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情感融合在語文的故事信息中,使得文本的情節更加蕩氣回腸,內涵的知識引人深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的教育中更要通過情感的調動、情感的啟發、情感的共鳴促進學生的思考,初中階段語文中囊括了很多晦澀難懂的古文,教師應代入學生到知識的背景空間中,設身處地的感受作者的情感,并遷移自己的情緒到文本當中去,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才能夠基于主人公的思想強化情感認知,進而深化的理解語文的知識點,教師應創建輕松的互動氛圍,引領學生積極的暢想,大膽的表達,衍生語文一系列的情感波動,深化學生的記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研究
  引言:
  新課改對教學提出了新型的要求,不僅要學生記憶知識、理解知識,還應觸動學生的情感認知,達到潛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作用,學生逐步形成健全的價值觀念,徜徉在語文的視域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教師應主動拉近師生距離,幫助學生消除情感上的困惑,將語文課堂上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巧妙地設置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上一開始教師通過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的情緒都隨著故事的發展而不斷的起伏后,他們也就能夠集思廣益的展開課堂的討論,學生的思維和情緒是共同體,課堂上學生思考不夠積極,就說明他們沒有將心思放到學習上來,容易走神,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教師在講授故事類的文章時,可以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內容,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然后循序的揭開故事的面紗,這時候學生已經將精力都投放在故事上,教師再導入與故事相關聯的文章情節,學生此時都已經產生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他們的情感變得充沛起來,有助于學生拓展想象,聯想到虛擬的情境內容,觸動學生的思緒放飛,提出具有創意的觀點。比如,教師在講授關于《斑羚飛度》的這一篇文章時,可以講故事方式導入課堂。其中,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森林火災中,螞蟻們為躲避火災的侵襲,眾多的螞蟻集合為一個球體。面對著熊熊烈火,螞蟻們為生存而勇敢的抗爭,螞蟻球義無反顧的沖向火海,顯然處于最外層的螞蟻已經被烈火所焚燒,但是這個生命體依舊在火中滾動。火勢越來越大,螞蟻球也在不斷縮小,僅僅只有最后一小部分的螞蟻得以生存。在生命面臨選擇時,那些死去的螞蟻犧牲自己以保全其它螞蟻。故事講完后,學生紛紛為螞蟻的犧牲精神所震撼。在學生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的時候,教師可以順勢導出今天的課程,今天我們所講的課程是一個關于斑羚羊的感人故事。以故事作為導入,極大地渲染情感氛圍,促使學生更好融入課文,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文學作品在表現社會時候往往需要以細膩的文字描述生動的形象,為此,教師在進行文學作品講授時,應采取更為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內容,從而在學生腦海中構建生動形象的意境,引領學生進入作品的氛圍中,使其收獲愉快的感覺。比如,教師在開展關于《沁園春·雪》的這一篇文章時,可借助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以音樂播放的形式播放這首著名的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感受白雪皚皚、粉妝玉砌的美麗景象,并配合相應的音樂進行文章的朗讀,從而引領學生走進藝術的世界。在優美激昂的音樂中,領略作品中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課文《出師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三國演義》的相關影視片段,將諸葛亮“報先帝,忠陛下”的對漢室的忠誠真實的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體會其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情感精神,并為學生簡述原著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終病逝五丈原的事跡,增強學生對三國時期歷史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三、妙用教學方法,創設情感情境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變成了音樂朗讀磁帶或翻拍成了電影,這種直觀的印象不僅能夠讓觀眾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內容,還能夠通過演員生動的表演和音樂的正確運用實現對觀眾情感的調動,使讀者產生共鳴,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電影及其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實現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感的調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一些以教材當中為原型的電影或音樂朗讀磁帶,創設出情感情境來實現對學生情感的調動。例如在進行《沁園春·雪》的教學時,筆者先播放了以該詞為基礎而改編的歌曲,之后筆者又播放了配套教材當中的音樂朗讀磁帶。通過優美的歌聲和鏗鏘有力的音樂朗讀,學生很快就實現了情感的融入,并將自己帶入了到了作品的藝術境界當中,實現了對作品的深刻了解與認識。
  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熏陶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帶領學生走入特定的情景,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陶冶學生的性情,凈化學生的靈魂。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理論與實際生活,使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并獲得情感上的熏陶。比如,教師在講授關于《背影》的這篇文章時,除了幫助學生梳理難懂的字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舐犢之情,體驗父愛的偉大,這個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列舉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愛。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該篇文章后,可以體會父母之愛的無私與偉大,并應該懂得感恩父母的愛,從而有效補充與延伸語文課堂教學。除此之外,教師在講授《紫藤蘿瀑布》這一篇文章時,應重點講解該文章所表達對于生命的思考,引導學生認識作者思想情感發生的變化,同時結合歷史背景,促使學生深刻體會紫藤蘿的命運所反映出整個國家十幾年來命運發生的變化。文章中作者在對花與人的命運回顧中,領悟到花與人都會遭受各種不幸,然而,生命的長河會源源不斷的流淌,也就告訴人們在面臨不幸時,不應被厄運所壓倒,而應堅定對于生命的信念,促使學生改變生活中各種消極、頹喪的情感,讓學生在感受文章哲理的同時,獲得心靈上的洗禮、情感上的陶冶。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應承擔起開展情感教育的重任,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為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推動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田擁麗.試論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以北師大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16.
  [2]宋玉紅.轉變舊觀念促進新發展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新反思[J].科技信息,2010,16:287.
  [3]蔡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6,34:350-352.
  [4]張艷花.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文摘版,2015(10):00245-002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2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