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合作探究式學習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將學生從被動的狀態推動到主動的環境中,讓學生走上主動思考的舞臺,盡情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可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促使學生積極的互動,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新時期教師可營造出更加輕松自由的空間,讓學生盡情的展開數學的暢想,潛移默化的在合作探究中,摸索數學的真知灼見,感悟數學的真理韻味,形成數學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契合,教師應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明確的合作方向與目標設定,讓學生在合作中積極的展開探索,化解數學的疑難雜問,在數學的互動環節,從不同的視角展開數學的思考,可更加系統化的分析數學問題,形成深刻的理解,此時學生在合作中形成較強的滿足感,充滿了探究的動力,教師應及時幫助學生化解疑難雜問,促成學生更加順利的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有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合作探究式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教師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墨守成規的習慣,讓學生有很多的精力參與數學的互動,此時教師潛移默化的將主動權教給學生,學生積極的參與數學的探索,在數學的思考互動中,可展示自己的長處,分別演示數學的化解步驟,合作中互相幫助,形成對數學較為深刻的印象,是對傳統單一化教學的一種沖擊,教師觀念轉變,不再在課堂上場獨角戲,而是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時間,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教師充分的看到學生自主能力發揮的后的課堂效果,打開了素質教育的大門。
2.有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合作探究可展開多樣化的主題研究,通過合作中不同的信息導入,讓學生短時間的進行狀態,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合作探究有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助力學生的自我進步,教師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有助于提升學生是自主實踐能力。另外合作探究強調的是小組合作,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和交流,朝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前進,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二、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營造良好氛圍,推動合作探究的深入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合作探究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推動合作探究教學的深入。比如《用頻率估計概率》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游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準備透明的袋子,在袋子里面裝8個黑球、4個黃球,若干個紅球,每次搖勻后隨機摸出一個球,記下顏色再放回袋子,重復步驟,發現摸出紅球的頻率穩定于0.4,預估紅球有多少個?在這樣的游戲氛圍中,小組內的同學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然后結合知識點“用頻率估計概率”得出答案,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性。
2.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作為合作探究是學習法的核心,在進行合作探究是學習法的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向其提出一系列關于教學內容的問題。進而和學生們一起進行問題的探究,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最終尋找到問題的答案。比如,在進行“一次式的加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已經所教授過的同類項概念和合并同類項法則,向學生們提出相應的問題。首先向他們提問5X和1-4X是否是同類項,如果不是同類項,在進行計算5X+(1-4X)的時候,可否將其中的括號直接省去。通過這一系列的提問,讓學生們激發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進行思考,從而從中找尋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學習到了一次式去括號法則這個新的知識點。為了鞏固這個知識點,教師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讓學生們將2y-(y+5)的答案計算出來。同時,為學生設計障礙,將錯誤的答案2y-y+5展示于學生們,并且讓他們積極討論這個答案是否可作為最終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一定的矛盾沖突,這對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幫助。
3.深化探究,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對學習知識已經做到充分掌握之后,教師們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實際生活,進行自主學習,根據所學知識,自己編輯相關的題型進行解答,從而促進所學知識點得以更加鞏固。例如,在教師教授完函數這個知識點之后,學生可以自行編輯關于投資與消費的關于實際生活的問題。五十四中需要購置一批電腦,選擇了甲、乙兩家電腦商讓其進行競標,兩家電腦商的電腦零售價都是5800元。甲商家的優惠條件是:購買10臺以上的電腦,按每臺零售價的70%進行銷售;乙商家的優惠標準為:每臺電腦都按零售價的85%進行銷售。在這其中,甲乙兩家在電腦品牌、質量、售后服務方面都相差無幾。作為學校負責人,該進行如何抉擇。
4.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合作探究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例如,解方程=-3時,如果去掉分母(x-2)就可以化簡,學生很容易發現只要方程兩邊同時乘以(x-2)就可以了。解完這道題之后,可適當地給出一些不同類型的分式方程,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去深入探究去分母兩邊到底乘什么合適,學生發現要想達到去分母的目的,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就可以了。原方程可變為:x+3=-3(x-2)。由于數式通性,對此法教師應明確給予肯定。對于前例解方程=-3,可能有的學生意猶未盡,提出“可不可以先移項,移項后把左邊利用分式的加減先計算?!贝藭r,教師也應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試著做一做,并對每一步的根據給出合理解釋,只要符合算理即可。
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具有實際性的意義,除了有效改善數學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外,還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圣光.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2013(15):3-5.
[2]劉華娟.淺析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0(01):11-12.
[3]楊志強.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1(12):48.
[4]黃正芳.自主式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14):108.
(重慶市永川區第五中學校 4021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