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RO在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案例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分析了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現狀,介紹了DTRO系統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優勢,并對DTRO實際案例運行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對DTRO工藝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DTRO;高COD;高鹽廢水
1 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現狀
垃圾滲濾液成份復雜,含有大量難生化降解的高分子污染物,屬于高COD、高含鹽、高氨氮難處理廢水尤其到填埋晚期,易降解有機物已在垃圾堆體中消耗殆盡,生化工藝難以處理達標,若停止運行,則再次啟動時需重新馴生化微生物,運行管理過于復雜。目前主流處理工藝有兩種,一是常規工藝:生化+納濾+反滲透;二是新興工藝:預處理+DTRO。兩種工藝各存在優劣勢,傳統工藝處理流程長、占地和造價高,運行故障率低;新興工藝:處理流程短、占地面積小,但也存在膜容易污堵、頻繁清洗、維護困難等問題。
2 DTRO簡介
DTRO即碟管式反滲透膜,原水通過膜芯與高壓容器的間隙到達膜元件底部,均勻布流進入導流盤,在導流盤表面以雷達掃描方式流動,從投幣式切口進入下一組導流盤和膜片,在整個膜柱內呈渦流狀流動,產水通過中心管排出膜元件。膜元件特點:專有膜片改性技術,分離功能層更厚、電負性更低、膜表面更光滑、親水效果更好,具有更強的抗污染性能和耐高壓性。該工藝應用在高濃度污水治理領域,尤其是垃圾滲濾液污水領域,與傳統工藝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①抗污染、抗污堵:可直接處理COD高達50000mg/L高濃度廢水,克服傳統膜元件無法應用的局限;②出水穩定可靠:對COD、無機鹽的截留率在95-99.5%,有效保證出水水質;③大大簡化了廢水治理的工藝流程、廢水只需簡單預處理就可進入膜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環保的建設成本和污水處理的運行費用。
3 DTRO工程實例簡介
河北省固安縣農村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滲濾液120t,設計處理出水標準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后,進入儲水池,部分用于場區內綠化、降塵等,其余由吸污罐車通過從儲水池中自吸運至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主體處理工藝為:原水+絮凝沉淀過濾+DTRO系統。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單位(mg/L)。
工藝流程描述:調節池滲瀝液經泵提升至絮凝沉淀后進入滲瀝液原水儲罐,進行pH值調節、砂濾器、保安過濾器等簡單預處理后,進入第一級DTRO膜系統;經一級膜系統處理后產生的透過液進入第二級膜系統進一步處理,一級膜系統濃縮液排至污泥濃縮池,經濃縮后由混合液回灌泵排回填埋場回灌。經第二級膜系統處理后的透過液進入脫氣塔處理后達標排放,二級濃縮液返回一級膜系統進水段與原液合并后繼續處理。
4 設備設計參數
固安縣滲濾液處理系統主要包括120m3/d混凝沉淀一體化設備一臺,砂濾罐一臺、處理量120m3/d、級DTRO系統一套,其中一級DTRO膜支數56支,產水量5.2m3/h,二級DTRO膜支數14只,產水量5m3/h,配套膜清洗裝置一套。
5 設備運行狀況
固安縣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從2018年初開始調試,發現原設計存在缺陷,滲濾液混凝沉淀效果不理想,導致DTRO進水水質超標,嚴重影響膜的正常運行。經項目部研究決定,增加堿加藥裝置和曝氣設施一套,一方面調整混凝沉淀進水pH至8.5左右,增加混凝沉淀效果,另一方面垃圾滲濾液在調節池內長期處于厭氧狀態,增加曝氣設施,吹脫出原水內的氫氣,使得原水更容易沉淀。系統改造完成后,實際調試結果證明,工藝改造后,混凝沉淀出水效果確實優于之前,可完全滿足后續進膜要求。DTRO由之前的3-5天污堵一次延長至半月甚至更長,經DTRO系統處理后,滲濾液原水電導率從12000S/cm左右降至200S/cm左右,實際出水水質COD 4mg/L、BOD 0.5mg/L、NH3-N 0.025mg/L、TN 0.05mg/L,完全優于《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6 結論
DTRO工藝對于高COD,高鹽廢水具有很好的脫除功能,該工藝如果能配以合理完善的預處理設備,會發揮更佳的處理效果。該工藝處理本項目滲濾液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可以適應填埋場不同填埋階段的滲濾液水質,不受可生化性影響,出水水質穩定;②出水水質好,不受C/N值影響,二級DTRO出水完全達標;③系統運行靈活,啟動快,維護方便,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低;④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⑤占地面積小,工期短。相信DTRO工藝還會應用于更多的滲濾液處理及其他高鹽高COD廢水領域。
參考文獻:
[1]曹京哲.城市垃圾滲濾液特性及處理對策[J].市政技術,2003,5(3):184-185.
作者簡介:
鄭光鳳(1984- ),女,漢族,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碩士,工程師,現任水處理工藝工程師,從事各種污廢水處理工藝研究與設計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