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幼兒教育中開展游戲教學的具體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將游戲化教學思想融入啟蒙教育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極大的研究價值。幼兒教師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使用具體措施優化游戲教學,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沿著正確方向實現個性發展,最終成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優秀的人。幼兒教育中提高游戲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付出更多努力,想方設法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并且,要整合一切有利的資源,給幼兒參與游戲創造機會,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本文主要對幼兒教育游戲教學的具體措施進行了簡要總結。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學;具體措施;總結分析;研究
引言:幼兒教育是建筑基礎,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幼兒教師身上肩負著偉大的教書育人使命,如何以特色的教學方式,挖掘孩子的內在潛能,構建全新的活動模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最終目的,這值得我們深入的探究及思考。游戲屬于一類輔助工具,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打造優質的互動平臺,讓幼兒們參與游戲,快樂學習,能夠改善師生不和諧的關系,可以煥發課堂的生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投入精力研究游戲教學的具體措施,來滿足幼兒的個體需求,為啟蒙教育事業長遠規劃進程的持續加快做出應有貢獻。
一、區域活動的游戲化
區域活動游戲化,鼓勵幼兒做主人,是幼兒教育教學工作順勢走向更大成功的關鍵,尋找合適時機,深化生本思想,即將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應當引導著孩子自己創設活動的區域,親自參與規則制定和標記制定,把游戲教學慢慢變成兒童自己的事情。確保幼兒游戲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教師還要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配合個性的教學手段,啟發孩子思維的創新力,擴大他們的想象空間。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進而體現區域活動的組織價值[1]。如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奶奶的針掉了怎么辦?”從而引出探索活動《磁鐵的秘密》,在探索區投放相應的操作材料,如各種形狀的磁鐵、回形針、積木、泡沫、塑料塊、玻璃珠等讓幼兒自由探索,了解磁鐵的特性,知道磁鐵的本領,提高了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愉悅。在區域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還要注重觀察幼兒的活動行為、活動內容,從中把握時機,幫助幼兒延伸游戲的氛圍,促使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多種體驗。如將制作區制作的物品帶到語言區、建構區開展相應的活動,有效地提高活動材料的實效性,幼兒也逐步發現自己所制作的玩具的不同作用。發展了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培養鍛煉了他們的小主人意識,使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二、動手操作的游戲化
手工游戲必須依靠兒童自己動手完成,如“剪紙”、“捏彩泥”、“串珠子”等游戲,兒童在游戲中,需要收、放、捏、搓、揉、穿等動作才能做出生動有趣的物體和圖案。可以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做到手腦一致[2]。兒童天性就活潑好動,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進行游戲活動,自己動手去創作一些玩具和圖案。例如拼火柴活動,教師可以在講解后首先在黑板上示范拼出幾種不同的圖案,然后讓兒童自主練習,兒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拼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從簡單到復雜,并將成果展示給其他兒童,這樣對兒童操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三、語文課程的游戲化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幼兒的學習能力有限,很難迅速掌握教師所教的知識,降低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一些課文和童話故事中的角色,讓幼兒模擬這些作品中的角色,并生動形象的表演出來,練習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提高幼兒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如《孔融讓梨》的故事,幼兒在角色的扮演過程中,體會到謙讓,懂得分享,滿足幼兒求知欲的同時也讓其感到愉悅與成就感。
四、體育指導的游戲化
由于幼兒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的分配也差,較容易沖動、模仿能力強而抽象思維能力弱等特點,在組織教法上要以直觀、形象的方法為主,通過示范、圖畫及生動的講解,告知游戲的方法、要求、規則等,讓他們知道只有在體育游戲的規則中做,才是合理的;同時在游戲中,對他們好的表現要及時表揚,對差的要及時給與糾正,啟發他們的思維,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與此同時,由于幼兒控制力差,注意力的分配也差,較容易沖動,在選擇體育游戲時,盡量選用徒手游戲,少安排器械游戲(也可以用一些替代品,如絲綢、紙棒、手巾等),盡量避免發生傷害事故。在體育游戲的具體實施中,要在形式、環境、內容等方面下功夫,即要根據不同的環境,設計出形式多樣(尤其是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內容豐富的體育游戲,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參與到體育游戲中來,讓他們感受到體育游戲的快樂。
五、生活教學的游戲化
組織游戲活動中,教師應把握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滲透,可引入反映生活現實的活動,體現游戲主體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新穎性,并可令孩子們通過游戲活動豐富生活經驗,消化吸收所學知識[3]。如為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精神,可講授兩只小羊一同過河,由于互不謙讓最終雙雙掉進河里的故事。而后可組織搬家的游戲,通過不同小組搬著積木過橋的競技比賽,令學生明確,如果在獨木橋上雙方互不相讓,最終將無法完成搬家,還會掉下獨木橋。幼兒在教師細心引導下改變搬家的戰術,明確了協同合作的必要性,最終成功的完成了搬家。通過該類充滿生活性的游戲活動,令幼兒掌握了教學內容,并豐富了經驗,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將更好的和睦相處、共同配合,實現共進提升。
結語:
孩子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因此,一定要打牢幼兒教育的基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開展游戲教學,可以實現寓教于樂目標。當然,目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幼兒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對于游戲教學的研究,使游戲能真正屬于孩子,使游戲教學的價值得到最有效的發揮。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結果,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王玉宏.在游戲中建構幼兒的數學教育[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21):229.
[2]張秀麗.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是提高幼兒教育水平的有效形式[J].學周刊,2016(20):254-255.
[3]張曉雁.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分析[J].學周刊,2016(25):3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