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投資理財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現在,人們金融意識逐漸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于投資理財。但面對紛繁復雜的理財環境,一不小心就會掉進理財陷阱。近日,法院受理了這樣表面看似為民間借貸,實則背后原被告雙方均是受害者的多起案件。
  案例1:村里來了個理財公司
  在李某居住的村子,有人悄悄開了一家理財公司。為工作發愁的李某喜出望外,應聘成為該公司的一員。在充分了解理財產品之后,李某認為公司的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低,于是自己買了一份,并開始了推銷之旅。在他的介紹下,村民們往公司給李某開通的賬戶陸續打錢,來購買這家公司的多種理財產品。然而,好景只持續了3個多月,之后這家公司悄悄地關門不知所蹤。找不到公司,追不回血汗錢,于是村民們將李某告上了法庭。
  案例2:為“分紅”攤上了官司
  孫某在好友介紹之下購買了一份理財產品,收益可觀。在與“客戶經理”溝通中,他了解到介紹朋友購買理財保險可分享紅利,介紹越多分紅越多。于是孫某回家后積極向村民介紹此產品,出于對孫某的信任,村民將錢交給孫某,而孫某打下欠條為其辦理理財。坐等收益時間不長,孫某發現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收益到賬,聯系“客戶經理”竟發現自己已被拉黑。至此,孫某才驚覺上當受騙,然而憤怒的村民只想討回多年積蓄,遂將孫某訴至法庭。
  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這兩起案例有眾多相似之處。近年來,投資詐騙等案例多有發生,上當受騙者大多對風險防范意識不強,包括農民、老人以及平時對投資理財接觸比較少的投資者,面對高息誘惑和得利者的現身說法,往往盲目跟風投資。
  其實這些理財套路不難識破:用高收益、低門檻作為吸引投資者的手段,在投資者初次投資后迅速給予回報,令投資者繼續追加資金,最后用發展人頭拿分紅的模式激勵投資者去進行傳播,吸引更多受害者入局。
  針對這些案例,法院建議投資者擦亮眼睛,遠離投資陷阱,提高風險意識。首先,不要被高收益迷惑。銀行理財、國債等安全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4%左右,若理財公司以“高收益低風險”承諾,多半涉及非法集資。其次,選擇正規的理財機構或理財公司,例如銀行,雖然門檻高收益少,但比較安全,對投資者有保障。最后,警惕“發展人頭拿分紅”的獎勵模式,如果有理財公司以這種模式鼓勵投資者吸納新人,就有詐騙的嫌疑。
  投資理財三要素
  增加自己的閑余資金
  理財增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閑余資金,一方面增加自己的主業收入;另外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費,這樣方能有效地保障自己本金的充足性?,F金流越多,投資的回報收益自然就越多,這是成正比例的。
  防控風險永遠是第一
  確保自己的資金安全是投資理財的第一要務,做好風險控制,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需要投資人采取多元化的舉措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掌握專業的行業知識
  術業有專攻,投資理財也是如此,投資者應該對理財有所認識,對一些核心業務的專業性有所掌握,這樣方能幫助投資者更多地做好投資。
  簡單來說,不求快錢,不求暴富,但求穩健;不要人云亦云,亂投資,雞蛋是否放在同一籃子里,還得看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平臺找準,跟對團隊,方向正確,努力才會有收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3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