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師教學思路固化,很少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說非常不利。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應該引起教師們的足夠重視,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有望揭開素質教育嶄新篇章。具體實踐中,學生才是主人翁,教師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更利于學生信息思維的活躍,核心素養的形成。另外,一邊展開情感交流,一邊理解教材內容,學生走向更大成功才會變得異常順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思考
  引言:信息技術是重要課程,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值得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發揮指導的作用,引領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為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貢獻;應該學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他們在特定情境中積極體驗、獨立思考,產生創新意識后,實現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下面,筆者簡單闡述了幾點不同看法,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參考。
  一、要先改變教師觀念
  一名優秀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性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他們的核心素養。另外,不能強制學生完成這樣、那樣的學習任務,以灌輸指導的方式,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做簡單介紹,而是要給學生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變他們的“要我學”為“我要學”,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成為課堂真正主人[1]。信息技術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就是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奠定下的良好基礎。比如,在《獲取完善信息》章節教學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設計任務,讓學生搜索特定的信息,然后歸納相應的搜索方法和技巧,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技術基礎能力。
  二、不斷加深信息認知
  不同的教育機構對信息技術教材結構的認知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幾個方面:一是要素組成觀,即為將教材分為幾個模塊,各組分之間存在著某種密切的聯系與符合某種較強規律性的組織結構;二是體例觀,即為將體例與教材結構畫一個等號,通過類比的方法來完成教材的有效滲透;三是顯隱性結構觀,即為把知識的選擇與組織問題歸為顯性問題,把社會責任與文化背景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歸為隱性問題結構;四是層次結構觀,即為普遍認為教材內容是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的,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地將教材內容分成幾個組分,以此來發展學生們的信息思維,提升信息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另外,要綜合多方面的東西準確理解含義,這樣才能夠讓學習信息課程內容與培養核心素養不沖突,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教材內容與信息技術、程序方面的聯系與緊密關系,這些都是學生們必須要掌握的。
  三、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信息技術是學生實踐中必備的技能,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常常只是指導學生操作程序和步驟,很少為學生創造機會展示個性化學習成果。要想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就要為他們創造充足的空間和時間,指導他們整合語文、政治、外語等學科,制作個性化學習課件,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2]。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選擇語文教材內容讓學生自行設計課件,如《中國建筑的特征》一文,讓學生通過網絡途徑和信息技術,搜索與中國建筑有關的信息資料,將相關特征的文字介紹、圖片視頻展示等收集起來,并制作成課件;課堂中以若干個學生為一學習小組,對其通過資料收集而制作出來的課件進行展示、講解。由于不同的成長背景、學習經歷和性格特征,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審美觀都有所差異,找到的資料也不盡相同,不會出現過于雷同的現象。經過匯總展示、講解之后,學生對我國建筑的特征有了詳細了解,激發了對我國建筑藝術的熱愛之情,同時激發出對設計創造的熱情,有效地提高了創造性能力。
  四、科學設計學科活動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學科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養成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的習慣。比如,在《數據與計算》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程序設計相關知識,引入生活中的簡單案例(如密碼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學習,分析算法中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的特點。教師可設計編程環境,讓學生實踐編程實現“猜密碼”問題,體驗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又如,在《網絡基礎》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老機房構建網絡實驗室,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設計“主機安裝”“組建小型局域網”“網絡故障排查”等主題學習活動,組織學生學習網絡基礎知識,參與主題活動實踐,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分析硬件連接、軟件配置等常見網絡故障,探索解決辦法。教師還可以借助學校各種科技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創意靈感,參與創作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
  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尤其是智慧教室等信息技術設備與學生進行實時教學互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和教學,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也能有針對性地慢慢被培養起來[3]。比如,教學《Excel表格》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一些Excel表格操作方法和技巧的小視頻,通過”智慧教室”的電子屏幕進行展示,在教學視頻中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節,學生通過自己的電腦完成教學視頻中的互動,不僅對Excel表格操作的教學內容印象深刻,提高學生學習Excel表格操作的效果,教師還能通過學生電腦反饋來的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環節。
  結束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傳統的教學目標與當前的教學改革要求不相符,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改革工作落實過程中,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應認清社會發展局勢,了解教學改革新要求,從而做好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工作。在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工作落實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途徑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以此來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參考文獻:
  [1]張艷.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04)89-90.
  [2]闞明.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22-23.
  [3]肖廣德,高丹陽.核心素養——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新選擇[J].現代教育技術,2017(07)194-195.
 ?。ㄎ鞑厝湛t江孜縣江孜高級中學  857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