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學生習作指導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寫作是語文的綜合應用過程,抓好習作指導這一環節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新課標就有這樣的表述:“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因而,在習作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應該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培養兒童作文動機;讓學生運用小練筆為習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將作文和生活相結合;改變作文評語形式,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關鍵詞:小學習作;生活體驗;探究發現;評改藝術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海島寄宿小學,作為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他們的知識面狹窄,習作材料匱乏,無話可說的現象尤為突出。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題材單一、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古語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須有“源頭活水來”。
  一、觀察生活,培養思維能力
  觀察是認識的源頭、寫作的起點,我們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心去觀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這就需要對學生思維方面進行訓練,學生只有在思維中獲取到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寫出精美的文章。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領域,自然會引來源頭活水,解決無話可寫的問題。每個地域都有獨特的風土人情,只要留心觀察必能見多識廣,碧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金色的沙灘、豐富的海珍品、忙碌的海產品加工場景……都是極好的寫作材料。
  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一是觀察要有次序,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都要有思路,要養成按順序觀察的習慣。二是觀察要細致,不要走馬觀花,要注意細節,要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點和本質的地方仔細地觀察。例如觀察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所處的環境等;觀察事物要抓住它們形狀、大小、顏色、性質、變化和作用等。只有學生們觀察能力提高了,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生活感觸多了,思考多了,就會想要表達出來,加上教師的指引,“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二、體驗生活,豐富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僅僅是傳授和學習作文的一種方式,而更廣闊的場所則是整個社會。只要教師把目光投向生活,廣開寫作源頭,讓學生體驗生活,先從自己熟悉的材料寫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農村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熱鬧,但農村孩子從小就接觸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為農村孩子奠定了豐厚的素材基礎。農村的學生在家鄉也別有一片天地,去趕海、捉螃蟹、釣魚……這些童年趣事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加工海產品、喂豬、喂雞等這些勞動實踐給學生帶來了深切的感受。讓學生以日記或作文的形式記錄這些生活感受,這樣就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三、挖掘資源,提供寫作素材
  農村小學生相對于城市里的小學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要少很多,教師要挖掘身邊的資源,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如六年級上冊習作課《身邊的藝術》,本次習作內容,對于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幾乎沒有藝術欣賞的經歷,連調查了解身邊藝術的途徑都非常有限。針對這種情況,我搜集了以往學生的繪畫作品,在班級開了一個小型畫展,然后組織學生們欣賞畫展,又向他們提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和圖片等,從而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寫作素材,這些素材又是他們所熟悉的,避免了學生習作無話可說的現象發生。
  四、鼓勵閱讀,豐富語言材料
  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相輔相承。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讀者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教科書中的文章多文質兼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課文是最好的范文,每一次學習新課,我都會讓學生反復朗讀,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課后,我又讓學生自覺積累好詞佳句,并且引導交流。根據課文內容或寫法特點設計小練筆,讓他們盡情自由的表達,做到讀寫結合。我發動學生將書帶到學校,在班級成立圖書角,另外,每個星期還安排了一節課外閱讀課,鼓勵他們吸取語言的能量,進行積累。還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閱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閱讀的內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多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材料。
  五、評價激勵,喚醒寫作欲望
  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與表現欲,都渴望得到表揚與肯定。當學生通過自身的經歷寫出一篇文章時,教師應首先對于學生的寫作過程給予肯定,發現文章的亮點,加以表揚鼓勵。只有評價合理,才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作文樂于創造。這就要求教師花費時間、精力,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合理評價。實踐證明,只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他們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和愿望,不諷刺、挖苦他們,就會幫助學生克服寫作中容易產生的自卑感、畏懼感。
  六、小練筆為習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寫作活動的支柱,是藝術上“最杰出的本領”(黑格爾)。寫作離不開想象,想象能使文章內容更具體、更生動、更形象,安排在課后的小練筆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是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打基礎。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課文描寫的環境氣氛和場面,進而想象課文中人物的神態、情緒、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想象課文中可能發生的情節和結局。孩子們的想象十分豐富而獨特,無拘無束,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既要大膽想象,活躍小練筆的思路,又要合乎情理,用健康的思想實實在在地去想象,踏踏實實地練習作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只要有效利用農村的廣闊資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讓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寫出創意,寫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作文的困境,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鄭賡嫻,盧曉光.寫作訓練教程.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2] 張洪玲,陳曉波.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小學語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
 ?。ㄗ髡邌挝唬核拇ㄊ∧喜靠h第一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3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