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政工作的創新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今數字時代,信息網絡、新媒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當代大學生作為多媒體數字時代的受眾群體,網絡時代的迅猛發展,促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也深受影響。在網絡發展的同時,雖然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如何做到思想政治工作順應時代發展,充分把握機遇和挑戰,與時俱進。在此環境下,重視對網絡環境的充分利用。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并不斷的進行創新,為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思政工作;創新對策
就目前來看,網絡發展的迅猛正在超越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對學生傳播、交流、獲取資源都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支持。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網絡的發展也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意識。但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網絡發展在給大學生帶來生活表露的同時,也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一、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網絡對大學生思政工作實施者主導地位的影響
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傳統模式下大學生接受知識的獲取量大幅度下降,而學生對于網絡使用的意識逐漸提高,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執行者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由于知識儲備量的缺乏,加之思想政治工作者想法陳舊觀念落后,不懂得利用網絡進行相互配合,使得他們在主導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工作的地位,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權威性逐漸弱化。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摒棄之前陳舊落后的觀念,不斷學習。學會利用網絡的便捷,增加知識儲備量,揚長避短。以此來提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能力。不斷提高付大學生思想成長的引導能力,激發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者應有的熱情。開拓網絡對于思政工作教育者相互配合工作的新局面[1]。
?。ǘ┧枷胝谓逃绞铰浜?
傳統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教模式一般是“灌輸式”。通過座談會、課堂授課等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灌輸。將思想道德體系觀念等其他信息灌輸到大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而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這種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嚴重落后,無法順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傳統模式下,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教育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當今網絡發展開放的環境中,大學生獲取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不再過多地依靠教育者。只要有通訊工具,例如電腦、手機。學生隨時都能夠了解國內外的信息。打破了學生對于老師的依附心理。而過去那些必須面對面接受教育的方式,其影響力也大大降低。如何順應現代在網絡環境影響下的教育模式,高校學生思政工作教育者的工作方式必須做出改變。
(三)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影響
由于當前網絡資源的海量性,網絡上傳播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了巨大沖擊,由于網絡的不可控性,傳播速度快。我們無法對學生獲取的信息資源進行監督。一些不良信息的侵入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很多消極負面的影響。而這些不健康的思想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多阻礙。就目前形式而言,高校已經深刻認識到了網絡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因為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還是滯后于網絡的發展。因此在教育上取得的成果還是不盡人意[2]。
二、網絡環境下必須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ㄒ唬┚W絡為思政工作提供便利
我們都知道,掌握和運用大量的正確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網絡的發展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很多與思想政治有關的信息都可以直接從網絡獲取。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針對性的篩選符合當前狀況的最新資料。同時,受傳統教育模式限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孤陋寡聞,對問題認知不全面的現象也可以得到完善。
(二)網絡發展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方式
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能夠有效的進行資源整合??梢岳镁W絡聊天、電子郵箱等網絡形式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交流。對大學生思政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答疑和思想交流。這些開放式的信息處理方式,能夠有效的結合教育工作者和網絡的有機結合。極大程度的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3]。
三、網絡環境下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一)營造網絡環境下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網絡發展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的影響是兩面性的。我們不能對不良信息做到有效的隔離。但可以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把這些負面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為了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綠色”的網絡空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大力營積極健康的網絡氛圍。
?。ǘ┘訌娞嵘枷胝喂ぷ髡叩乃仞B
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經深刻認識到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影響。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和素養,從網絡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順應時代的需求,針對性的開展各項工作。只有積極的走進網絡,努力學習網絡知識,取長補短。才能發現大學生遇到的思想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4]。
?。ㄈ┧枷胝谓逃咭晟苿撔鹿ぷ鞣绞?
網絡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不但突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諸多限制,還將網絡獲取的信息與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有效的結合起來。對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變革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們不能裹足不前。在現有的教育模式下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交流是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設立論壇、微博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各抒己見。從而發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引導作用[5]。
結束語:
就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來說。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雖然它給學生帶來了方便,但對思想政治工作產生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契機的時代下,我們要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同時,也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將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劉轅,林英濤.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9):86-87+118.
[2]楊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1):32-33.
[3]徐孜.“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政工作創新初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6):67-68.
[4]許祥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發展分析——評《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8(12):121.
?。ㄟ|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