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小組討論的開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自新課標頒布實施以來,“小組討論”已越來越為人所知,小組討論是指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的小組討論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因此,開展小組討論是社會發展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下面就來談談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小組討論:
  一、利學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地把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良的學生獲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要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激勵者、檢查者、記錄者、報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小組角色應該互相輪換,增進學生互動的有效性。
  例如:我在讓孩子分小組學習“認識鐘表”時,小組內有“教師”,有“學生”,有“記錄”,還有“裁判”,學生的分工非常明確!又如:在開展數學活動課“小小商店”時,孩子們相約帶來了玩具、書、文具等物品,教室里開張了近十個小商店,有經理、營業員、收銀員、顧客……教室里熱火朝天但秩序井然。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如果不分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這樣的游戲,局面真不可想象。
  二、明確小組討論的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討論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討論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第二冊《統計》這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鍛煉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計一下吧!孩于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完成自已的任務去了。
  三、適時地進行合作討論
  開展小組討論應講時機。在學生已獲得大量的感性村料但尚未得出結論之前組織討論,這樣可以通過討論互相啟發、分析綜合,在掌握感性村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探素出所要掌握的結論。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能通過三個例子說明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加法計算又可以用乘法計算以后,組織小組討論: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便?通過討論,學生們認為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因為乘法算式寫起來、讀起來、算起來都比加法筒便、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在學生不易理解時討論,同學之同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再加上教師的點撥,會使學生茅塞頓開。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讀寫鐘表上的時刻9時55分,就出現三種答案:(1)9時55分(2)10時55分(3)10時5分,這時教師并沒有立刻宣布正確答案,而是開展小組討論:哪個答案正確,為什么?通過討論,學生突破了教學難點,弄清了讀寫幾時多一些的時刻、要先看時針、時針走過的數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所以第一個答案正確。
  四、教師參與并指導討論活動
  小組討論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討論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討論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節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討論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的討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討論技巧,順利完成任務。比如:對不清楚討論任務的小組說明操作程序;對開展得很順利的小組給予及時的表揚;討論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提供及時的點撥;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督等等。學生的小組討論有了教師的參與和指導,就能避免“短暫繁華”和“華而不實”的無效討論場面的出現,學生的討論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小組討論是一種體現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有效學習形式。它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生動活波、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作用。這種學習形式既能培養學生的討論意識和創新精神,又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分析、自我調整等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只要教師設計好討論的內容和思考的問題,掌握好討論的時問和空問,就一定能發揮它的效能,使各種層次的學生在愉快的討論中,知識和能力都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過程,了解討論進展情況,引導展開討論,指導討論探究,及時鼓勵有創意的見解,科學評價討論的過程和結果,只有以新課程倡導的理念為指導,加強實踐,數學課的小組討論才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此文系平和縣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討論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PHXXJYKT17--018)階段性研究成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