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在我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教育的中心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然而,現階段的初中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提出了初中語文特色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本文對語文有效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旨在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44
新課改的大力推廣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著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突出學生的成績,忽略了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而新課改堅持全面發展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提升學生的品格,培養有才情、有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
一、新課改教學重理論更重實踐
務求實效,不搞花架子,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最為基本的要求。廣大教師在結合先進經驗改革自身教學工作的同時,不僅要注重形式上的改變,更要注重實際效果。以小組探究和教學為例,教師既要將這一模式的各個環節有效組織起來,同時在各個環節的組織過程中,要真正扣住要點,提高實際成效。在小組成員的設置上,不能簡單地以座位順序作為原則,而要以兼顧學生均衡發展的方向作為組織的原則,要將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均衡地編排進每一個學習小組,同時每個小組人數要適當控制,原則上不能超過8人。在探究題的設計上,教師不能完全降低要求,既要有一般難度的思考題,也要有較為深奧的思考題,以滿足小組不同成員之間合作學習的需要。同時,教學的重難點要充分囊括與融入到探究思考題中,保證學生的探究思考與合作學習過程與教學目標的完成實現同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需要教師進行啟發引導的地方,教師要發揮思維啟發的功能,保證教學的深入推進。
二、身臨其境——角色扮演創設情景
學生是教學對象,也是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挖掘學生的潛力,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進而提升寫作能力。例如,《皇帝的新裝》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篇課文,教師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訓練學生寫作能力,首先讓學生將課文改編為課本劇,并且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角色的反復揣摩,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入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旨。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學生可以對文中人物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感受誦讀魅力——巧用語文誦讀教學
教學方法是由內容決定的,明確了教什么內容之后,我們還必須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能否符合教學內容的改革。如果我們只注重教學內容的發展,而忽視了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就會出現本末倒置的問題。就像朱熹說過的那樣,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師舍是無以教,弟子舍是無以學。因此,改進誦讀教學方法,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務。在講解課堂內容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注重對誦讀教育的培養。教師要時刻樹立一個觀念,即學生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只能起到引領的作用,課堂一定要回歸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環境中。教師要以誦讀帶動課堂的進程,以精講帶動誦讀的發展。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學習與教學的過程有機結合。
四、巧設板書——板書可提示整堂課的結構
板書要力圖成為一堂課的“思維導圖”,要讓學生通過板書輕松把握整堂課的內容。一堂課結束時,學生看著板書,可以回憶出整堂課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環節。為使板書規范有序,一般而言,正式板書居黑板中央,輔助板書居黑板兩側。主板書中,要注意邏輯結構清晰,主次分明,層次清楚,字體規范而美觀。這樣的板書,對課堂的導控才能真正發揮輔助作用。當然,現如今,很多學校教室都有了多媒體,很多教師都喜歡直接用屏幕展示板書的內容,而不再用黑板來板書。即便用多媒體,也建議在最后呈現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和知識結構圖,讓學生對課堂內容一目了然。
五、與時俱進——多媒體技術的巧妙切入
很多教師都會在講讀課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為的就是給課文增設情景,尤其是在詩歌鑒賞課上。實踐也證明,這些多媒體技術給課堂教學增色不少。例如詩歌鑒賞課上,很多教師都會采用這樣的課堂引入,他們會先在屏幕上播放一段十分具有詩意,但又契合課文內容的視頻或者是圖片,學生被課件所吸引,便會積極地去尋求引入中提出的問題;又如多媒體課件能夠播放聲音,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朗誦大家的聲頻播放,帶領學生以誦讀的方式走進語文課堂。講讀課中,以詩歌鑒賞課的比重較大,而詩歌是培養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課程,也就是我們在教育中所要提倡的美育教育,而美育的發展又能刺激智育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多媒體的應用就是讓兩者結合的完美工具,多媒體在詩歌鑒賞課中的靈活應用,一來可以促進學生的智育水平,二來則是培養了學生的美育水平。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文章都是堪稱經典的大家之作,各種美都可以在這些詩歌里找到。
六、課堂延伸——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提高教學效率。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同實踐相結合的途徑,能夠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實踐能力。農村教師可以舉辦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詩歌朗誦、讀書會、知識競賽、手抄報、故事會等。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念,讓學生懂得語文源于生活,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的道理。同時,引導學生勤寫生活隨筆、日記,努力把語文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全方位入手培養學生,千萬不能機械地教書,否則只會讓學生停留在淺層的識記層面。要雙管齊下,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具備學習的素質。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及早成才。
?。ㄗ髡邌挝唬簭V西浦北縣平睦中學 535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