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音樂知識的海洋廣袤無邊,教學觀念、教學理念也不斷地推陳出新,舊的教學體系,甚至我們從前所掌握的音樂教學理論知識有的已不適應,或者有更深層次的要求,這都要求我們新時期的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充實自己,以尋求切實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把這些新理念、新方法真正地運用于教學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更是我們這些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必須實踐的課題。
  作為一名缺乏經驗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應該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與提煉,多寫教學隨筆,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多聽本學科和其他學科教師的課,做到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不斷進行學習,進行反思。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如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
  4、學習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利于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5、學習諸多音樂大師,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養。
  二、提高備課質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教案設計的質量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正在進行的新課程要求學習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年齡特征、知識水平、思維水平等因素,不可能直接學習理解教材,教師在教材和學生之間起一個“轉化”的作用,即把教材轉化為教案,把教案轉化為學案,而設計教案是這個轉化過程的中間環節。在教案設計上,我根據不同作品的風格,背景,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班級的情況和自己已有的經驗精心設計,以教材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法指導為重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旨,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創造力。在實踐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計劃與實際背離的矛盾,下課我及時總結,便于及時發現矛盾,解決矛盾,以備下節課更好的運用于教學。
  備課時還要注意師生互動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是師生之間能否產生和諧共鳴效應。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系。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便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便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在新課程音樂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例如,在學習歌曲《爵士樂》中,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充分用舞蹈、打擊樂為歌曲伴奏等形式,師生同樂。自己喜歡怎樣跳就怎樣跳,愿意怎樣伴奏就怎樣伴奏,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下學習音樂,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這樣就做到了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培養他們自主學習以及感受音樂的習慣。
  三、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學科知識所涉及的范圍廣,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各種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索音樂知識,鼓勵音樂創作。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有意識地將能力付諸于實踐,真正讓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過程的重心放在促進學生“學”的主體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學生理解而教。
  要做到整個教學思路以審美為核心,加強綜合性,始終以學生學習音樂為主干線,降低難度更注重學生興趣和個性的培養,給學生實踐創編的機會,讓學生多動多聽,真正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獲得更自由的創編空間。
  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使用是靈活多樣的: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會有明顯提高。跟唱、演唱過程中強調“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多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5、課外音樂活動的開展,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情緒、啟發學生的思維情感。建議學校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校園歌手”、“器樂能手”等的評選活動。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又活躍了校園文化,也會對音樂課堂教學帶來幫助。
  作為老師,要做到用心體會,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實現“反思性教學”的首要任務。無論課前的準備多么的充分,要上好一節課,或多或少總有點得失,需要作為教師細心體會,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自覺地反省,以便進行合理地調整與改進。作為新教師更應該如此,在自我反省的同時,還要多問其他教師的意見,吸取經驗,更好的進行與學生的溝通,在教學中發現問題,改正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師在搞清了教學的問題所在,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的主動尋求原因,并嘗試改進、糾正和調節的過程。并據此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或補救措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在迅速發展的社會里,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是多樣化的,獲得知識信息的含義是多重性的。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渠道的方法。而教學反思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反思是促進教師發展的過程,是促進教學不斷進步的過程。
  作者簡介:況瑞瑞(1981-),女,安徽省淮北市人,教師,大學本科,安徽省濉溪中學,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25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