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的要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品質的提高。而且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較多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如今社會越來越提倡食用有機食物。這便促使我國農業逐漸向有機農業的方向發展。近年來,相關的科研機構及高校均對有機農業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使我國的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為了更有效地普及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本文對有機農業的發展現狀及特點進行總結,并針對有機農業對于生產技術的要求提出一些意見,從而更有效地普及有機農業種植技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生產技術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穩步提高,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在農作物耕種過程中使用農藥等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等,造成了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及破壞,因此近年來越來越提倡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農業這一概念在國外由德國、瑞士率先提出,從此,世界各國開始對此相關技術進行廣泛及深入的研究與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環境保護、提高食品質量的效果。由于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經濟水平上的巨大差異,我國對于有機農業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起步較晚。國外于20世紀20年代開始開展相關研究,而我國僅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探討,并未能真正地投入應用。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通過對國外有機農業標準的引進,我國開始了相關研究。
  所謂有機農業,指的是根據科研機構及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的生產標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遵從自然規律,并在其中運用生態學的相關理論,不采用傳統的合成化肥及農藥等。目前,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模式,應用此技術可以得到自然、健康的農作物產品,既符合自然規律對環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又對于消費者健康有一定的保障。但相較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應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要求較高,且由于我國正處于轉型的初期階段,缺乏相關的應用經驗,因此,對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進行一定的研究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一)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近些年,我國發生了許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討論及關注。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的健康及營養均衡問題,因此有機農產品逐漸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因而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及發展前景。在我國,有機農業只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僅有5 000多家有機農業生產企業,種植面積也相對有限。目前,我國的有機農業生產尚未形成一套完善且成熟的技術體系。為了使我國的有機農業趕上國外發達國家,應提高管理力度,提高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水平。
 ?。ǘ┯袡C農業的特點
  相較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有機農業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首先,在有機農業生產中,一般采用多種作物交叉種植的方式,使用此種方式可以對害蟲進行抑制,并一定程度上控制雜草的生長,對作物的自我保護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另外,相關的研究資料及專家證實,合理搭配作物種類,實現同區作物種類多樣化種植可以促進作物的生長,從而保障作物產量,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其次,在有機農業生產中提倡使用有機肥料,為了實現有機肥料的充足供應,將有機畜牧業與種植業相結合,既為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養料,還可以對土壤性狀進行改善。而且由于有機肥料的來源較為穩定,可以大大節省種植成本。
  二、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農業生產技術的要求
 ?。ㄒ唬┖侠磉x擇有機農作物的生長環境
  與傳統農業相比,有機農業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在農作物種植上差異明顯。一般有機農作物對種植環境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在實際應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過程中,應首先讓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及豐富的種植經驗的技術工作人員根據作物的特性選擇適合其生長的種植環境,從而保證有機農作物能健康生長。具體而言,首先種植區的選擇最好在相對較為開闊的環境,從而保證通風良好。其次,為了保證有機作物健康、正常生長,不遭受污染,種植區應盡量遠離居民區及工業區。由于作物的生長必須要得到合理的灌溉,因此對于種植區水源也應有較高要求,要注意遠離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排放區,并對地下水進行檢測,確保地下水清潔而不遭受污染。只有合理地選擇種植區,才能使有機作物更好地生長,從而保障有機作物的產量,促進我國有機農業發展。
 ?。ǘ┖侠磉x擇有機農作物的品種
  在應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時,應注意對于農作物品種的選擇,根據所選擇的種植區的具體情況如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水源條件等選擇合適的有機農作物品種,從而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的要求。例如,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等環境條件差異巨大,因此,在相對干燥少雨的北方選擇有機農作物時,應選擇耐寒作物,而在濕潤多雨的南方應選擇喜水的有機農作物。
  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對有機農作物的培育,使得作物品種具有較為優良的品質,比如,利用雜交方式,培育具有抗蟲害能力的有機作物,以避免病蟲危害。不僅如此,還可以根據不同作物的相互關系,在同一區域搭配選擇不同農作物品種,從而防止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且使用生態方法使有機農作物之間互相促進生長。對于蟲害的防治,相較于傳統的噴藥等污染環境的措施,有機農業種植提倡使用生態方法進行治理,如通過人為引進天敵的方式達到無公害防治的目的,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解決蟲害問題,提高作物產量。
 ?。ㄈ┐龠M有機畜牧業與種植業的融合
  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過程中,相關的研究人員探索出了一條將有機農業與有機畜牧業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通過兩者的有機融合,可以實現互相發展,做到統籌兼顧。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應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要求相關的技術人員合理運用種植技術及耕作技術,并在有機農作物的培養過程中實現對當地土壤的保護,高效地保護與利用土壤,節約生產成本。其次,在有機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施加肥料,應由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有機農作物的生長需求進行調配,從而保證在提高有機農作物產量及質量的基礎上不會對作物自身及周圍環境帶來破壞作用。  ?。ㄋ模┘訌娪袡C農業示范區建設
  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大中型城市的有機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這是由于大中城市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對于有機農產品有著較大的需求。因此,國家的相關部門應根據有機農業的分布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政策,以鼓勵其發展,如通過在大中型城市周邊建立有機農業示范區,使我國的有機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1]。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有機農業發展效益,并且使更多的城市居民了解并對有機農業產生興趣,還可以將有機農業示范區與旅游業相結合,吸引游客參觀。并且可以采用一定的宣傳形式,使示范區的示范榜樣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可以通過溫室種植有機農作物,為城市居民提供有機蔬菜、水果采摘活動,從而改變傳統的單一發展模式,建立并完善有機農業發展體系,促進有機農業示范區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有機農業生產效益。
 ?。ㄎ澹┘訌娹r業生態體系建設
  由于我國獨特的地理特點,疆域廣闊,存在大面積的不適合耕種的土壤。對于此類區域,應揚長避短。這些地區不適合耕種,往往缺少相應的人為開發活動,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生態優勢較為明顯。并且在此類地區勞動力充足,適合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因此,應派遣相關的技術人員到實地進行調研及考察,全面掌握當地的自然條件如土壤條件、氣候、水文信息等[2]。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特征,通過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合理運用,找到適合的發展方向如有機林業、有機畜牧業等,做到因地制宜,對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并從宏觀上縮短我國的貧富差距。
 ?。┘訌姴∠x害防治
  在傳統農業中,病蟲害防治工作往往存在較大的難度,多采用噴灑化學藥劑的方式。但此種方式有效期較短,長期使用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并對人類健康產生一定的威脅。而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針對病蟲害問題從生態環境平衡角度提出了一定的解決辦法。首先,應注意對多樣化生長空間的營造,在有機農作物種植區域應注意種植作物品種的合理搭配。其次,可以人為投放害蟲的天敵如鳥類等,這樣從生態角度解決了此類問題,并有助于作物的生長。最后,可以利用雌性或者雄性激素誘殺害蟲,應用這種生態方法更加有效,而且綠色、不會產生污染。
  三、結語
  有機農業的發展在我國方興未艾,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有機農產品有了一定需求,從而使有機農業種植技術受到了高度關注。但是,由于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業差異巨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此,上述就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實際應用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工作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在我國更大范圍地推廣與應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
  參考文獻:
  [1]徐云安.淺談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的要求[J].農業與技術,2017(6):34.
  [2]何家祚.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農業生產技術的要求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21)138-1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5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