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火驅產氣摻稀油工藝的影響和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將稠油火驅產氣摻稀油工藝水平提升,文章結合實際,總結了影響該工藝實施的主要問題,同時,按照問題的現狀給出針對性的控制策略,目的能夠提升稠油火驅產氣摻稀油工藝效率,促進稠油項目的發展。
關鍵詞:稠油火驅產氣;摻稀油工藝;影響;措施
2008年,我國的石油開采領域實施的火燒油層的開采試驗,經過一段時間的開采和應用,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該油藏在2013年就已經形成火井59口、開井56口的規模,單日注氣量達到52×104m3,注氣壓力為0.8~10 MPa,一線油井開采已經達到250口的規模。伴隨著火驅開采技術的大范圍使用,其可以有效的解決粘度高、抽油泵效率低等劣勢,大大提升開采效果。
1 火驅產氣對稠油摻稀油的影響
1.1 抽油泵泵效低
火驅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單日的產氣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已經從46 Nm3提升到5700 Nm3,單井最高已經達到2.3×104Nm3。當油氣井的產量比較高時,入泵的氣體也會直接影響設備的排液能力,從而導致泵的工作效率下降,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氣鎖的問題,甚至使得整個油田無法正常開采。
1.2 摻稀油降黏困難,事故井增多
試驗油井在實施火驅開采獲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油層的溫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開采出來的原油還是黏度比較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稀油才能滿足正常生產的需要。但是在該處理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氣體進入到原油中,就無法達到將黏度效果,最終導致了開采效果比較差,尤其是高產氣的油田,容易出現負荷過大的情況,也容易引發卡井事故。
2 火驅產氣的控制及摻稀油工藝改進
2.1 技術路線
從油井的地質剖面角度來分析,油層到井筒、采油管道地面的結構上做出必要的調整,將其技術路線修改如下:一是按照油井產氣的狀態與井身的結構形式來進行油井的分類處理,從而可以結合不同油井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開采技術,并且能夠達到封器與采氣;二是將油井中的液體、氣與稀油來進行合理的分離與分流,從而可以徹底的解決摻稀油降黏難度比較高的情況存在,可以能夠消除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
2.2 井下封采工具配套
2.2.1 橋式封氣法
這種方式主要是應用到隔夾層并且有卡風隔器的氣量比較大的油井中,管柱的主要組成結構部分就是連接管、卡瓦以及喇叭口等。工作原理:管柱下放到規定的位置上之后,首先需要應用卡瓦封器、投球、水泵車油管等來進行打壓處理,然后將管柱丟開,此時就能夠達到產氣封層的效果。此時所應用的管柱配套通徑要達到100 mm,此時可以確保73 mm油管和457 mm抽油泵進入到油藏的底層中;封隔器選擇使用擴張型壓縮式膠筒,從而可以滿足開采過程中的密封效果。
2.2.2 封氣采油一體管柱法
通過大量蒸汽吞吐開采試驗可以確定,套筒變形井的數量逐漸增多,特別是油層射孔套管位置出現的變形問題,從而導致當前開采工藝效果比較差,產能直接下降,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封氣采油一體管技術。該方式主要應用到無隔夾層與油層射孔部分的套管變形情況,從而可以消除該問題,實現開采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該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預防管柱出現變形的問題,封氣和油管柱的聯合使用,在施工中可以一次完成整個施工環節。封隔器采用的是擴張型膠筒的結構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其密封性,也能夠保證擴徑的順利進行,使得結構穩定、牢固。
2.2.3 封氣密封件選擇與參數優化
封隔器結構中所使用的膠筒材料對于整體結構的密封性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要達到耐油與耐高溫的效果,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抗張強度與彈性性能,并且成型比較方便。目前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丁腈橡膠,這是在多種材料的對比之下所確定的,該材料的耐油性較強,還具備較強的彈性性能,可以在高溫環境中使用,保持120℃的溫度下持續使用不變形。因為氣體對于封隔器的密封效果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應該適當的進行計算與優化,從而可以更好的保證其長度與壓縮性能可以滿足需要,封氣效果也能夠達到需要。
2.2.4 井下復合氣錨和螺旋分流器研制
通過技術研發之后選擇使用旋流式分流器結合復合配套摻稀油防排工藝的方式,其主要是也能夠用到不具有封隔器的情況下進行油井開采,管柱主要是復合氣錨、抽油泵、油管等結構部件所組成。在液氣混合物進入到泵體之前,首先需要經過復合錨,因為氣體與液體存在較大的密度差,氣泡會從液體中直接上升,再加上氣液混合物會在氣錨孔眼中實現撞擊與擾動的影響,可以將部分的氣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此時就能完成氣液初步分離。然后其他的小氣泡會被液體直接帶動,并且通過螺旋機構在內部流動,離心作用的影響之下,氣泡會直接從內測旋轉上行,然后就會聚集到孔道中,然后經過抽油泵直接傳輸到地面位置上,以避免氣體給抽油泵產生不良的影響。
3 結語
在稠油火驅產氣摻稀油工藝控制的過程中,想要將該技術水平提升,就需要對它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從而保證稠油的開采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娜.遼河稠油火驅開采技術探索及實踐[J].石化技術, 2015(11).
[2]王威,蔣明,楊平.稠油火驅開發效果模糊評價[J].廣東化工,2013(23).
[3]曲占慶,吳婷,王麗,蔣海巖,林珊珊.稠油火驅調剖暫堵機理實驗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22).
[4]秦洪巖.影響稠油火驅開發因素分析及對策[J].天然氣與石油,2018(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