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校園,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神圣、甚至被認為是文明殿堂的象征。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卻屢屢發生,給我們可愛、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心理陰影。如何培養學生素質修養?如何教育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如何教育學生關鍵時刻嚴守道德底線、做到自學尊法、守法?所以,如何加強法治教育建立安全的責任追究制度?制作是目前教育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中小學生 校園暴力 預防措施 保護
目前,發生在校園學生之間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屢見不鮮,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有效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維護和確保學校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保障教育教學的正常運行,結合我校實際,現提出如下一些指導意見。
一、學校定期開展有效的專題教育
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學校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由于目前的應試教育比較嚴重,在學校“重智輕德”的應試教育已經占到主導地位,學校迫于升學壓力,長時間重視教學工作,卻忽略了學生德育工作,學校忙于抓教學工作,教師忙于抓學生成績,無暇顧及對學生思想存在問題進行轉化,2002年洛陽市新安縣五頭初中發生一起學生暴力事件,事件的起因很簡單,被害人劉某向孫某要錢,不給還威脅孫某,孫某不情愿但又害怕就把錢給了劉某,第二次孫某又被劉某堵起來要錢,而且用同樣的方法威脅孫某,這時候徹底激怒了孫某,幾乎被逼發狂的孫某想都沒想掏出了事先準備好的一把刀了,直接捅到劉某肚子上,劉某當場倒地,結合以上典型案件,1、學校應當集中開展、預防學生暴力的專題教育講座,也可以請知名專家親臨現場給大家講座,讓大家學會自救。2、學??梢砸浴靶@學生的欺凌和暴力”為主題通過國旗下發言,通過這個平臺向學生講述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到底在多大?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生之間惡語、或者網絡性攻擊語言,還有侮辱造成嚴重傷害,都會造成他人的身心健康,同時還違反《中小學生守則》,非常嚴重的還構成犯罪。所以同學們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共同來進步。3、通過主題班會給學生教育,每班每周都有一節主題班會,學??梢酝ㄟ^主題班會讓學生深入開展討論,我們每個人如果遇到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應該如何應對?最后,老師給大家做正確的引導方法。4、通過校信通:學校可以通過校信通方式給教長做好宣傳教育。
二、學校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每個學校的校情,學校每個月要對學生進行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教育,教育方式多樣化,主要對學生進行突發事件的處理,學生學會自救、互救常識教育,例如:遇到緊急電話及時撥打求救電話(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識的教育。2、學校應建立健全領導值班制度,要加強學校教育、各種教學活動的管理,以便保證學校的各項教學秩序正常進行,3、加強對教師的師德教育培養,讓教師們樹立敬業愛學生思想,老師能隨時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4、完善學校工作制度,學校應當制定校園欺凌和處理制度,并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理方案,明確值班教師的崗位職責,定期請公安人員到校開展法制教育。5、學校專門設置心理健康咨詢室,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工作,對心理極端的學生,咨詢室老師應當及時關心學生心理變化,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校園中小學生學生的必修課。
三、讓學生認識到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危害性
所謂校園欺凌和暴力主要指在校園內、放學途中,主要有老師、學生之間濫用語言、網絡器械,對師生生理、師生心理和名譽財產等,還表現為口語驚恐、學生之間辱罵、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或者被故意侵犯身體、陷害乃至毆打、和勒索等形式,實施達到某種程度侵害,就可成為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
校園欺凌和暴力角色主要分為:①施暴者:參與暴力事件的同學,通常還會帶領其他同學參與斗毆事件。②受害者:受到欺凌和暴力的同學。③觀望著:觀看斗毆的一部分同學,有時還會參與其中。④老師和家長:主要指老師和參與暴力的學生家長。在校園中發生暴力事件,不外呼以上這四個角色,如何及時制止校園暴力事件,須從四方面入手,并能積極調動以上四股力量。
(1)首先,施暴者同學并不是壞到一無是處、十惡不赦,這些同學缺乏的是如何正確的引導和必要的約束。學校加強對學生引導,給學生分析暴力帶來的傷害和后果。
?。?)欺凌和暴力的孩子漸漸缺乏反抗的勇氣,被欺負過一次就會變得很孤立,不愿與老師同學們講,時間長心理嚴重缺乏溝通和疏導,就會有過激的想法,就會有和惡勢力抗爭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這樣機會惡性暴力事件爆發,要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老師必須第一試講掌握學生心理變化,不要忽略學生變化的每一個小細節,當老師遇到學生情況有變化時,及時分析學生的心理變化,必要時聯系家長家校一塊開導學生。
?。?)有部分同學箴默不語,這無疑就是對暴力者默默支持,還有部分同學因膽小怕惹事,為了自我保護且不敢吭聲,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抱著事不管緊高高掛起的態度,只圍觀不說話,而且看著暴力事件發生,更不會上前制止,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平時要培養學生正義的道德準則,并能用正義保護弱小,更不做施暴者默許的幫手。
四、學生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中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各方面都都還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社會、家長和老師們不可能時時擁護著我們,中小學生只有自己學會用有效防范來保護自己,才不會被傷害,所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至關重要。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者是老師;學生在學校住校不要帶過多的錢物;當受到暴力侵害時,要立即采取靈活應急措施,千萬不能在遇到沖突時用刺激性語言來刺激對方,以減少被侵害的程度,維持好情緒,事后立即報案。
2、提高自己社會交往能力。有些同學之所以遇到暴力事件,因為交了一些社會上行為不端的流浪青年, 這些交友渠道一般來自于:網絡交友,或者朋友介紹,或者網戀、私自自己去見網友等,針對這種情況,要與朋友或者同學結伴同行,不要單獨行動,以免發生意外。
3、養成謹言慎行的好習慣。學生在生活中,不要用惡語來傷害別人,在學校要著裝得體,不要在學校化妝,不要過分暴漏自己、張揚自己;更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及現金,當與他人發生矛盾或者沖突時,一定要盡量用緩和的語言和手段加以處理,必要時求助于他人。
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暴力事件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發生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有全社會、各個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行動起來,大的說從國家、社會、學校、各個家庭等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方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共同為學生創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李春雷.校園傷害案件及防空對策的實證分析與比較研究 [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0(6):48.
(2)張歇杰.中國弱勢群體研究[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5:113.
(3)陳榮武.校園外來暴力與安全空間[J].當代青年研究,2010(7):14.
?。?)吳武典.校園暴力行為的防治與輔導[J].現代教育,199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