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氣質與化學實驗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化學實驗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基礎
  實驗教學對提高化學教學教學質量具有決定作用,考試促使了一些化學教師只注重分數,而不愿在實驗教學上下功夫,“一支粉筆定天下”的粉筆化學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
  二、氣質是心理現象的一個側面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是解釋心理現象的唯一正確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現象的產生是腦活動的結果,但單獨有腦不能形成心理,必須在客觀現實作用下,才會產生心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 “鬼火”現象用唯心主義的觀點解釋它是由鬼變的,用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它是一種化學現象,當用唯心主義的觀點解釋時人們叫它個“鬼火”,自然產生恐懼害怕心理,這就由客觀現實使人產生了心理活動,這種由唯心主義解釋產生的心理現象是不科學的,只有當它用唯物主義觀點,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時才會有科學正確的評價能力。因此教育當知必行。
  三、氣質分類與特征
  根據巴普洛夫的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在興奮、平衡性、靈活性三個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將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類型對照如下:
  氣質問題在教育工作中有重要意義,它由于受到生理組織制約,具有穩定性,但不是絕對不變的它在生活實踐和教育影響下可以發生變化,人在實踐中養成的各種個性特征,對于氣質變化也給予影響和后天獲得暫時神經聯系可以掩蓋神經系統特征,并在長期影響下使其發展和改造。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氣質也是存在與社會生活中,并在教育影響下形成、改造和發展。
  氣質既然是可以改變的,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效的掌握學生的氣質特點,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氣質類型,發展其積極的一面,克服其消極的一面,有正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四、氣質在化學教學方面的意義
  化學式一門基礎學科,化學現象是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化學實驗則是檢驗歸納現象本質的一種手段,因此實驗教學對心理現象及氣質有著積極影響,氣質的積極和消極方面同樣反作用于實驗教學。
  五、教師要搞好實驗教學必須注意心理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同時注意氣質的積極和消極作用
  首先教師應認真學習有關氣質方面的知識,了解氣質特征,有針對性的對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個別學生的問題給予個別指導,此外教師不應對學生氣質存在偏見,一見到膽汁質學生就怕他打壞儀器,而諷刺他做不好實驗,氣質沒有好壞之分,同是膽汁質的人,如果老師信任他,把個體實驗交給他,并時常給予指導和幫助,則他也可能形成朝氣蓬勃、不畏困難的個性品質,對有危險難度較大的實驗主動承擔并做到很成功;而在錯誤的思想指導下,教師反其道而行之,則可能使其成為粗暴魯莽、胡作非為、玩世不恭的人。因此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在學生質特征基礎上,嚴密、有重點、有目的、有組織的鍛煉他們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1、依據氣質類型特征,培養良好個性品質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合理組織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
 ?。?)克服消極因素,發揚積極因素,揚長避短
  教師不止為了教而教,同時也應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加以培養,利用其積極一面,克服其消極一面,如:硝酸鉀溶解度實驗中,運用溶質法測量并繪制溶解度曲線時,教師應機制靈活地運用氣質特征進行教學。
  1)對于抑郁質的學生,圖繪制很精細,很有條理,但這樣的學生要注意克服膽怯、多疑、不信任自己的特點。
  2)對黏液質的同學則應培養他們工作踏實誠懇、克服過分信任自己,而不注重規律,因循守舊的特點。
  3)對多血質學生應注意培養其實驗能力強,克服快而不準,粗心大意的特點。
  4)對于膽汁質學生英注意培養他們克服粗心簡單化的特點,兩次溫度平均值,絕不允許他只做一次溫度的大概值。這樣硝酸鉀溶解度實驗一定會做的有條不紊有針對性。
 ?。?)以學生為主體四種氣質類型互相促進
  如:在鈉與水反應的使用改進中,請膽汁質學生提出改進方案,請多血質學生繪制改進圖,請抑郁質學生組裝儀器,請黏液質學生提出問題。
  2、依據氣質類型特征進行知識技能教育
  各種氣質類型的學生都可以在學習知識技能方面取得好成績,其主要原因歸結為他們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各自氣質的積極特征,從不同的方式方法中取得好成績。
  如:在做電解水的實驗中,由于學生已有了電解質的知識,又知道水不能導電,那么水是不是電解質呢?在教學中,可以請膽汁質學生做小燈泡導電性實驗,則小燈泡不發光導致他得出水不是電解質的結論,而當教師用靈敏電流計做導電性實驗時,請善用觀察的黏液質同學回答,由于電流計指針輕微偏轉,推導出水是弱電解質,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電離理論講述,在實驗中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用自己的氣質特征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教育學生認識并控制自己的氣質
  任何一種氣質都有可能發展成為良好的個性或不良的個性,教師要在了解學生氣質類型基礎上,教會學生控制自己的氣質特征,使其向好的方面發展。
  如:分析天平在使用時必須耐心細致,運用差減法準確稱量少量藥品,急躁的膽汁質同學必須學會耐心,控制自己急躁易怒的特征。各種氣質在這時將有不同的外顯,此時教師應適時發現,適時引導。教會學生有意識控制消極情緒,培養積極的個性品質。
  4、氣質的遷移與氣質的個性化
  “人格結構直接依賴于教育和社會的相互作用方法和性質”。行為受環境影響,氣質則是改變這種影響的動力機制,氣質也可以看做是人們對環境的認識行為,人格個性化的一個變量。因此化學實驗的教學與人格必然相關,人格則在人的行為中體現。這就要求教師不為教而教,不為實驗而實驗,而把操作實驗升華為應用實驗,使學生應用自己一套思維方法與氣質特征相結合,達到思維氣質個性化,使氣質這一心理現象升華為需要層次理論中個性化世界觀的層次。
  氣質不只是在化學實驗領域有影響,也同樣影響其他領域,但氣質不是影響實踐活動的決定因素。因此,氣質作為化學實驗教學這一領域中的一個個別施教的依據,要靈活應用。使氣質各種特征相互促進達到和諧統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