期遭受強烈剝蝕時表現為侵蝕潛山的特點,中生界時,本區的潛山山頭未接受沉積,直接與古近系沙三段、沙四段直接接觸,沙三、沙四段的泥質巖類成為該潛山的有效蓋層。
  本區潛山頂界斷層共有兩組,一組是北東向,另一組是北西向,兩組斷層交叉切割,形成了多個潛山塊體。從斷裂性質上看,北東向斷層可分為西掉和東掉兩種;北西向斷層可分為南掉和北掉兩種,這些斷層與后期發育的深大斷裂連接,成為該潛山的有效油氣運移通道。另外該區潛山頂界缺失中生界地層,使生油洼陷所生油氣沿不整合面,以側向運移和垂向運移方式運移至潛山圈閉之中,聚集成藏。以歡古1塊潛山為例,該塊試油兩口井,歡古1井1960m以上試油出純油,歡2-19-006在1920~1997m井段測井解釋油層35.0m井壁取心及錄井顯示均較好,因此推測歡古1潛山油水界面在-2000m以下,根據該塊潛山油藏特點,歡古1塊潛山為具有底水塊狀油藏,含油0.7km2。
  4 流體性質
  據歡612、歡古1井原油分析,原油密度平均0.8451g·cm-3,50°C原油粘度6.83MPa·s,凝固點26°C,含蠟9.5%,膠質+瀝青9.89%,為稀油。
  5 成藏模式與勘探潛力
  歡喜嶺潛山帶油氣藏類型多、成藏模式亦多,根據圈閉與油源及輸導層的配置關系,歸納為下列三種模式:
  5.1 側向接觸式成藏模式
  是指上覆生油巖與潛山之間有中生界或房身泡組地層相隔,必須要有斷裂,切開房身泡組或中生界,使油源層與潛山側向接觸,屬直接接觸式,歡612潛山為此種類型。
  5.2 斷層面(或不整合面)輸導成藏模式
  這一模式往往是位于歡喜嶺中、高部位諸潛山可能的成藏模式。其特點是有效生油層不與潛山儲集體直接接觸,油氣通過斷層或不整合面作輸導層才能進入圈閉。如歡古1潛山和高臺階歡古3潛山,由于潛山頂面埋藏淺,上覆的沙四段泥巖,僅能作為蓋層,而不能生油,油氣從斜坡低部位洼陷區通過斷層、不整合面及砂巖輸導才到達圈閉。
  5.3 潛山深層內幕成藏模式
  變質巖內幕潛山成藏是由于變質巖巖性差異及區域斷裂造成裂縫發育程度的差異,使得潛山內部存在儲層、非儲層的相互交替以及裂縫發育的不均勻性,造成含油的不均勻性,此外斷裂是潛山儲層與油源溝通的良好渠道。歡161潛山東側的東掉斷層斷距較大,最大達1000m,沙三段、沙四段生油巖與潛山儲集體直接接觸最大厚度達800m,則推斷最低出油底界在-3700m。所以說供油窗口有多大,含油底界有多深。
  綜合以上成藏分析,歡喜嶺潛山帶按照成藏模式可分為以上三種類型,歡612潛山為側向接觸式成藏,歡古1及歡古3潛山為斷面輸導成藏,歡161潛山為深層內幕成藏,其中歡161潛山預測含油幅度最大,勘探潛力最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0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