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慕課MOOC模式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應用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基于國內“互聯網+”模式和世界“漢語熱”的發展,語言教學與網絡新媒體相結合的大規模網絡在線課程——慕課(MOOC)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國際漢語教學之中,為探索國際漢語教學提供了新形式、拓展了新思路,更好地推動漢語走向世界。從慕課(MOOC)模式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入手,對比傳統面授模式,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提出今后慕課(MOOC)模式應用于漢語國際教育中的三點建議:國家應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廣,提升社會普及度;平臺機構應著力提升課程資源質量,細化分類,不斷拓展新形式;慕課(MOOC)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線上線下結合互補,以實現國際漢語慕課(MOOC)教學的作用最大化。
[關 鍵 詞] 慕課(MOOC);漢語國際教育;在線教學;翻轉課堂;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44-02
一、引言
2008年,被譽為“數字海嘯”的慕課在全球范圍興起,引發了教學模式的變革,也為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當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慕課資源越來越多,通過分析慕課在當前漢語國際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我們的思考,使慕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于漢語國際教育。
二、慕課(MOOC)的特點及應用現狀
“慕課是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或MOOCs),其基本特征為大規模、開放性、在線學習、在線視頻?!爆F如今,慕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幾年來,經過多次升級改版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慕課平臺,但作為一種新興教育模式,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程度加深,國家提出“互聯網+”的發展新理念,教育信息化逐步推進。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聲明,據有關統計顯示,有關機構和高校自主建成的10余個國內慕課平臺,如愛課程網、學堂在線等已居國際國內領先行列。460余所高校建設的擁有3200余門慕課的線上課程平臺,已有5500萬人次選學課程。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已位列世界第一,有200余門慕課登陸國際知名課程平臺。在漢語教學方面,隨著“漢語熱”在國際上的興起和對外漢語人才培養成果的取得,漢語慕課發展迅速,如清華大學創辦的“清華漢語”等中國慕課進入2016年國際著名課程平臺前列,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高校也相繼推出了對外漢語課程。國內還涌現出華文慕課、網絡孔子學院、學堂在線等一批專注于漢語國際教育的網絡平臺,專門從事中文國際推廣工作。國家、高校、機構群策群力,正在不斷推動信息化中文傳播大踏步地前進。
三、關于慕課模式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應用的幾點思考
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漢語慕課不僅是對我國“互聯網+”政策的積極響應,也順應了世界“漢語熱”的潮流,為解決對外漢語人才短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語言學習的特殊性使慕課模式在師生互動及口語教學等方面顯露弊端,很難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這一問題是慕課在第二語言教學尤其中文教學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為解決一系列問題,推進慕課教育模式迅猛發展,應該從以下三個層面入手。
(一)宏觀層面: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慕課(MOOC)社會普及度
對外漢語教學慕課順應了當前的國際漢語熱潮,不僅為世界各地漢語愛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學習途徑,同時對推進中國文化傳播、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起到重要的戰略作用。因此,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尤其是加大對電化教育的支持力度,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慕課不斷發展。
首先,國家要提供政策支持,把握對外漢語慕課模式發展的整體導向。相關部門應以教育部2015年4月發布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為藍本,詳細規劃對外漢語慕課未來發展道路,出臺相關政策,為高校在線對外漢語課程平臺打造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宣傳慕課模式,提升慕課的社會普及度,最大限度地擴大慕課的受眾群體,供需相互促進,以此促進各學科慕課全方位發展,并逐步推向國際,進一步帶動對外漢語慕課教學的進步,實現可控的良性發展。其次,要加大經濟支持力度,通過經濟手段帶動教育文化產業不斷發展。設立專款專項支持網絡信息化教學,為各大高校、平臺提供資金支持,以促進其對外漢語課程創新以及慕課平臺建設維護,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吸收各國先進技術和理念,著力提升課程品質,打造精品課程。最后,建立健全對外漢語慕課管理機制,國家、高校、機構協調配合,實現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相關部門應制定在線課程質量標準,保證新開發的對外漢語慕課在質量核準后上線。同時,對現有對外漢語慕課資源進行篩選,對高質量課程和有潛力的平臺進行重點開發,打造一批高質量精品課程和完善的對外漢語慕課平臺。
(二)中觀層面:從各大平臺入手,著力提升課程資源質量,開拓創新
各大高校以及對外漢語教學機構是當前對外漢語慕課平臺的主要開發者,也是發展在線漢語教育的主力軍。無論傳統漢語課堂還是信息化漢語教學,課程質量始終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和機構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針對國內外不同層次的漢語學習者打造精品課程;同時也要善于反思,不斷完善現有慕課資源,推動外漢語慕課向高品質國際化方向發展,從而為世界各地漢語愛好者所接受,為漢語熱潮提供推動力,以此讓世界了解中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快地走向世界。 首先,不斷豐富課程類型。不僅重點打造語言類課程,更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動畫、情景劇、紀錄片等多種形式,讓學習者全方位地了解中國,用文化知識促進語言學習,以語言傳播帶動文化發展。與此同時,要健全測試評估機制。通過技術手段打造更加科學的測試評估系統,同時配合課程,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練習機會,學習與操練結合,實現學習效益最大化。堅持與時俱進,課程內容順應時代潮流,教學形式適應教育發展,利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平臺建設,開發更加智能化的慕課平臺。
其次,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吸收國外慕課教學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良,在吸收國外優秀成果的同時,突出中國特色。例如,可以仿照edX、Coursera等平臺,推出系列證書,使對外漢語慕課教學的質量和含金量不斷向高校學歷教育靠攏。系列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傳統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相吻合,引導學習者建立科學的知識網,實現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并為其提供實踐推薦就業的機會,從而提升證書的含金量。適當的實踐能夠使學習者在完成階段性系統學習后,繼續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在目的語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實現漢語水平的提升,同時也為有職業需求的漢語學習者提供了更為直接便利的就業途徑,這不失為一種吸引漢語慕課用戶的手段,可謂一舉多得。
最后,處理好文教功能與商業價值之間的關系。慕課作為多媒體教育的衍生品,究其本質是一種商業模式,因此,盈利必然是運營商運作這一模式的目的之一。教育類商品不同于傳統實體商品,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存在大量技術、人才成本,而這些抽象的投資形式往往沒有確切的價格標準,此時慕課用戶作為消費者也很難判斷所購課程與實際價格是否等值,這其實為慕課平臺運營者提供了巨大的利潤空間。而教育類商品存在著極大的特殊性,課程平臺運營者應該自覺平衡好慕課的文教功能與商業價值之間的關系,切不能為了利益而誤人子弟。同時,由于對外漢語慕課的主要受眾是外國人,對外漢語教育類商品則更為特殊,慕課平臺傳遞的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知識,同時也代表著中國的形象,成為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推廣中文已經從單純的文化傳播,逐步轉變為帶動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手段。因此,平臺運營者應該懷著民族榮譽感,樹立大局觀,積極提升慕課質量,制定有利于中國文化推廣的運營模式,可適當降低學習者成本,吸引更多人學習漢語,向世界展示中國面貌。
(三)微觀層面:慕課(MOOC)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成為傳統教育模式的有力競爭者,新形勢下,社會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熱”在國際上興起,為解決對外漢語師資相對缺乏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現有教師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以質的提升暫時彌補量的緊缺。
首先,教師要積極參與各類培訓活動。對外漢語慕課教師要定期參與有關機構組織的培訓交流活動,掌握最前沿的教學信息,積極學習慕課設計與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并在教師之間展開線上線下深度交流,總結歸納教學經驗,實現對外漢語教學資源共享。同時,教師應利用培訓、交流等,主動關注國內外漢語教學形勢,了解教學相關最新科技成果,不斷將新的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其次,教師要與時俱進。對外漢語慕課教師要自覺吸收國內外優秀慕課教學經驗,緊跟時代潮流,樹立網絡化、信息化教育新理念,將漢語國際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以個人努力推動新時期對外漢語慕課的發展。
其次,教師要積極反思,針對慕課特點,將一線教學經驗與在線教學相結合,整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外漢語慕課短小精悍,通常課程時長壓縮到15~20分鐘內,這就要求對外漢語慕課教師表達凝練、簡單,并提前做好教學設計,保證課程流暢進行,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呈現更多的教學內容。
最后,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形式創新,將翻轉課堂與慕課技術相結合?!八^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生的學習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蓖ㄋ讈碇v,翻轉課堂就是將以往教師主導的知識學習環節,通過觀看線上視頻等方式移到課前,而課上則由教師輔助學生完成最為困難的內化吸收環節,并輔之以一定的測試與互動,以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而短小精悍的慕課視頻恰好符合翻轉課堂中信息傳遞環節的要求,同時,大部分外國學生開朗活潑的個性也與這一高度互動性、自主性的教育模式相適應。正是基于這兩點,對外漢語教師可以積極探索“內核式慕課”教育新模式逐漸將線下知識灌輸過程向線上轉移,并聯合高校及教學機構,開創一系列線下輔助課程,真正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線上知識呈現與線下實際操練雙管齊下,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主導教學模式中的催化作用,結合慕課視頻,在線下循環往復的練習與反饋中,輔助學生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綜上所述,慕課(MOOC)模式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新時代“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一種信息開放、資源共享的創新教育模式。它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對外漢語教學的局限性,使世界各地漢語愛好者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優質的漢語學習資源。近年來,隨著國際“漢語熱”的出現,國家加大對漢語教育慕課的支持力度,促進國內在線漢語國際教育事業迅速發展,課程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但與國外相比,整體上還處于摸索階段,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今后,應繼續將對外漢語慕課教學作為漢語推廣重要形式,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信息化漢語國際教育發展道路,推動漢語熱潮繼續在世界蔓延,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