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教學心理在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研究”中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有效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兩者間的相互作用,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教師需要恰當地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而課堂教學活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如何通過師生的教學心理來組織有效教學呢?本文就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初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37
一、課前用心準備,做到有效備課
心理學認為,在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會影響人們繼續交往的意愿。課堂教學環境是一個特定的人際交往環境,學生對某一門課的學習興趣,與教授這門課的教師的形象、氣質及其對學生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喜歡哪門課,往往是從喜歡教師開始。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我們反對備課一味照抄教案,應付檢查,這樣的教案是“死”的,這樣的備課也是無效的。要樹立正確的備課意識,備課時始終要提醒自己:要備能用的課,“備課”“上課”不能脫離;要備有利于教的課。同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備有利于學的課,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備課時,一定要深入鉆研課標、教材、學生,特別是鉆透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設計好教法和學法,然后再參照名師教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實踐之后進行反思,調整教學策略。
二、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的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边@一精辟見解強調了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素質教育呼喚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尊重、信任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把他們看作是在人格上與我們平等、獨立的個體,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并演出,選擇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1. 民主平等
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大力倡導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民主平等的意識,學會尊重、信任他人;學會溝通、與他人交往。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絕不是教師居高臨下,我講你聽、我管你服從的關系,而應該是平等的關系。
2. 和諧融洽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焙椭C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都喜歡上自己喜愛或崇拜的教師的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在課間盡量創造條件,與學生進行接觸,如與學生談心,與學生游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自己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
3. 學會“換位思考”
所謂“換位思考”,即“將心比心”。教學雙方,由于生活閱歷、思想認識及所處角度、位置不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有較大差異,因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接受能力也有較大懸殊,這經常成為教學過程中師生正常交流的障礙。所以,語文教學互動必須消解交流障礙,學會“換位思考”。
三、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是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進行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動態關系,是一種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型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互動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如在學生學習疲憊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角色扮演的互動活動,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以放松學生的心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作為語文教師,上好語文課至關重要,可筆者認為情感是課堂教學的法寶,沒有情感的教學是平淡乏味、游離文本的。在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憾學生的依然是情。所以課堂應是充滿愛意、詩意和情意的,是創意的課堂。而這也離不開類似于“請選擇你喜歡的……”“請說出你自己的……”“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試試,再試一試”“相信你,你能行”等新用語。這些語言充滿愛意與關懷,平等和尊重,期待與鼓勵。試問這樣的課堂,你喜歡嗎?
四、愉悅學習,有效作業
有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往往采用題海戰術,作業不加選擇,一股腦地拋給學生,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也給自己增加了批改的工作量。同樣是作業,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做,學生就能自主地完成,作業的效果、鞏固的程度自然也與強制作業截然不同?,F在在我們班學生的作業中,已看不到“組詞”代之以“找朋友”,“形近字組詞”代之以“火眼金睛”,也看不到連線題,美其名曰“拉拉手”或“最佳搭檔”,“擴寫句子”叫做“拉拉句子橡皮筋”,“歸類”成了“緊急集合”,“改錯”變成了一只身穿白大褂的啄木鳥。對于“積累好詞佳句”的作業,筆者則這樣“包裝”設計語:小朋友,你發現了嗎?課文中有不少生動形象的詞句,快把它們“夾”到你的“菜碟”中吧!新穎別致的語言洋溢著童真,流淌著溫馨,一改以往標準化的冷面孔,使做作業成了極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敝v課時,常常給學生恰到好處的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這都使學生倍受鼓舞;有時沉悶的課堂會使學生產生壓抑感,如果教師適時講一個小笑話,則會使學生開懷大笑,立即興奮起來,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習個體作用,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持久濃厚的興趣。有效教學的策略是教師正確育人觀、教學觀的體現,也是教師教學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內在素質的綜合體現。有效教學應該成為教師不斷探索、研究的永恒課題。因此,我們應對它執著追求與深入探討,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不斷反思,教學的有效性將會不斷提高。課堂才會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茨厦裆袑W 232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