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多媒體作為新型教育手段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教學中,其具有趣味性、廣泛性、直觀性、實用性以及靈活性等特點,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瘜W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甚廣。將多媒體技術手段應用到初中化學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展現出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對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的分析及探究,并做出相應總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化學;應用
  引言:眾所周知,初中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化學內容的專業性很強,使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傳統的化學教育方式太過單一,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灌輸化學知識,對固定的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長期以來,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思想上受到了一定限制,這就造成了能熟記化學知識卻不會應用的現象。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理念,充分挖掘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初中化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識活動由感性向理性的飛躍,可以視聽結合,生動活潑地表現抽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能將靜態事物動態化,能將跨越時空的事物、不易實現的實驗進行信息加工,在屏幕上實施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年代拉近,動靜結合,圖文并茂,能激發學生興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素質教育和突出個性教育的重要途徑,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善了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在學習內容、方式上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實踐證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優化的學校教育信息資源環境,對于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個性是不可或缺的。
  二、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高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才能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進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在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在內容上利用大量色彩鮮明、生動逼真的畫面將化學世界適時、動態地展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分子、原子的教學中,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分子、原子需要學生想象,在傳統教學中僅靠教師一張嘴,學生一雙耳,教學效果較差,很多學生在這一章的學習中表現出信心不足,興趣低下,這一章就成了學生學習化學的分水嶺,學習成績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此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分子、原子展示出來,立體、動畫的設計突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同時圖、文、聲等信息的綜合,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學習,促進空間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表象,突破這一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大大地激發和鞏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以來,學生能夠在興趣中學習化學知識,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同時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ǘ胄抡n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新課的導入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化學教師在導入新課時能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烘托課堂的氣氛,則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引發學習動機。例如,在學習探究碳的單質相關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實物投影,把部分精心組合的晶體圖片展示在屏幕上,然后再展示通過計算機制作的晶體微觀結構三維動化模型,學生在欣賞這些精彩的晶體圖片的同時,對金剛石和石墨結構的不同也產生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引入新課,從而增強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三)豐富教學資源,節省課堂時間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復習課容量大是眾所周知的,傳統課堂上要進行師生雙邊活動,往往會變成“腳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的尷尬局面。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重要的知識點、精選的例題、設計的提問等制成課件;對學生練習的評講,可以在多媒體展示臺上直接展示和批改,這樣可以縮短教師板書、學生演板的時間,通過教學信息的課堂反饋與矯正,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營造課堂氣氛,增強實驗效果
  初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盡管教師和學生事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往往因為實驗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因素比如燈光、風吹、氣溫高或低等的影響而造成實驗現象不明顯或不易觀察,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此時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不僅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而且可反復播放,給學生加深印象。例如,在講授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時,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裝置較復雜,且實驗中不易反映出由于操作不當造成的后果,我就應用了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我在此課件中還增加了先加熱后通入一氧化碳、實驗結束時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熱所造成的后果的動畫內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師在講桌上進行演示實驗,坐在教室后排的學生由于距離較遠,往往看不到或看不清實驗現象,如果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實驗裝置移到投影儀上去做該實驗,通過投影儀把實驗過程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整個反應過程則一目了然,后排學生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結束語:綜上所述,多媒體作為新型的教學手段,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可以增添課堂趣味性,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展現出來,方便了學生的掌握和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成.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26):94-95.
  [2]金玉奎.淺析多媒體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整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
  [3]宋國艷.利用多媒體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8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