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造林方法在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的經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很多生態森林、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地表逐漸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全國各地的風沙天氣隨之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基于此,論述了造林營林的作用、重要性及其方法。
關鍵詞:林業造林;重要作用;造林營林;應用策略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8-008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A
1 造林營林的作用
1.1 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進入新時代后,國家更加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全國各個地區都在積極開展造林營林的工作,加快生態環境的恢復。造林營林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地表的植被覆蓋率,有效減輕水土流失帶來的問題,同時還能避免土壤沙漠化的加重。森林具有較強的固定作用,能夠涵養水源,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凈化空氣,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加快經濟的發展速度
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造林營林能夠發揮極大的積極作用。我國各項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然而樹木被大量砍伐后,地表就會裸露出來,加快水土流失。要想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就需要積極開展造林營林工作,及時補充被砍伐的樹木,這樣既能滿足生產的需求,避免大量林木被砍伐,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2 造林營林的方法
2.1 播種造林法
要想充分發揮造林營林工作的積極作用,工作人員在播種造林時,需要改進原有播種方法,在后期的播種管理與撫育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重視種子的管理工作。播種造林法需要工作人員認真選擇種子,做好搭配和播種工作,結合當地的天氣、地址等情況,選擇種源充足、成活率和發芽率較高、生命力較為頑強的樹種,例如山杏、油茶、核桃等。播樹種時,工作人員要嚴格考察土壤條件,選擇條件好的土壤進行播種。如果需要在人煙較為稀少的地方播種,工作人員需要更加謹慎,最大程度保證播種造林法發揮其作用與價值。
2.2 分殖造林法
若要使用分殖造林法,工作人員應嚴格選擇林木幼苗[1]。在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需要全面調查和了解當地的情況,選擇生命力頑強、存活率較高的樹苗[2]。這是因為在分殖的過程中,此類型的樹苗能夠順利地存活,而且在初期的生長速度較快。分殖造林法需要工作人員根據樹苗初期的生長情況,嚴格控制樹苗的枝干變化,了解林木的各個器官。分殖造林法較為合適的對象有柳樹、竹類以及楊樹。采用分殖造林法能夠使樹木遺傳母體的結構,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環境,充分發揮造林營林的作用和效果。
3 林業造林方法在造林營林中的應用策略
3.1 選擇合適的樹種
在造林營林的過程中,不同的地區在地勢、地質、氣候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也就使得樹種的選擇出現了不同的要求。在實際的造林營林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選擇原生態的樹木,逐步擴大造林的面積。采用這種造林方法雖然能擴大森林面積,但是會使土壤的濕潤度逐漸降低,因此在造林營林中運用林業造林法,要保證栽植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不僅要提高土壤肥力,還需要提高不同樹木的抗病蟲能力。
3.2 選擇合適的造林時間
一些經驗較為豐富的工作人員通常會選擇在春冬季節栽培樹木,這是因為在這兩個季節中,樹苗正處于休眠狀態,不需要外界施加過多的影響,不會對樹苗造成較大的損害。在春冬季節種植的樹木會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其根系的發育情況也更好。在一些較為干旱或者寒冷的地區,可以選擇在春天造林營林,這樣能夠避免樹苗在冬季被凍傷,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4 結束語
在造林營林工作中,林業造林方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要想提高森林的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合理運用林業造林方法,使造林工作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張羽飛.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9(9):98.
[2]李建建.淺析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6):1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