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產品品牌打造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前社會,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刻不容緩,農產品也不例外。眾所周知,品牌的打造直接決定了未來農產品的銷量及價格。中國的農產品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除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外,我們必須要學會正確的品牌打造方法。在這方面,國外已有不少成功經驗。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發達國家是怎樣打造自己的農產品品牌的。
日本農業:借助標準化提升品牌內涵
在農產品生產方面,日本對其大小、粗細、形狀都有確切的規定。例如,在蔥的種植過程中,從品種選育到生長的不同時期都制定了一套規范,要求每棵蔥從長短、粗細、顏色都要符合統一的質量要求。嚴格的質量控制管理和標準化的生產程序決定了日本農產品的高品質定位。
日本農產品大部分靠進口,其農業自產只能滿足很小一部分的需求,但即使是這很小的一部分,也十分講究營養和口感。同時,日本會將農產品分為幾個等級,不同等級的農產品由不同的組織予以認證,標明不同級別的環保認證標簽,不同等級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和受歡迎程度都是有很大差距的。
例如,日本的“松板?!逼放?。在飼養過程中,以大麥、豆餅的混合飼料為主,牛長肥后,為了增進其食欲,每天都要給牛喝啤酒,為牛按摩,給牛聽音樂,享受日光浴。
法國農業:學會講故事
法國農產品品牌在世界范圍內可以算是發展最有特色、最為成功的。法國將農業標準化建設與農產品品牌戰略相結合,從品牌認證出發,以質量認證為基礎,從嚴格質量管控和政府扶持入手,對農產品品牌進行發展。
法國從農產品認證這一農產品品牌發展的關鍵環節入手,以傳統文化和地方資源優勢為基礎,制定了一系列產品認證體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原產地命名控制”認證體系,即AOC認證標志。
它體現了農產品與其產地之間的密切關系,有著AOC認證標志的農產品在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種養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品質優良,被消費者長期認同。
如法國的AOC葡萄酒,對土地、品種選擇、種植、釀造方式、儲存、標識、酒精含量等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有了認證的農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就多了一層信任,對農產品品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美國農業:塑造多元化品牌
美國毋庸置疑是農產品品牌發展較早的國家,其科技創新水平、傳媒營銷水平、專業化經營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美國農業的特點就是專業化經營,其中協會對于品牌創建和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在美國最為典型的就是新奇士橙品牌的發展模式。
從組織模式看,該協會是一個分級管理的利益共享體,采用現代企業的運作模式,由各地果農自愿加入并成立包裝廠,由包裝廠組建成區域交易所,包裝廠與果農簽訂合同,負責收購、加工,區域交易所負責接受訂單與銷售,并確保訂單公平分配。
從營銷模式看,該協會注重將質量和服務放在首位,完善數字化、信息化的產銷管理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積極尋求國家間的品牌合作,使其品牌多樣化,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消費者,適當調整產品口味。
新西蘭農業:打造差異化農產品品牌
新西蘭重在打造差異化的農產品品牌,而這其中最著名的農產品品牌非佳沛莫屬,它被稱為新西蘭奇異果的代名詞。
在佳沛的品牌打造中,主要有以下3個部分。
1.品牌命名
佳沛沒有滿足于用地域名稱作為產品的品牌名,1996年,公司廣泛調研奇異果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他們的食用感受,將奇異果品牌名稱需要傳達出的需求的字詞形式和內涵意義輸入電腦程序中,電腦便自動生成了ZESPRJ(佳沛)這樣一個新詞。
單獨的品牌命名同時是規避風險的有效策略,避免因個別產品的質量問題而對所有新西蘭出口的產品形象造成打擊。
2.產品創新
創新是佳沛奇異果成功樹立差異化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一個重要舉措。
新西蘭不但將獼猴桃培育成奇異果,還改良了原來口味偏酸的綠色奇異果,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黃色果肉的新品種——黃金奇異果,目前,黃金奇異果已經占到新西蘭奇異果銷售量的20%,在亞洲尤其暢銷。
3.統一標準
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和形象品質的高度統一是佳沛新西蘭奇異果在全球市場暢行無阻的重要保障。佳沛奇異果不但包裝有統一的規范,水果本身的顏色、個頭、形狀也有嚴格的控制。
德國農業:提高附加值打造“德國制造”
德國在全球農產品和食品貿易中占有領先地位。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6年,德國農產品和食品出口位居全球第三。
農業食品工業是德國最具生產力的經濟行業之一。德國充分發揮本國自然和技術優勢,合理調整農牧業生產結構。利用國際分工優勢,從美國和南美進口大量飼料用大豆,飼養動物,特別是豬和禽類,然后再出口,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被用于種植糧食等高產作物,然后依靠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高素質的產業工人,提高生產率,生產出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
由于勞動力成本高,德國努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予以出口。高質量的“德國制造”食品,特別是高附加值的加工食品是德國食品工業的出口強項,比如,出口冠軍食品為甜食、奶制品(奶酪)、豬肉及其制品等。
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信賴建立在食品來源基礎之上,因此,德國十分注重打造“德國制造”品牌。正如前德國農業部部長所說,安全、質量、新鮮和品味是德國高品質產品“德國制造”的商標,也使得德國產品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
除了生產高質量食品外,重視保護地方特色傳統食品是德國政府維護“德國制造”質量的另一套有效做法,如“施瓦本面條”“紐倫堡姜餅”“圖林根香腸”等,這些以地域命名的地理標志產品包涵了特定的德國質量標準,在整個歐盟區域受到保護(歐盟農產食品設有三種標識,即原產地、地理標識以及傳統產品標簽),其附加值能在出口過程中得以實現。在歐盟與其他國家的自貿協定談判中,這些標識也同樣受到重視和保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