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緩釋摻混肥對水稻生長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通過測定不同摻混肥處理下水稻產量、莖蘗動態和經濟效益,驗證水稻施用緩釋摻混肥的效果。結果表明,51%“稻堅強”摻混肥(26-10-15)、50%“洋豐正好”摻混肥(27-10-13)、45%“永笑”摻混肥(22-8-15)在單季稻上施用,不僅可以減少施肥量,減少人工投入,還可以提高水稻產量,可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 水稻;緩釋摻混肥;產量;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511;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01-01
為進一步驗證水稻施用緩釋摻混肥對其生長的效果,探索施用不同緩釋摻混肥對土壤養分狀況、水稻化肥減量及產量等的影響,從而集成水稻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為桐城市及本區域水稻化肥減量和品質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示范地點設在大關鎮何畈村繼發家庭農場,面積2 534 m2,前茬作物紫云英。
供試作物:當地代表粳稻品種鎮稻18。供試肥料:48%六國復合肥、46%尿素、60%氯化鉀、51%“稻堅強”摻混肥(26-10-15)、50%“洋豐正好”摻混肥(27-10-13)、45%“永笑”摻混肥(22-8-15)。
1.2 示范設計
示范設4個處理。處理1:常規施肥,基肥施48%復合肥600 kg/hm2;分蘗肥施尿素150 kg/hm2;穗肥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鉀75 kg/hm2;化肥施用總量471 kg/hm2(N-P2O5-K2O=15.6-6.4-9.4,折純)[1-2]。處理2:基肥施“稻堅強”摻混肥(26-10-15)750 kg/hm2;分蘗肥施尿素75 kg/hm2;化肥施用總量417 kg/hm2(N-P2O5-K2O=15.3-5-7.5,折純)。處理3:基肥施“洋豐正好”摻混肥(27-10-13)825 kg/hm2;化肥施用總量412.5 kg/hm2(N-P2O5-K2O=14.85-5.5-7.15,折純)。處理4:基肥施“永笑”摻混肥(22-8-15)525 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 kg/hm2,化肥施用總量339.75 kg/hm2(N-P2O5-K2O=14.6-2.8-5.25,折純)(表1)。不設重復,示范面積各667 m2,每個處理為單獨田塊。
1.3 試驗過程
水稻于5月25日播種,基質工廠化育秧;6月18日移栽,機插秧,行距25 cm,株距15 cm;11月22日收割。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肥料應用情況
由表1可知,施用摻混肥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處理2、3、4的氮、磷、鉀施用量和總施肥量均低于處理1,其中處理4減肥最多,減肥131.25 kg/hm2。
2.2 不同處理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2、3、4有效穗數、穗實粒數、結實率、理論產量均好于處理1,其中處理2的理論產量最高;處理4的有效穗數最多,結實率最高;處理3的穗實粒數最多。水稻產量結果表明,處理1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2、3、4之間差異不顯著。施用不同品種摻混肥的3個處理均比處理1水稻產量要高,平均增產1 275 kg/hm2,增幅14.1%。
2.3 不同處理的莖蘗動態
由表3可知,處理1最高莖蘗苗出現在7月24日,比其他處理早5~6 d;處理4前期出葉速度快、分蘗速度最慢、莖蘗苗少;處理3前期出葉速度、分蘗速度最快、莖蘗苗最多、分蘗消亡速度最快[3-4]。
2.4 經濟效益
由表4可知,處理2、3、4純收益均較處理1高,其中以處理3純收益最高,達21 164.04元/hm2;其次為處理4,為20 881.80元/hm2;處理2位居第三,為20 657.64元/hm2,處理1最小,為18 823.44 kg/hm2。由此表明,施用摻混肥可提高水稻種植效益。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示范結果表明,水稻施用“稻堅強”“洋豐正好”“永笑”等摻混肥可分別減少化肥施用量(折純)54.00、58.50、(下轉第3頁)
131.25 kg/hm2,產量分別增加1 320.5、1 281.5、1 213.9 kg/hm2。因此,當地單季粳稻施用摻混肥,不但可以減少施肥量,還能減少人工投入、增加水稻產量,適宜在本區域大面積示范推廣應用[5-6]。
4 參考文獻
[1] 張宣,丁俊山,劉彥伶,等.機插配合控釋摻混肥對水稻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4,25(3):783-789.
[2] 曲均峰.不同控氮比摻混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2):176-180.
[3] 耿德宏,王萌.緩控釋水稻專用摻混肥試驗總結[J].吉林農業,2014(13):24.
[4] 曾建華,潘孝忠,吉清妹,等.控釋摻混肥不同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14,41(24):72-75.
[5] 謝延彬,賈信德.有機無機水稻專用摻混肥應用效果試驗[J].現代化農業,2015(11):18-19.
[6] 謝延彬,李子波.緩控釋水稻專用摻混肥應用效果試驗[J].現代化農業,2016(1):14-15.
作者簡介 劉勁松(1970-),男,安徽桐城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