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積極心理學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語文知識積累,語文素養提升,語文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方法顯得格外重要,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促進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
積極心理學是與消極心理學相對的一個概念,起源于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是以賽里格曼·謝爾頓和勞拉·金為代表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以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人格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為內容,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因其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對人的各種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進行研究,對于課堂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運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初中語文課堂作為學生初中階段語文能力提升的主陣地,有必要在語文課堂上運用積極心理學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以期在輕松愉悅,主動樂觀的氛圍中培養學生語文能力。
一、以積極心理學理念促進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小組建設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式,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初中語文課堂上也是諸多教師首選的教學方式,然而,出于對教學效果的考慮,一定要避免單純為了追求這種教學方式而進行小組合作,比如要避免簡單的以座位臨時分組,以“排”或者“列”分組,以性別分組等。為真正實現小組合作的教學效果,可運用積極心理學促進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小組的建設。
一是依據學生積極心理,也就是積極心理學中所說的積極品質進行分組。即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語文知識水平,認知水平等進行分組。在小組分配時考慮到每一組、較好、中等、較差水平學生的平均搭配,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小組內部形成有人引導,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局面。以七年級語文課堂新授課《春》為例,為實現小組合作的良好效果,教師可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生情況,在課前依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把對散文題材熟悉、或朗誦方面有特長、接受能力較快、預習較踏實等類型的同學,分在不同小組,再利用積極的組織系統原理,適當考慮男女生搭配,有效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是通過為合作小組取名,商定小組口號等方式,加強學習小組凝聚力,打造高效課堂。合作小組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雖然具有臨時性、變動性,但其凝聚力依然十分重要。從積極的組織系統角度出發,讓共同的小組名字、口號將小組成員緊密聯系起來進而提高團隊意識,提升其共同的榮辱感。這種方式正式利用積極心理學中的關于積極情感體驗的袁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滿樂觀、信心和希望等積極感情。
二、以積極心理學為依托豐富小組學習形式
初中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借助這種氛圍,可豐富小組學習形式。
?。ㄒ唬┬〗M合作競賽學習。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快樂的?!毙〗M競賽式學習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心理疲勞。競賽式教學法可以設計整節課或幾節課,提前公布大量題目,給學生準備時間??刹捎糜螒蛸?、問答賽、搶答賽,也可運用多種形式交叉的方式,采取有獎競賽、團體競賽等。讓學生熱情高漲,體驗積極情感。
?。ǘ┬〗M合作討論學習。初中語文需要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
閱讀理解能力,而小組討論能夠在學生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初中語文習作課上,可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組織小組合作討論。比如對于“我第一次……”的半命題作文,講評時,可首先朗誦范文,之后組織學生按照首先討論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其次結合精彩段落或語句進行評析,最后品析對自己最有觸動的字詞句這三個層次進行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跟根據個人經驗參與討論,有話說,有思考,有所得。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評價語言,引導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小組合作的討論學習轉化為學生更進一步的內在動力。
?。ㄈ┬〗M合作展演式學習。小組合作展演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語文課堂中經常采用的教學手段,因其參與性強,靈活性強備受師生歡迎。這一環節,作為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的成果展示環節,既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檢查各小組的合作互助情況。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突發事件的處理,要注重課堂資源的生成,適時發揮積極心理學的作用,把課堂作為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初中語文課堂,植根于形象的語言文字之中,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積極心理學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更能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素蘭,李景龍.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大瓶頸.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
[2]朱向陽.課堂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7
[3]陳大偉.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