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農業賺錢看看這些地方怎么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安徽懷遠石榴逆襲的做法
安徽省懷遠縣是天然適宜石榴生長的地區,有2000年的石榴栽培歷史。到了清代,懷遠石榴曾作為貢品向宮廷進貢。從2014年開始,懷遠縣從品種改良入手,培育出了新品種“白花玉石籽”。與普通品種相比,“白花玉石籽”不僅單果重量重了一倍,而且味道更甜,市場反映更好。
近幾年, “白花玉石籽”的售價都穩定在30元/千克左右,遠遠高于普通品種10至15元/千克的售價。不過“白花玉石籽”也有不足——皮太脆,不耐儲存,因此不能盲目大量種植。當地在品種的配比上做足了功夫,形成了早中晚熟搭配、鮮食與加工分類的品種配比。
有了好品種,當地還在標準化種植上做文章,對化肥和農藥的施用也都有嚴格的控制。同時,還按照多元開發的思路,在深加工、觀光、休閑等方面挖掘出新的潛力和價值。
當然,停留在單一的石榴觀光上也不行。石榴林下套種觀賞牡丹,還可以放養肉鵝……這樣,在賺取利潤的同時,還能實現種植園的生態循環。
就這樣, “沒落貢品”——懷遠石榴,發力實現了逆襲。
甘肅蘭州“玫瑰雞”走紅的秘密
甘肅蘭州新區賴家坡村的農民郎偉斌在自家園子里養殖的土雞靠食用玫瑰花葉子、花瓣“意外走紅”,“玫瑰雞”也成為了當地農家樂的招牌菜。
常規的養殖方式已經不被看好,想在激烈的養殖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就必須另辟蹊徑。很多人會選擇搞土雞散養,但養土雞和種植低矮的玫瑰花怎么都扯不到一塊兒,這樣做聽起來風險很大。
這就需要掌握玫瑰花和土雞的“搭配規律”。一般3至8月份是玫瑰花的生長期,這時候可以把土雞放養到周邊茂密的樹林里,樹林為養殖提供了天然的棚舍,也增加了土雞的活動空間。
到9月,玫瑰進入休眠期后,土雞就能遷徙回玫瑰基地,而林下凋落的花朵還為土雞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同時,產生的雞糞就成了滋養玫瑰的上好肥料。
這樣的林下養殖,既可降低養雞成本,又能促進花苗的生長,一舉兩得,實現效益最大化。原本不沾邊的兩筆生意,就可以被我們結合到一起,帶來更客觀的效益。
遼寧東港草莓做強的“套路”
20世紀90年代,遼寧東港市草莓栽培面積只有2萬多畝,總產值3億元左右;而到去年,東港草莓產業總產值已經達到49億元,產品遠銷國內外,牢牢坐穩“中國草莓第一縣城”的地位。
東港陽光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土壤氧化還原反應劇烈,不僅為有益菌群、微生物群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還有利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產生和植物有機物質的合成和積累.為草莓的生長和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然而,要想做大草莓產業,光靠良好的自然條件是遠遠不夠的。東港市引導種植大戶通過反租倒包等形式,提高規?;?為農民提供全覆蓋的科技培訓,推廣標準化生產;建設高標準示范園區,實現產業化發展。
為壯大產業,東港還努力推動草莓產品向精深加工發展。2018年,東港加強與電商巨頭的合作,加大電商營銷力度,通過各種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從“拿來”國外技術到引領世界草莓技術,從成立全國首個草莓科技研究院到加快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鄉鎮科技培訓全覆蓋,東港草莓產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如今,東港市的草莓種植戶幾乎個個都是技術員。
另外,通過電商特色營銷渠道,草莓的利潤空間較傳統模式高出50%以上。如今,東港草莓電商銷量占總銷量的80%。雖然東港2018年草莓畝產有所下降,但產值卻明顯增加。
“互聯網+特色農業”正在為傳統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依靠科技,用好互聯網,滿足這兩條你也能做到位,把家鄉的特色小產業也做大做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