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油直驅螺桿泵在吐哈油田的試驗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吐哈油田油藏類型多,開發過程中出現偏磨、稠油舉升困難、電加熱耗電、泵效低等問題,前期在湖218區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2019年在馬7稠油區塊試驗2口井,節能達95%以上,成功取代有桿泵+電加熱,也為同類油藏舉升提供技術借鑒。
關鍵詞:電潛螺桿泵;節電率;檢泵周期;泵效
1 電潛螺桿泵技術應用背景
多年來有桿泵舉升技術是采油舉升生產的成熟技術,為油田開發開采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隨著鉆采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油田開發水平的不斷提高,叢式井、定向井、水平井等井型逐漸增多;另一方面隨著稠油開發的力度逐年增大,有桿泵對稠油的舉升適應性逐漸變差,泵效低檢泵多等問題制約了油井的生產時效和成本。因此,需要在這類油井中探索新的舉升工藝技術接替有桿泵舉升。有效解決桿管偏磨、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管理操作方便,是有桿泵舉升生產的接替技術,也是今后機械采油技術發展的主方向。
2 電潛螺桿泵試驗技術條件
2.1 關鍵技術的升級改造
通過多年的技術升級改造,應用技術條件逐漸完善。潛油直驅螺桿泵舉升技術取消了抽油桿,解決了耗費功率、桿管偏磨等問題,但初期配備的井下電機輸出轉速高(最低1500rpm),與螺桿泵(100-500rpm)的轉速匹配需要相差很大,若采用多極電機或降低電源頻率,則電機體積太大,電機的性能變差,在技術和經濟上均不合理,因此需配套專門井下減速器,通過減速器降低轉速來實現螺桿泵與電機之間的匹配,但因其傳動鏈較長,減速器體積受限,承受的扭矩較大,減速器很容易出現故障,影響整機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制開發了一種新型潛油直驅螺桿泵,通過結構優化,去掉故障集中點“減速器”,采用永磁同步電機無級調速,以低轉速運行,大扭矩輸出,進行采油,提高了系統效率,降低了能耗,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2.2 潛油直驅螺桿泵系統
潛油直驅螺桿泵主要包括地面部分、中間部分和井下部分。其中地面部分包括地面控制柜及接線盒;中間部分包括電纜、油管、單流閥和泄油閥;井下部分包括專用永磁同步電機、保護器、柔性軸和螺桿泵,永磁同步電機置于井下設備的底端,依次與保護器、柔性軸及螺桿泵自下而上同軸連接。工作時,由地面上的控制柜控制潛油專用永磁同步電機,對其進行無級調速,使其以低轉速運行,大扭矩輸出,直接驅動螺桿泵進行采油。新型潛油直驅螺桿泵沒有閥體和復雜流道,水力損失少,介質連續吸入和排出,不易砂卡,不易氣鎖,泵傳送液體種類較寬,包括高粘度、高含蠟、含砂、含氣原油。
3 螺桿泵優化技術研究
3.1 永磁同步電機
潛油永磁同步電機最大的特點是有多個永磁同步電機共用一個軸,以解決多電機同步問題,而每個電機的相同一相繞組都是串行連接,電機的個數以及電機功率大小根據輸出功率及外型確定。目前研制出Ф100、Ф114、Ф143三種規格,長度在2~12米之間,轉速為50~500轉/分鐘。電機包含定子和轉子,定子為12~30槽,槽行為瓦槽,均勻分布,槽行相同。定轉子的級對數為8~22,由瓦狀長方體永磁體嵌入其中,嵌入方式是徑向排列或切向排列。
3.2 螺桿泵型號確定
根據儲層物性、原油組分和物性、地層水物性、油藏溫度壓力系統、井身軌跡,分析計算選定泵型,確定配合間隙、揚程、排量、泵效、功率、扭矩等關鍵參數。完成模擬驗證螺桿泵及電機性能。
不同的定子橡膠物理機械性能各不相同,它直接影響過盈值的確定。因此,螺桿泵定子橡膠材料的選擇是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需要根據油井基本情況和產出液性質,優選性能良好的定子橡膠配方。
4 現場試驗及效果
4.1 三塘湖油田試驗效果
自2014年以來,在三塘湖油田優選3口井開展了潛油直驅螺桿泵無桿采油試驗,油井工況良好、運行參數平穩,檢泵周期超過600天,節電率達到53%,取得良好的效果。2018年在本區塊新增2口螺桿泵試驗井,完善配套電潛螺桿泵,為后續推廣奠定基礎。2019年繼續優選2口井,節能效果達到95%以上,目前持續跟蹤和評價應用效果,今后具有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的潛力。
4.2 2019年兩口試驗井效果
2019年三塘湖馬7條湖組稠油試驗2口井(馬7-20H、馬7-26H)。馬7-20H作業前日產液1.3方,泵效10%;作業后日產液量4.5方,泵效64%,對比抽油機節能60%,如果與電加熱+機采對比,節能96.2%;馬7-26H稠油井作業前日產液1.2方,作業后日產液5方,對比抽油機節能60.3%,如果與電加熱+機采對比,節能96.1%。
5 研究結論及認識
?、偬娲顺碛蛡鹘y抽油機+電加熱工藝;②節能降耗達到95%;③實現了智能管理和安全環保運行;④為稠油電加熱舉升尋求到一條高效的替代技術,具有推廣意義;⑤無桿泵采油技術在吐哈油田剛剛起步,其節能、數據遠程控制穩定性、維修配套及成本,需持續跟蹤分析、對比評價。
參考文獻:
[1]韓修廷,王秀玲,焦振強.螺桿泵采油原理及應用[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張忠武(1983- ),男,工程師,2006年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畢業,學士學位,主要從事采油工藝技術的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