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丙烯技術發展趨勢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聚丙烯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目前這種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工業生產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基于其使用量比較大,相關技術人員開始重視起聚丙烯的生產質量和效率的問題。而本文就主要結合了幾種常見的生產技術,對聚丙烯產品的基本使用特點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簡要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世界;聚丙烯技術;發展趨勢
0 引言
近些年我國的工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而在現階段的工業發展背景下,我國逐漸成為了聚丙烯材料生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谖覈谶@方面的技術研究起步比較晚,相應的技術發展還需要結合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進行研究工作。
1 Hypol聚丙烯技術生產工藝的研究
1.1 聚丙烯產品性能特點
首先,國內外的技術人員在進行聚丙烯的生產研究工作時,必須明確了解到聚丙烯產品的基本性能特點,并結合相關的特點來研究生產技術的優化方式,以此來達到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的最終目的。聚丙烯材料自身的可塑造能力比較強,并且其不吸收水分。但其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會與氧化劑產生強烈的還原反應,因此,在進行生產時,需要注意對添加劑的使用,來穩定材料自身的性能,確保聚丙烯材料能夠及時生產出來,滿足工業企業的使用需求。
1.2 Hypol工藝的應用優勢及技術發展過程
Hypol工藝是世界范圍內比較常見的一種聚丙烯生產技術,其高效的生產效率主要得益于添加劑的使用。一般技術人員需要選擇含鈦的添加劑,但是鈦含量也不能過高,這還需要分析具體的聚丙烯原材料總數量,根據相應的計算公式得出鈦元素的實際添加量。
同時,這項技術的使用范圍比較廣,除了聚丙烯產品,與其相關的含聚丙烯成分的產品都可以通過這項技術進行大量生產制作。其操作工藝十分簡單,受到了世界范圍內技術人員的廣泛喜愛。Hypol工藝使得共聚物組分分布的均勻性得到改善,從而使抗沖擊性和剛性得以較好地平衡。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相關生產企業還應當對技術人員進行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以確保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目前技術的優化工作主要是以如何優化操作步驟,節約經濟成本為主。
2 環管聚丙烯技術的應用過程
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是目前世界范圍內聚丙烯技術的主要發展形式,其操作過程是將聚丙烯的原材料投放到特殊的環管裝置當中,然后啟動相應的機械設備來實現對材料的充分攪拌,從而生成聚丙烯材料供人們使用。這項技術的操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實際的操作過程需要應用到信息技術對相關材料的投放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并且需要確保環管的質量滿足材料生產的相關需求,避免出現材料泄露的問題?,F階段,各個國家比較常用的環管材料主要是以碳鋼結構為主。
此外,這項技術的應用過程,也涉及到對催化劑的使用,目前重點的技術研究工作就是針對于催化劑的使用種類和使用量的問題。同時,由于生產過程中聚丙烯分子的活躍程度無法控制,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技術人員具備靈活操作的能力,以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 氣相法聚丙烯技術的應用研究
這項技術擁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始建于國外的BASF公司,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人員也在不斷對其進行優化和升級,從而使這項技術可以滿足新時期的聚丙烯生產要求。這項技術的具體操作原理就是利用專業的攪拌床反應器來對聚丙烯原材料進行充分的反應,而技術的研究要點就是如何優化這個反應器裝置的反應功能,縮短反應時間,有效提高反應效率。現階段已經有國家實現了對反應器的優化升級,加快了丙烯共聚物的生成速度,并且能夠合理降低催化劑的短路情況。是目前為止較為科學的聚丙烯技術,受到了世界范圍內技術人員的廣泛喜愛。
4 Spheripol工藝的聚丙烯生產技術應用研究
這項工藝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時間比較長,是目前可知的最早規范工藝流程的一項技術,其應用效果得到了技術人員的普遍認可。而這項技術最初是由國外專業研究人員研發出來的,后來由于我國工業技術的發展進步,才引入我國用來進行聚丙烯技術的研發工作。通過使用這項技術,使得聚丙烯的制作工作得到了全面的規范,并且有效提高了生產制作的效率和質量,滿足了我國的工業發展需求。而其主要的操作過程是將聚丙烯的原材料加入到相應的反應設備當中,并在加熱過程中,添加適量的催化劑,讓催化劑與原材料進行充分的反應。然后通過循環操作讓其高溫汽化,在經過冷卻處理,得到聚丙烯的材料。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高溫和低溫的轉化過程,這是影響聚丙烯材料質量的關鍵所在,也是技術人員需要進行重點研究的主要內容。
5 結論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的聚丙烯技術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相關的技術人員正在不斷研究有效優化聚丙烯生產技術的可行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操作效果。有效促進了聚丙烯產品的優化升級,滿足了工業企業對聚丙烯材料的使用需求,帶動了企業的經濟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譚捷.國內外聚丙烯樹脂的市場分析[J].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2018,34(05):16-21.
[2]王春嬌,王紅秋,鄭軼丹,等.世界聚丙烯行業發展動態[J].合成樹脂及塑料,2018,v.35(04):83-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2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