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生作文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如何提高那些學生的作文水平,如何使較好的學生作文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具有創新的能力,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從理論上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以為,在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參差不齊的特點,采用分層教學法,不失為一個良策。
一、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角度看作文分層教學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教育。語文老師在作文輔導中,要面向全體,是沒有疑義的,但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規化訓練,要求學生寫好符合“規范”的作文,這樣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規,千人一面,從而使優秀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作了認真探索,認識到只有實行作文的分層教學,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使他們對事物進行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探索。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不被模式性的提綱牽著鼻子走,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地去寫,朝著立意新、結構新、語言新的方向發展。
二、從學生作文參差不齊的成因看作文分層教學
(1)學生在認識能力方面的個別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方面的差異。學生中有的觀察細致,有的粗略;有的能較好地集中注意,有的易分散注意;數學學得好的長于抽象思維,語文、英語方面的成績好一些的長于具體、形象思維,學生認識能力的個別差異直接影響到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那些專心聽講,把老師的話當圣旨的學生,語文普遍學得好,作文水平也比較高,尤其是女同學。而那些做事丟三拉四,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同學作文水平提高得比較慢。
?。?)學生興趣和才能的個別差異。比如有的學生喜愛文學,善于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具有寫作的才能;有的擅長繪畫、唱歌、跳舞,具有藝術創作的才能;有的學生對理論和規律的知識有興趣,能迅速而準確地解答習題,具有數理才能;有的學生對實際*作和科技活動有興趣、喜歡作實驗,具有科技活動的才能;還有的對體育活動感興趣,表現出體育的才能等等。學生興趣和才能的差異,要求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做到“長善救失”,尊重其興趣愛好,積極引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通過不斷的培養,鼓勵,使其“勤能補拙”,逐步提高。
?。?)教師在作文輔導和講評方面的偏差。寫作能力訓練計劃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整個語文教學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一定的計劃,容易造成訓練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些老師往往只根據班級中上水平同學的實際,制訂訓練計劃,忽視了學生的情況,使這部分學生失去自信,漸漸掉隊,最后造成強烈的害怕寫作和討厭寫作的心理。而那些水平稍好的學生,由于老師的表揚、推薦,一直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于是寫作興趣愈來愈濃,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拉大。因此,教師輔導和講評的失當會提高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挫傷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三、學生作文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
學生作文的分層教學要求我們在給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輔導。三個層次可以出不同的作文題目,也可同一題目下提出不同層次的寫作要求。
作文的批改過程則充分體現著對學生寫作的不同要求,各個層次的學生只要達到所在層次的目標要求,就應給予較高的分數。如果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學生,那些A組的學生永遠不會有寫作的興趣。因此,批改和講評的過程是對學生作肯定的良機。批閱的不同標準使學生有了信心和動力,選擇不同層次文章來講評使學生有了學習的參照。教師還可利用寫作的分層目標,通過互批、自批等手段,增進學生之間的作文交流,提高文章質量。
四、實施作文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
?。?)分層教學的目標必須緊扣大綱的要求。分層教學離不開目標,這一目標必須根據語文教學大綱來制定。分層的目標不是固定不變的,要針對不同的文體,針對學生的進步情況,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只有動態的分層才能形成競爭機制,激發其上進心和創新精神。
?。?)分層教學的實施要有一定的量來作保證。要搞好作文分層教學,就要加大作文的訓練強度,光靠一學期七、八篇的大作文是遠遠不夠的。要大面積提高作文水平。
?。?)分層教學要與合班教學相結合。作文分層教學貫徹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但它不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它是班級授課制的一種補充形式,是針對學生作文參差不齊的現狀,提出的一種補救措施。分層教學的過程是對學生減負的過程,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只要本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就能把學生作文的分層教學搞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