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加強林業資源保護是我國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诖?,為了保障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從栽種、分殖、播種3方面探究了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從制度、產業結構、管理模式、監管4方面分析了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關鍵詞 現代林業;造林方法;營林生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34
  林業是構建環境友好型國家戰略的重要路徑,也是促進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內容。林業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的自然環境質量,另一方面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社會提供基礎資金保障。探討現代林業造林的有效方法和可行的營林生產管理方法,對于提高現代林業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現代林業造林方法
  1.1 栽種造林方法
  栽種是現階段重要的造林方法之一,在面積較小的區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1)選擇適宜的容器培育高品質林木苗,同時選擇栽種林木的區域,挖好栽種地穴,面積為40~60 m2,確保地穴整齊,便于林木苗能夠順利端正居于地穴中,林木苗只有處于此種狀態才能實現最大限度延伸,后期才能順利成長。2)在林木栽種過程中,需要合理把控栽種深度,確保林木苗根系可以吸收足量的水分,以抵御變化的外界環境。栽種造林方法種植的林木具有高存活率、高靈活性等應用優勢,但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整體成本較高,難以應用于大規模造林活動[1]。
  1.2 分殖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方法也稱為分生造林方法,是一種特殊的造林方法。具體而言,應當選擇林木群中營養成分最高、成長最旺盛的枝干,通過截取枝干進行移種,實現造林。該方法的應用價值在于林木存活率較高、成本較低、所需時間短。應用該方法的難點在于,枝干(幼苗)想要快速生長需要很多養分,因此,對于移植區域要求較高,必須選擇土地肥沃、營養含量高的區域栽種,使幼苗能夠汲取充足的養分,同時造林人員還需要定期為其進行人工供養,以保證其快速健康生長?,F階段,分殖造林包括插條與插干2種方式,多應用于楊樹與柳樹種植中。
  1.3 播種造林方法
  播種造林方法應用最為廣泛,該方法是指在不培育林木苗的情況下,直接將林木種子播撒到種植區域,使其自然生長。該造林方法操作簡單,可用于大面積造林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播種造林方法對林木種子質量要求較高,種子應當具備高度適應性以及高發芽率,只要這樣才能保證林木存貨率;還需要做好播種選址與播種后的管理工作,繼而保障造林順利,概括地說,播種造林方法具有明顯的先易后難特點。實際播種主要包括2種方法。1)撒播。該方法可用于腐殖質層較薄以及植被較為疏散的地區,可選擇如馬尾松一樣適應性與發芽率均較高的種子直接播種。2)穴播。運用該方法必須選擇具有較高適應性的造林區域,選擇局部整地作為播種地點,然后將種子均勻種下,之后在頂部覆蓋土壤,同時采用較輕的力度按壓。若種子表層較厚或者出現蠟質現象,造林人員需要先行開展浸泡或者催芽工作,以確保有效造林。
  2 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2.1 在管理制度方面
  不健全的營林生產管理制度制約著營林生產管理水平,我國近幾年大力推動營林生產管理工作,雖然管理水平有明顯提高,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解決。構建完善的營林生產管理制度可從下述兩點著手。1)具體劃分管理責任,構建責任體系,以管理人員為本,分配管理區域,管理人員對屬于自己管理范圍內的林業事故承擔責任,要求管理人員定期對片區加以管理,設立考評指標,包括存活率、覆蓋率等,依據考評結構量化管理人員工作成績,以明確管理人員個人經濟收入。2)促進林業運營創新發展。目前,林業產業運營模式較為單一,以傳統運營方式為主,種植數量、規模等科學性不足,且無良好的市場規范進行調整,因此整體運營效率不高,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足。鑒于此,應當引入競爭機制,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營林生產管理,以提升林業產業管理能力。
  2.2 在產業結構方面
  我國應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健全林業造林體系。具體而言,種植前應進行市場調研,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掌握種植經驗,選購高品質的種子或樹苗。需注意:若需要引入新樹苗,應當綜合考量其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加大林業產品開發力度,以提升經濟效益與發揮生態功能為導向;還應當注重有效監管,避免出現造假、充數等現象。
  2.3 在管理模式方面
  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應不斷更新改良林業管理結構,推行集約化、精細化管理,明確營林生產管理細則。具體而言,我國林業生產管理和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息息相關,通過制定合理的林業生態建設方案,首選綠色無公害管理模式,進行無公害生產,以獲取最優的林業資源經濟收益。在管理模式方面,以推行“綠色無公害”為原則,主要宣傳零污染生產、高品質林木,杜絕生產農藥殘留、致病細菌等過高的農業產品,確保發揮林業資源的積極作用。例如,基于種苗系統,管理者應當主要選擇優質品種,合理設置育苗基地規模,以提升營林管理能力。另外,需要采用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林木苗,輔以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的纖維材林,以保障林業穩健發展。再比如,若某林區森林覆蓋面積大,但是產量較低,就應當從管理模式入手,建立現代化管理團隊,從造林到補植進行全方位升級,并引入先進機械設備,積極推行現代化的作業方式,以提升產量,促進林區發展。另外,現代化管理模式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其管理質量與效率均有所提高,能夠為林區帶來更多的效益,對社會發展、環境保護均有積極意義。
  2.4 在生產監管方面
  營林生產監管是保證生產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只有持續探究與實踐管理方式,才能保障管理的先進性與科學性,以此發揮管理的生態、經濟效益。目前,工程化集約生產、集中連片生產是我國營林生產管理的主要方法,由于這兩種管理方法均處于發展中,因此仍存在較多問題,可以采取下述兩種方法進行優化。1)在選擇林木苗或者林木種子時,需要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應用先進技術,嘗試新型栽培方法;在保證母樹健康生長的情況下,優化栽培結構。2)在應用化肥方面,需要充分了解樹木品種、生長的差異性,選擇適宜的肥料[2]。
  3 結語
  可行的栽種、分殖、播種方法能夠確保森林健康自然生產、生長,完備的制度、先進的產業結構以及有力的監管能夠確保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可見,造林與營林對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必須充分重視二者的發展狀態,不斷加以優化和改良。
  參考文獻:
  [1] 連人豪.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問題探析[J].現代園藝,2019(4):213-214.
  [2] 曹金偉.關于現代林業造林對策與營林生產管理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88.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