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漸深入,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了國際大國,我國的影響力也逐漸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而擴大,前往我國進行經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數量大幅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為外國友人提供良好的漢語國際教育,成為了當前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漢語言國際教育對于我國招引人才、吸納外國資本入國、促進漢語國際化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更加深入和有效地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成為了當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需要著重思考的重要課題。文章對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為我國漢語國際化過程中的漢語國際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論借鑒與支持。
關鍵詞:體驗文化教學法;漢語言國際教育;漢語國際化;創新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04
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其是一種將漢語國際教育融入到日常社會生活以及我國文化經歷體驗中的教學方式,也是當前漢語國際教育模式革新的主要教學趨勢之一,是保障我國漢語國際教育有效性和高效率的重要實踐。近些年來,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深入,我國教育工作者發現在當前教學文化中存在著重要的難題,那便是受教育者無法將詞匯、語法、詞義等進行有效且深入的理解;教學與學習方式不求甚解。因此,教研人員提出了將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貫徹應用的新觀點。
一、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什么
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上進行的從量變到質變的創新,是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下外國友人學習狀況不同而進行的新的教學應用創新。換句話說,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并且是一種全新的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代表著當前漢語言國際教育的重要趨勢。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基于體驗教學的基礎上提出的,在上世紀便已經存在對于體驗教學的實踐,而國內將體驗教學實踐應用作為廣泛的案例,便是全英文教學[1]。英語教師對課堂的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教育,不拘泥于傳統教學中的單詞與語法知識,而是通過全英文課堂環境的熏陶,以及在英語對話和對英語國家母語文化的充分體驗下,采用的體驗文化教學法的英文教學。與此相同,傳統的漢語國際教育主要以單詞和語法的教學為主,通過中英文雙語教學,讓學生明白某一個英語單詞用漢語如何表示,但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漢語應用能力和兩國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障礙,導致學生在學習之后,并不懂如何用漢語進行文化交流,進而導致了漢語教育的失敗。而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逐漸凸顯出其自身強大的應用性,通過對漢語文化的體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對于漢語學習工作和應用培訓,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進而提高了漢語國際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避免了一些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沖突。
二、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隨著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深入,當前教學文化中的難題逐漸凸顯出來,那便是受教育者無法將詞匯、語法、詞義等進行有效且深入的理解。對于一種傳承了數千年的語言而言,如果教學與學習不求甚解,只求掌握語言的詞匯、語法以及詞義等要素,斷然是無法完成對于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教學任務的。因此,對于詞匯意境等進行融會貫通的體驗文化教學法,對于漢語言國際教育的教學任務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言,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應用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是將傳統中華文化的環境置于學生的學習環境之中,對于傳統的中華文化而言,那些不曾到過我國并對中華文化一心向往的學生,一直擁有著一顆好奇的心,而這種好奇心會在學習中牽引著學生,更加主動深入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2]。另一方面,體驗文化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中華文化的環境中,對于所學習的知識能夠擁有更深入的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有所提升,進而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會得到質的變化,這種質變會激發學生對于漢語的學習熱情,進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削弱了文化差異的影響
無論是東亞各國,還是西歐國家,不同的國家之間存在著文化差異,即便是英法這樣歷史相近的國家,也會存在不小的文化差異。因此,在進行不同語言教育時,對于文化差異的問題如何解決便成了語言教育的難題。傳統的漢語國際教育主要以單詞和語法的教學為主,通過中英文雙語教學,讓學生明白某一個英語單詞用漢語如何表示,但卻忽視了兩國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障礙,進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之后的理解和應用困難等問題。教出來的學生不懂得如何應用漢語進行文化交流,便是漢語國際教學的嚴重失敗。但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將中華文化更好地展現給每一個漢語學習者,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中華文化的內在含義和文字之間的聯系與文化精神,進而減少了文化差異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影響,提高了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水平[3]。
三、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在一段時間的漢語言國際教育工作中,受教育者無法將詞匯、語法、詞義等進行有效且深入的理解,對于博大精深的漢語而言,不求甚解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必定會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下降,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上的錯誤,漢語國際教育必須應用相對應的具體教育策略。下面通過對于中華文化的幾個代表進行簡單的闡述,以達到為讀者示范的作用。 (一)書法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而書法同時也是漢字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大家庭中,書法是傳統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驗文化教學法中,將書法融匯其中正是當前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重要體現,是保障當前體驗文化教學法實踐效果的一種具體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在講授書法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拆字解字的方式完成對于學生的漢字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書法教學,將漢字的含義與實際應用中的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課堂教學的最后還可以通過贈送學生字帖和詩詞等形式,促進學生對于書法的學習熱情,最終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削弱文化差異等方式完成漢語國際教育的任務。同時,書法的應用能夠拓寬漢語言教育的學習渠道,促進中華文化在國外的傳播。
(二)太極拳
太極拳作為當前中華武術的精髓所在,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可塑性,將太極拳融匯到體驗文化教學法中,從而應用在漢語國際教育中,也同樣具有較強的可應用性。因此,在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過程中,教學人員可以想辦法將太極拳融入到日常的漢語國際教育中去,并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太極拳的精髓,通過太極拳的訓練逐步掌握漢字,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習到的漢語知識。另一方面,太極拳具有很多理論知識和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能夠更好地進行漢語言國際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計劃性與系統性,進而促進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2]。但在進行太極拳教學時,需要盡可能地注意尺度問題,雖然太極拳注重實際拳法招式,但在進行漢語言國際教育時注重的卻是對于漢語言文字的教學,需要明確目標。
(三)剪紙
如果說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還要屬剪紙藝術最為完整,剪紙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進行漢語言國際教育時,教學工作者可以將剪紙的內涵融匯到漢語言文化教育中去,通過講解剪紙藝術,表達漢語言文化的內涵。同時,剪紙藝術靈活多變,對于體驗文化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而言,剪紙藝術的靈活多變正好印證了漢語言文字的靈活多變,在不同的變化下具有不同的意義。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剪紙技巧和疊紙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更為直觀且具體地完成對于漢語言文化的學習,進而提高體驗文化教學法應用中的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為了避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上的錯誤,在漢語言國際教育中必須應用相對應的具體教育策略,而這些策略則主要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減輕文化差異影響兩方面開展。通過將傳統的中華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學習之中,能夠更為靈活和具體地幫助學生完成漢語言文字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鑫.漢語國際教育中體驗文化教學法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6(5):93.
[2]杰永旎.體驗式教學在中國傳統文化教學中的運用[D].重慶師范大學,2015.
[3]周慧.漢語國際教育中反思性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5):219.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劉雅麗(1987.1— ),女,漢族,湖南益陽人,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