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數學是義務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1]。小學數學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教師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課堂內容,教學模式以及學生情趣方面去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小學生逐漸發展思考和探究能力,為以后學習做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方式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意義
  (一)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
  小學數學教育便于開發學生智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的同時,也為學生以后的其他學科學習打下基礎[2]。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幫助小學生在對周圍事物認知上以及世界觀的認知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們會在遇到難題時進行冷靜思考,去尋找有效答案。例如一條小狗有一張嘴、兩只耳朵、四條腿,教師提問學生兩條小狗有幾張嘴、幾只耳朵幾條腿時,學生會進行思考:小狗的數量增加了,那么它的嘴巴、耳朵以及腿也會相應增加,所以應該是兩條小狗有兩張嘴,2×2只耳朵,2×4條腿,通過這種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學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ǘ崿F生活價值
  小學生數學教學目的是能讓學生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在面對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時,利用思維思考,去解決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限制,其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有意識的對他們進行培養,能逐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并慢慢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遇到生活中難題時,得到有利解決。例如:學校共有200名學生參加春游,一輛汽車上能做40人,共需要幾輛車。學生在通過實際參與過程中,會進行合理規劃計算,通過這個過程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ㄒ唬┡囵B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思考
  思考是需要學生認真投入當中的一項活動,學生如果缺少相應的興趣和樂趣,思考會變成負擔,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抵觸心理[3]。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傳統教學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善于利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模式建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有較高的激情投入到學習中,并對如何解決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對計算器的運用之后,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給學生創設去超市買物品付款時的情境。如果去超市買了一包糖果需要5元錢,買了3盒的花,需要付多少錢。學生們會通過教師設置的情境,把自己帶到超市中去,并利用計算器算出5×3=15元。像這種結合實際生活的情境是學生經常遇到的情況,所以他們會對這樣的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學生通過此種方式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其內心會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會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習中去,并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ǘ┣擅钤O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如果能夠主動的提出問題,就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是一味的被動接受,不是機械式的學習,提出問題的學生是能主動去思考,有思想的去獲取知識[4]。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巧妙設計問題,利用問題去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兩者的驅使下,對數學中的奧妙進行主動探索。例如:在“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學習當中,教師在進行簡單的講解之后,可以通過設置巧妙的問題,去激發學生對長方形與正方形認知上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兩種形體的共性以及不同之處,學生會說出兩者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相等。不同之處在于正方形四邊相等,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結論。學生在利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測量兩者的特點的同時,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些疑問,這時候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積極發言,說出心中疑問并對此進行思考。比如有的學生說可以不借用尺子量,以對折的方式就能知道他們的特點等等。學生們積極發言,在這樣自由快樂的氣氛中,學生能從各種角度去思考問題,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對新的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巧妙設計問題,在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對學生的興趣也起到了培養作用,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性,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能力。
 ?。ㄈ┵p識學生,讓學生喜歡思考
  適當的表揚能促使學生更好的進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小學生來說,因其在年齡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特點,他們會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5]。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做出正面評價,給予學生鼓勵、表揚、尊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思考方面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能以更好的熱情和激情去主動學習,并且自信心的建立對學生未來的成長也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摒棄掉傳統“以分數定優劣”的觀念,關注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把他們的學習態度、每一次進步、思考問題方式等等都納入評價范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分層評價。在合理、客觀的前提下對學生多做鼓勵,多予以表揚,多去贊美,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定自己對數學上的成就,從而愛上數學,愛上思考。例如在剛才舉例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的課程中,因每個學生天賦不同,以及第一次接觸的新課程等因素,學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疑問,當教師發現學生有疑問時,要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引導學生去質疑問題,去思考問題。另外對于表示不借助尺子也可以找出兩者特點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經驗去思考問題,在這樣民主、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的習慣。
  總結: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引導和培養,利用各種教學模式,借助各種教學材料為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條件提供有力基礎,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中,質疑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志祥.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吳寧. 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梅世嶺.淺談小學數學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134-135.
  [4]李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淺談[J].中華少年,2017(19):160.
  [5]朱一暢. 小學高年級數學“數與代數”課堂練習設計現狀及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