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學科的現狀及基礎化學教育改革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的深入發展,國家及教育部門逐級提升了對基礎化學教育的重視度?;瘜W學科作為國內重要的研究學科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對于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基礎化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目前國內在基礎化學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諸多的缺陷與不足,嚴重影響著基礎化學教育的發展。本文主要對國內化學學科的基本現狀進行了綜合論述,同時分析了關于基礎化學教育改革的具有策略,期望本文的論述分析,為基礎化學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化學學科 現狀分析 基礎化學 教育改革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O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16-02
1.目前國內化學學科現狀分析
?。?)化學問題化學教材問題
基于我國教學改革不斷的深入發展,國家逐漸提升了對化學教學的認識。而化學問題逐漸成為化學教育研究工作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當前這一問題日益凸顯。相關化學教育研究工作者經過大量的反復實驗表明:當前化學計算內容主要體現在化學平衡體系計算方面。通過對實驗測定結果與化學計算結果相比較,由此可以發現二者在結果方面存在明顯性的差異。而國內在化學學科的研究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性。主要由于我國化學學科的研究方面起步相對較晚,仍然處于半經驗化的研究狀態。因此,鑒于化學實驗當中的各種實驗現象的解釋還不到位,尚未形成正確的規律,仍然有漫長的道路需要走。然而,在化學體系中的使用廣義上的物理定律[1],一般情況下忽視了物質運動性特點問題,并未給予該方面知識研究足夠的重視。在實際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化學教師當前最需要做的是物質化學運動與物理運動這兩種運動模式相互結合[1]。基于當前這種方式,不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且成功的拜托了傳統化學教學的束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化學計算的理性化發展,如若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則必然會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
?。?)非化學專業化學教材體系科學化問題
基于化學學科而言,學科化經院化導向問題成為非化學專業普通化學與中等化學存在的主要問題[2]。而學科化經院化導向問題,主要體現在化學學科體系的完整性方面,并將其視為化學教學對待?;诨瘜W教學不足的情況下,化學教育工作者會通過刪節的形式,對化學作出描述,以此來滿足求非化學專業普通化學發展的需要。因此,基于不同年齡段、不同學年級的學生而言,整體上偏向于化學理論性知識的學習。例如,化學熱力學理論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特征,因此在該方面知識的實際應用之前,則需要對知識的起始狀態、以及系統體系狀態做到全面的掌握與了解,只有滿足了以上的條件,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化學熱力理論知識。
?。?)基礎化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縱觀國內化學教育與化學實驗而言,二者在具體的內容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相關內容過于陳舊,沒有體現出新時代下化學教學教學內容。同時,諸多實驗環節都沒有體現出當前科技發展的情況。雖然科學技術不斷的在向前發展推進,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各種設備、儀器等發展,但是國內的化學實驗方法仍然采用傳統的研究方式,并沒有做到對進行創新發展,導致其與社會發展形勢嚴重脫節。此外,基于國內的化學教學而言,學校并未給予化學實驗足夠的重視,并且目前實驗室的條件相對較為簡陋,化學實驗室基本設施不足,無法滿足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需要。無論在化學體系、還是具體的實驗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沒有對環境與社會層次關系給予過高的重視度[2],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基礎化學教育改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嚴重阻礙了基礎化學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再加上從事化學教育工作者,其工作結果評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但嚴重影響著化學教育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嚴重阻礙了改革的順利進行,導致基礎化學教育改革整體效果不夠明顯。
?。?)化學教學與教材中“數學化”問題
根據相關數據研究發現,現行的化學教材與非化學專業教材中,例如部分化學計算的教學內容,例如PH值、緩沖容量、溶度積,以及其他較為復雜的化學平衡體系的有關計算等,其實際的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存在明顯的差距性,并且二者存在較大的懸殊,但是在化學教材當中卻是連篇累牘。然而,上述這種現象在我國化學教育的各個階段普遍存在。由于例如在解釋化學實驗現象時,仍然沒有較為完善的解釋規律。在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過程當中,通常應用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能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等。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化學教學無法擺脫分數的制約,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完全視為高考服務的工具?;诟鞣N各樣的化學計算的影響下,以數學計算取代真正的理性化,成為化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導致化學教學與化學教材中出現了明顯的“數學化”問題。但是,當前這種“數學化”的計算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淡化了化學的自身的學科特點。
2.目前我國基礎化學教育改革概述分析
?。?)目前,隨著化學研究工作不斷的深入,加強了化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化學與其他學科之間關系處于穩定的發展當中,具體表現在以下領域方面:例如材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等,然而當前這些產業的發展與化學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上述產業要想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則需要不斷強化對化學學科的應用,充分發揮化學學科在該領域的應用程度?;诋斍暗膶嶋H發展情況而言,化學技術不但要為其他各種科學技術注入新的發展動力,為其提供新的材料,新的化合物。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化學運動基本形式的優勢作用,以此來獲取理論層面的突破性進展。目前,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深入發展,促進了社會分辨技術、以及空間分辨技術的發展。因此,以往部分穩定性相對較差的基礎性化學常識物態,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并且不斷提升了對其認識,引起了社會各個領域的普遍關注。與此同時,相關研究工作者并對這些不穩定性的化學常識物態作出了有效的處理。根據照穩定物態處理模式,逐漸對基礎性較差的化學常識物態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大量的反復研究分析,不斷完善了化學常識物態知識結構體系,并且將其應用到了相關領域當中,實現了化學常識物態的自身利用價值。而較為常見的應用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例如自由基、原子、分子、以及等離子體。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展,不但需要加強以上方面內容進行全方位研究,還需要不斷完善與豐富研究內容,并將上述涉及到的相關研究內容應用到實際的現實生活當中,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充分發揮研究內容的效能,使其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貢獻自身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以物質介穩狀態必然會成為化學教材的重點內容。 (2)基于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教材一直以來都是生活基礎下的一種教材模式,通常情況下,要想實現化學教學的效果,為了人們意識到基礎化學對于現實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基礎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則需要通過開展教學的方式實現以上目標。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化學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不但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而且還可以利用化學知識優化環境。此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化學知識處理人與社會發展之間存在的矛盾,在促進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化學基礎知識、以及科學思維方式成為了基礎化學教育改革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化學基礎知識、化學的科學思維,以此來實現對新的動態理念的理解?;诋斍盎A化學教育教材而言,教材當中的很多化學知識、化學內容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而教材陳舊、教材內有滯后與實際的教育目標相違背,偏離了化學教育的基本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著基礎化學教育改革的步伐,導致化學教學的時效性不夠明顯?;谛畔⒒瘯r代的背景下,先進的信息技術促進了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發展,促進了該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而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化學數據庫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不但帶動了化學學科的發展,與此同時也極大的豐富了化學理論知識,能夠對重點知識、難點知識等進行強化記憶。但是,當前這種發展形勢,打破了傳統化學教學的方式,改變了傳統化學教學的觀念,極大的豐富了基礎化學教學的內容,改變了傳統化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此外,基礎化學教育改革,會增加了化學教學的部分知識點質疑點。因此,基于宏觀視角分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化學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會因時代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結語:綜上所述,化學學科作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關鍵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重要的影響,為促進人類的文明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學科不但可以帶動我國工業的發展,同時在制藥領域、航天領域等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化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可以解決生活難以理解的問題,極大的提升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诖饲闆r下,我國要不斷提升對化學學科的重視程度,積極促進化學學科的發展。同時要做好基礎化學教育工作,加強對基礎化學教育改革的管理,推動基礎化學教育改革全面推進,進而提高基礎化學的教育質量,使其為化學學科的發展發揮作用,進而推動我國化學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方萬東.化學史在化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1997,02:70-72.
[2]胡繼林,劉鑫,胡傳躍.地方本科院校材料化學專業《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山東化工,2016,24:139-1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