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好小學高年級班主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班級的靈魂人物,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不僅是家庭、學校和學生的紐帶,還是班集體的引領者和管理者,其班級管理的好壞不僅關系到班風、班貌,還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人生價值觀的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升其管理質量和效率成為當下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年級;班主任;管理
一、增強集體榮譽感,凝聚班級向心力
班級集體榮譽感是建設班級、培養學生成才的引力場,是班級發展的核心力量,為了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多參加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集體活動。在活動前,要找好“對手”,“對手”要與本班學生差距不大,這樣活動中能激發學生更多的斗志,讓他們在拼搏中取得勝利,在勝利中體會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整個班級的學生凝聚在你的周圍,去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使班級向心力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二、賞罰要分明,嚴愛要有度
現在有些班主任,特別喜歡信任成績優秀的學生,對一些學困生有偏見。優秀的學生犯了錯,不忍心重點批評;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其他學生犯了錯,惡狠狠地批評,優秀的學生做了一點事情,就在班上大講特講,重點表演,而其他學生做了好人好事,班上隨便地表揚幾句,甚至沒有表揚。這樣的后果會讓優秀的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思想,讓學困生產生厭學情緒及對抗教師的心理,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做到賞罰分明,對于錯誤行為,都要耐心教育,對于學生的閃光點,無論學生好壞,都應及時鼓勵和表揚,重塑差生信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對于班上的差生,我都是從學生的自信心入手,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想辦法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終使他們取得好的成績。
三、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現在的教育,已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學校培養的人才,已由成績優秀的學生轉變為一位全面發展的合格學生,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轉變觀念,注重全方位培養學生。怎樣才能培養合格又有特長的學生呢?我們要善于發掘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注重他們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加強培養,讓他們去自由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重塑他們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社會所需的人。
四、身正師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隨時隨地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給學生做一個好的示范,要讓學生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記得有次班會,同學們給我提了一個建議,說了一些我的壞毛病,讓我改正,我當眾承諾,一定改正,當然,我也不時機地給了同學們條件,我改正同學們也要改正自身的壞毛病,在我的影響下,同學們都表逐步改掉了自身一些不好的習慣。
為了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除了教師的自身影響外,我還在班上制定了一些班規班約,讓同學們相互監督,發現同學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后,告訴班干部,記在本子上,每周的班會上,讓同學們針對本周同學們出現的一些不良習慣,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同學們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受到教育,促進他們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選拔得力的班干部,協助班主任工作
班干部是連接學生和教師的橋梁,一個好的班干部團隊,不僅是班主任的好助手,還能對形成好的班風、學風產生深遠的影響。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榜樣和模范,他們首先要有自律、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起到“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把他們稱為“班主任之左右手”。因此,班主任要謹慎而耐心的培養和選拔班干部,要選舉和培養并重,在班主任的認真培養下,班級的很多工作可以放開手讓班干部去做,鼓勵他們發揮才干,施展創意。班主任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表揚和鼓勵他們的優點,也要指點他們工作方法,同時要嚴格要求他們在工作能力、學習成績、遵守紀律方面的表現。另外,班主任還應該注重培養班干部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要通過班干部的能力和表現,凝聚集體的能量,在班集體中創建正確、向上的氛圍,以此來推進整個班集體工作的有序開展。
六、青春期教育
幫助他們認識青春期身心特點,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向父母請教、向醫生咨詢,從而更好的認識自己,避免愚昧甚至恐懼。引導男女生交往,學習交往禮儀。探討愛情和“早戀”。
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然階段,恰當的教育幫助他們獲得健康的身心體驗,對他們將來的人生道路(包括婚姻)影響重大。
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及時地把這些情況向家長反映。學生表現好,我們讓家長及時地表揚、鼓勵孩子;學生學習較差的,我們讓家長在家多輔導;學生有不良行為習慣,我們讓家長在家多督促孩子改正;學生有不良思想動態,我們更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良策,引導孩子走上正道……只有做到家校溝通,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才會取得成功。
總之,新時期下,班主任應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不斷研究學生管理工作特點,積累經驗,創新方法,真正全面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把班級管理好,把學生教育好,使其在教師的引領下,不僅學到扎實的知識,還學會如何做人。
參考文獻:
[1]白云霞.班級管理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華東師范大學,2013.
[2]章進德.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嘗試.江西教育,2015(12).
[3]魏國良(著)《學校班級教育理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新課程改革50問--〈揚州教育〉特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5]黃濟,勞凱聲,檀傳寶《小學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身份證號碼:4412251973011052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