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物聯網云平臺的電廠廢氣在線監測系統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從電廠的生產實際出發,采用低功耗的STM32為核心處理器。通過信號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完成數據的采集和傳輸,并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在云平臺查詢數據,為電廠和環保部門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STM32;信號采集;信號處理;無線通信;物聯網技術
  1 緒論
  火電廠在發電過程中,煤的燃燒會產生SO2,NOx等有害氣體,這些氣體的排放參數如果不加監測和控制,會成為大氣污染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類氣體的大量排放也會對土壤、水源和田地等造成較大的威脅。[1]因此實時準確的監測電廠廢氣的排放指標就顯得尤為重要。[2]
  從煤電企業的生產實際出發,通過結合物聯網技術、測控技術、嵌入式系統控制、傳感器等關鍵技術,對基于物聯網云平臺的電廠廢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進行研究。[3]對電廠的廢氣排放進行多參數、多節點的監測,突破了傳統監測系統監測參數較少、網關節點較單一、實時性較差、數據利用率低、信息發布平臺維護成本較高、監測過程繁雜等問題。
  2 硬件設計研究
  系統的硬件設計采用STM32為主要控制模塊。核心處理器采用嵌入式編程的方式完成氣體傳感器信號的采集,從硬件和軟件設計方面均采用相應的措施,確保實現終端的低功耗。數據采集終端采用PM2.5、PM10和SO2傳感器測量排放氣體數據及位置監測。測量數據需要備份,一份用于存儲,一份用于上傳至云平臺。根據電廠排放數據監測的實際需求,設置采集節點和匯聚節點,采集節點完成各個采集終端氣體數據的采集,由信號處理電路進行AD轉換、濾波等處理過程,通過SIM900完成被測數據的短距離傳送。匯聚節點可以看作采集節點的父級節點,由信號處理模塊,無線通信模塊組成,無線通信模塊是電廠廢氣傳輸的關鍵部分,要做到采用的模塊功耗盡可能低,同時也要考慮滿足電廠監測系統的各項功能。
  節點之間的通信采用nRF24L01單片射頻收發器件,它工作于2.4GHz~2.5GHz ISM頻段。內置頻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體振蕩器、調制器等功能模塊,并融合了增強型ShockBurst技術,其中輸出功率和通信頻道可通過程序進行配置。nRF24L01功耗低,在以-6 dBm的功率發射時,工作電流只有9mA;接收時,工作電流只有12.3mA。在數據傳輸方面實現相對WiFi距離更遠。
  考慮到電廠的實際位置等因素,匯聚節點主要利用4G通信傳輸模塊完成數據的傳送。這是匯聚節點與采集節點在數據傳輸方式上的主要區別。
  3 軟件設計研究
  數據包經廣域通信模塊直接或間接發送到物聯網云平臺存儲與發布,Linux系統云服務器對數據進行儲存和處理,用web app訪問云平臺數據,實現氣體數據信息查詢。從技術架構上看,物聯網中的感知層由各種傳感器以及傳感器網關構成,其中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攝像頭、GPS等感知終端。感知層起的作用相當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它是物聯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網絡層由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相當于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組織和其他系統)的接口,它與電廠及環保部門的需求相結合,設計上位機軟件,設計人性化界面,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圖形化的顯示和分析,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為電廠及環境監管部門提供準確科學的數據,并可根據需要進行功能擴展。
  4 結語
  該系統將物聯網技術與測控技術應用于廢氣監測系統,實現了電廠廢氣的有效監控。以STM32為核心處理單元,采用嵌入式方式進行編程,通過氣體傳感器、AD轉換模塊完成NOx、SO2等數據的采集,通過信號處理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定位模塊實現數據的處理和傳輸,并在處理器中對數據進行備份,分別用于顯示存儲和發送至云平臺,自行設計上位機軟件實現數據的遠程獲取、分析與處理。系統采用了低功耗芯片及模塊,延長了系統的使用周期。不易發生故障;維護量較小,能夠提供完全的在線操作及實時監測,滿足現代數字化電廠的要求。該系統不僅適用于電廠廢氣監測,還能擴展到其他應用領域的監測系統中。
  參考文獻:
  [1]王金雷.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在某火電廠的應用[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264.
  [2]朱永波.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在熱電廠的應用分析[J].煉油與化工,2017,28(1):56-58.
  [3]宋亞奇,周國亮,朱永利.云平臺下輸變電設備狀態監測大數據存儲優化與并行處理[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3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1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