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對三維建模、虛擬現實、大數據、深度學習、互聯網和自然語言處理等計算機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語音教學、詞匯教學及口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并對這些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應用場景及應用效果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計算機新技術;漢語國際教育;語音教學;詞匯教學;口語教學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計算機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相對來說,計算機技術(特別是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還是相對偏少,本文將從語音教學、詞匯教學及口語教學三個方面對虛擬現實、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等計算機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可能的更為廣泛的應用進行探討。
1.三維建模及虛擬現實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語音教學中的應用[1]
讓學生準確地掌握漢字的讀音一直是漢語國際教育中的一大難點。準確地發音的前提是牙齒、舌位、嘴型、共鳴腔等各個發音參與部位都被發音者正確地運用。傳統的被采用的教授語音的方法一般是老師發音示范并告知學生正確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和發音技巧,有時也會用標準的發音器官二維圖示來輔助教學。這種方法對語音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訓練很多次還是不能正確地發音,甚至某幾個音一直都不能正確地區分(比如n和l等容易混淆的音)。
隨著三維建模技術及虛擬現實技術越來越成熟,將其應用在漢語國際教育語音教學中也存在較大的可行性和較好的應用前景[2]。我們可以將漢語拼音里所有聲母、韻母及音節所對應的發音器官的位置和形狀都進行精確的三維建模(各個發音部位用色差對比較大的顏色分別予以渲染),再將發音時的口腔氣流進行流體力學建模,讓學生通過三維造型虛擬仿真能夠準確地看到口腔中氣流的運動軌跡。學生還可以佩戴VR眼鏡,在虛擬場景正任意縮放和從多角度觀看各個發音部位的準確位置及形狀,以便學生更好地模仿。
除了單純的三維建模和虛擬仿真,我們還可以將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在學生的語音糾錯方面。具體實現過程如下:先將各個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可能存在的偏誤特征予以參數化模擬,然后將對應于這些特征的偏誤語音予以分別標注。在采集到大量的偏誤樣本后,對偏誤語音特征與偏誤發音特征進行序列到序列(Sequence To Sequence)訓練。在完成模型訓練后,在學生發了一個有偏誤的語音時,系統便能準確告知學生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存在哪些偏誤。我們可以在將這些偏誤的參數特征在前述的三維建模及虛擬現實場景中予以真實模擬,這樣學生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發音部分和發音方法與標準的發音部位與發音方法存在哪些差異,以便更好地糾正偏誤。
2.大數據及深度學習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詞匯教學領域一直是語言教學中計算機技術應用最多的一個領域,目前也已經有成熟的背詞軟件,如百詞斬、TrainChinese等。但是,目前的背單詞軟件的功能相對還是比較傳統,一般都是將單詞書上單詞進行了電子化,并輔以定期的提醒、推送及測試來協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詞匯記憶。有以下兩方面計算機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中可能有更多的應用空間。
一種是大數據技術。例如,我們可以將一個詞匯學習軟件中所有學習者對不同單詞的學習時間數據予以統計,然后將這些時間數據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進行排序,這種排序也間接對應了這些單詞對學習者來說的難度系數。為了讓學習者更快地掌握所有的單詞,應該將相對簡單的單詞給予較少次數的呈現,而將難度系數大的單詞給予較多次數的呈現。正如上述例子一樣,可以將學習者的學習大數據予以更多地挖掘和利用,開發出更多的有助于提升學習者詞匯學習效率的軟件功能。
另一種是智能對話場景生成技術?,F有的詞匯學習軟件的一個共有的缺點就是不能真正地為每個學習的詞匯自動且智能地生成一段對話場景(每次都是給出固定的例句),學習者在記單詞的時候難免覺得枯燥乏味。我們可以將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智能對話場景生成[3],讓計算機根據要學習者當前學習的單詞、近期已學習單詞及學習者當前的詞匯掌握水平等信息每次都智能地生成一段與當前所學詞匯相關的對話場景或者有趣的上下文片段供學習者練習。
3.互聯網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5G”和“物聯網”是這兩年的熱門詞匯,隨著網絡速度不斷提升,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大。同樣,如果利用得當,互聯網技術對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口語教學也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以前,學生要學習漢語可能需要到中國或其他將漢語作為主要語言使用的國家和地區留學,而互聯網打破傳統的教學場地的限制。漢語教師和漢語學習者通過互聯網(不論是4G還是WIFI)就能在遠程完成語音或視頻教學過程。這種模式既給了許多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留學的學生提供了學習漢語的機會,也為漢語教師增加了一條新的就業途徑,還讓學習者可以選擇自己認為最優秀的老師來教自己漢語?;ヂ摼W技術連接的不僅僅是遠程的老師和學生,遠程的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這一工具隨時隨地練習口語,甚至相互交換自己的母語[4]。
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或適應與老師或其他學生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口語練習。針對這一部分學習者,傳統的口語教學方法往往很難奏效,雖然各種鼓勵學習者克服內向、害羞或膽怯的心理輔導方法有一定的作用。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越來越從研究走向應用,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構建一個有趣而且智能的漢語國際教育口語聊天機器人,能夠有效的彌補傳統口語教學方法的局限[5]。這種智能的漢語國際教育口語聊天機器人一般通過現有的語音識別、智能問答、知識圖譜及語音合成等技術綜合而成,關鍵是要搜集足夠多的與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的對話語料,用它們來訓練智能問答模型。這種智能的漢語國際教育口語聊天機器人不光對不喜歡面對面口語練習的學生有用,即使對所有的學生,也都可以起到口語輔助和難點語句強化訓練的作用。
綜上所述,計算機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語音教學、詞匯教學和口語教學方面都有較為廣闊的應用空間,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者應該更多地利用這些技術或者與計算機領域的技術人員開展更多的跨學科合作,讓學生更快更好更快樂地學習漢語。同時,計算機新技術在漢語國際教育的閱讀、寫作等其他方面教學中的應用也值得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郭鳳英. 虛擬現實技術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18(3): 77-79.
[2]李小慶. 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新通信, 2016, 18 (23): 125-126.
[3]王菁華, 鐘義信, 王樅, 劉建毅. 口語對話管理綜述[J].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5, 22(10): 5-8.
[4]陶歡華, 張太紅, 蔣凌雁. 基于Internet的輔助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 2004(S1): 90-92.
[5]李生. 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與發展[J]. 燕山大學學報, 2013, 37(5): 377-38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