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職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往往以精辟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中職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是指中職生對古詩詞的內容、形式、風格的鑒別與欣賞的能力,是中職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和人文修養水平的綜合反映。本文談談提高中職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生;古詩詞鑒賞;方法與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職教育課程的種類與數目也在不斷增加,有很多中職學校比較注重中國古代文學,將古詩詞鑒賞與古代文學作品,加入到教育課程里。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往往以精辟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罢b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方法與策略
古詩詞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一直是中職語文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之所以不斷探索,就是想要有效地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古詩詞的情感,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詩詞的韻味和魅力、自覺養成閱讀古詩詞的習慣、自覺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要重視以下六點。
1.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一般來說,在鑒賞古詩詞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朗讀和背誦放在所有環節的中心位置上來,用讀來帶動并加深領悟,逐步形成語感。當然語感的形成則需要一定的背誦量作為前提。因此,我們就在平時上課時就要注重對學生朗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
2.通過“查”走近詩詞?!安椤本褪欠攀肿寣W生查找信息,利用網絡和學校圖書館收集信息,通過查找有關詩詞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讓學生自己制作簡單的PPT圖片,在課堂上相互展示、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弄清詩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了解與作品內容相關的文化常識。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有助于學生對作品進行準確的解讀。因為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如南朝多寫男女相思,唐末多憫農憐農,南宋多抒發愛國情懷,宋明多注重忠義等。同時,因為在同一社會背景下個人境遇的不同,詩人、詞人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如李白的大氣豪放、杜甫的沉雄頓挫等。
3.通過“讀”貼近詩詞。古人說得好,“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好詩不厭百回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彪x開了讀,就體會不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就品味不到詩詞的意境,只有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達到能背誦的程度,才能真切地體味詩人的情感。當然,誦讀是一門藝術,需要掌握一些朗誦技巧,教師在課堂上要適時給學生以指導,教給學生諸如停頓、重音、節奏、語調等一些朗讀的方法。同時采用多種誦讀形式,如范讀、齊讀、自由讀、比賽讀、配樂讀、表演讀、舉辦詩詞朗誦會等,以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和提高學生讀的水平。
4.通過“品”親近詩詞。“品”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綠”字從視覺角度寫出了江南的一片綠色,突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喜愛。王安石先后用“到”“過”“入’“滿”,皆覺缺乏詩意。詩人想用一個動詞來表現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形容詞,將形容詞作動詞用?!熬G”不僅表明顏色,還有“吹綠了”的意思 ,將春風擬人化,更增添了動態美。又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5.通過“悟”親近詩詞?!拔颉本褪且I悟作者如何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達感情。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夸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作者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把柳樹比作一個裊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出對春天生命力的贊美。
6.通過“想”走進詩詞?!跋搿本褪且龑W生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詩中所寫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著茫茫白雪,一個穿著蓑衣、戴著笠帽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這是一幅多么生動的寒江獨釣圖!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這幅寒江獨釣圖,通過想象,讓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也可以讓學生課后根據詩作畫。畫面在腦海中不斷呈現的過程,就是一種深切感悟的過程,如果落實到以詩作畫的創造性過程,則是對詩詞理解的升華過程。
眾所周知,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學習,無非是熟讀、吟誦、背默,重要的是理解、記憶,然后能夠在發表自己看法,也只有達到一定的上水平才能夠談的上鑒賞,最后能陶冶性靈變化氣質達到最高境界。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仍需把功夫做到平時,借助于我們的課堂,多培養想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而后逐漸提高其能力。
二、結束語: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都有著誘人的魅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通過課堂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能力和鑒賞古詩詞的能力。讓中職生見到古詩詞,不是恐懼,而是用美的眼光去欣賞它,那學生的水平就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我們的中職語文教學也會出現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嚴維民.古詩賞析題常見失誤與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2013,(123) .
[2]沈文玉. 關于強化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D]. 語數外學習. 2015(109)
[3]王曉波. 建構有質量的古詩詞教學課堂[J]. 創新時代,2014(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