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業財務工作的意見》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督促部屬各單位以及各地農業主管部門不斷改進農業領域財務工作,2016年5月13日,農業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業財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本文從形成全新的農業領域財務理念、不斷增加財政支持農業力度、持續推動相關項目優化組合、主動創新支農投入方式、全面強化農業財務監管工作、繼續強化農業領域財務能力建設等六個方面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農業部;農業;財務工作;意見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18
   農業領域財務工作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轉變農業領域發展形式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支撐力量,更是提升我國農業財務管理能力的關鍵之處。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國的農業財務工作者在落實相關政策和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主管部門執行涉及有關崗位的政策等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鑒于我國農業領域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實施,農村地區改革的不斷推進,從而對農業領域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均應主動適應于新形勢的需求,通過提升自身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按照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業財務工作的意見》要求,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與水平,從而為我國農業領域朝現代化方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 形成全新的農業領域財務理念
   一是建立農業領域財務管理新理念。更加積極地落實新型農業開發觀,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落實好提質與增效工作,穩定糧食增收進程這一重點任務,樹立全新的財務管理理念,開拓財務管理職能,有效轉變管理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妥善安排好政府與開發市場間的聯系,不僅要積極運用好相關產業與財政政策來繼續支持農業產業的發展,而且還應當積極運用金融方面的政策來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不僅要積極運用行政方式來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而且還應主動用好市場化手段與社會力量來支持農業領域的發展,使我國農業現代化能夠得到顯著發展。
   二是建立新型財政支農體系。要發揮好財政資金政策的公共性與基礎性價值,不斷增加對農村地區公共領域以及公共產品所給予的經費投入。改變以往資金分散化使用的慣例,持續提升統籌協作意識,主動集中相關資源,在增量和存量上做足文章,集中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全力發揮好財政資金所具有的重要引導作用,帶動金融以及社會資本來推動現代農業事業的發展。要切實摒棄粗放型的投入形式,持續提高資金支持的精準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2 不斷增加財政支持農業力度
   一是落實預算資金。要結合“三農”領域經濟發展這一中心任務,抓好中期財政規劃的編制落實工作。農業領域專項轉移資金應聚焦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提升農業生態保護、切實強化農民群眾收入保障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出臺政策,推動農業產業的轉型與升級。農業部門的預算資金應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宏觀調控與管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對農業領域基礎性環節的扶持強力度。
   二是健全農業生產領域的各項補貼政策。在認可補貼政策的前提下,要應用好農業生產補貼類的政策,從而建立起以綠色可持續發展農業為依據的補貼管理機制。做好農業生產補貼與相關產業之間的政策對接,建立農業政策的升級版,做到財政補貼總額能夠有所增加,從而讓支農資金結構變得更加健康,也就具備了更為精準的目的。各項具體目標則要全力支持農業生產轉向,做到鼓勵生產與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兩者并重的方向加以轉變。支持的方式應當從直接給予補貼轉向更多運用財政政策來推動金融業以及社會資本進入到農業領域之中。
   三是創建精準評價機制。積極推進績效目標更加明確、政策成效更為突出的資金投入監管體系。要依據實際,因地制宜地應用好支農補貼和金融操作工具等,形成相應的定額管理機制,做到直接體現。要以種養殖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社等為重點,創建農產品生產經營信息化系統,快速把握農產品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落實好相關補貼政策,做到差異化支持。
  3 持續推動相關項目優化組合
   一是增強項目清理與整合工作強度。結合實際,對目前項目實施全面清理,綜合運用轉移支付與預算項目等相關資源,在投入總金額不降低的狀態下,應當切實打開部門之中的各類限制,有效合并性質與內容比較相近的項目,并且調整目標不到位、成效不顯著的項目,從而較好地盤活有限的資源,創建邊界比較清晰、目標較為明確,且舉措較為精準的大型項目。要切實轉變傳統觀念,積極改進與整合相關農業類項目,創建績效考核、評價與激勵體系,從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是建立推動農業類項目建設的高效率平臺。運用簡政放權等形式,通過各種方式來推動農業類項目的建設工作。要以建設農業類項目建設平臺為基礎,把以前的碎片化設計方式改進與提高依據產業鏈加以落實,對能夠推動生產能力提升、提高農民群眾收入的項目加以優化改進,不斷提高落實政策的成效。我國各級農業主管部門不僅要促進項目實現優化與整合,而且還應當積極參與當地農業項目整合之中,讓農業項目能夠更好地服務農村群眾。
   三是健全項目動態化調整體系。落實好項目的儲備、設置等內容,建立起具體的項目體系。對于尚未進入到本體系當中的項目,則不能列入到有關的預算體系之中。對已經入庫的農業類項目,還要實施全面評價與審核,完善項目庫相互間的信息管理體系,依據工作的重點予以合理的調整。強化項目管理工作,確定項目的建設周期,將預算執行和預算安排掛鉤。探討創建項目退出體系,對于效果不夠顯著、預算執行比較慢,而且資金使用率不夠高的項目,則應當取消,甚至視情況予以合并。   4 主動加大支農投入力度
   一是切實轉變財政類資金支出方式。更好地發揮出我國財政資金所具有的引導性作用,拓展融資途徑,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的合作、政府購置服務、以獎代補以及風險補償等對策,推動金融與社會資本朝農村地區發展,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率。主動實施農業稅收優惠措施,把寶貴的財政資金投入到經營性資產之中,并運用股權加以量化到戶。
   二是完善農業產業信貸擔保機制。以農業信貸擔保單位為重點,以農產品主產區以及農業大省為著力點,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設具備政策性與獨立性較強的全國性農業類信貸擔保機制。運用資本金注入、擔保費補助以及風險補償等措施,保障農業信貸擔保機制能夠保持切實穩定。我國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應當主動參與到農業信貸擔保機制建設與管理之中,促進農業信貸擔保單位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保障農業信貸擔保機制的未來發展之路。
   三是推進農村金融類產品開發。致力于讓金融機構更好地符合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以及農業產業的具體特征,在全力協調各類金融機構抓好農業服務的基礎上,大力開發特色化金融服務。抓好新型農業類經營主體的信用機制創建工作,改進農村地區的信用環境,更好地支持我國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
  5 全面強化農業財務監管工作
   一是健全農業項目監管體系。在農業類項目監管過程中,應當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進行管理。各項目都要有與之配套的資金類管理方法,并對農業類項目管理的各個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負責項目實施的農業經營主體應當結合自身實際對于建設目標、資金使用、績效考核等加以細化。對目前的項目管理辦法加以清理。對于已經不符合當前管理的方式,應當在第一時間予以修訂甚至取消。千方百計地完善對農業類項目實施管理的方式。進一步改進項目資金管理工作措施,落實內控體系,完善有全制度,施行分級授權機制,保障各事項的審批、實施與監督既彼此分離又相互制約。
   二是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把績效管理落實到農業類項目開展的整個流程,從而完善項目資金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狀況,促進資金的科學調配與規范使用。創建績效資金管控機制、內部績效監管體系,拉長監管工作體系,真正落實到農業類項目管理的整個過程。更加關注績效管理的成效,綜合運用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對項目落實狀況實施公正、客觀的評價,并且落實好績效方面的考評工作,做好對績效評價加以運用的工作,真正做到獎優罰劣。
   三是抓好財務信息的公開工作。接受新聞媒體、人民群眾等各種形式的監督,按照有關要求及時對社會公開本單位的預算、決算等信息,尤其是對項目審核、資金去向等狀況,除涉密類信息以外均應對外公開。對媒體比較關注,尤其是牽涉到惠農政策的有關問題,應當快速加以回應并予以科學處理。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方法來改進互聯網條件下的財務管理流程,把相關項目的管理和內部風險控制內容加入信息管理體系之中,實現制度的具體化與規范化,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絕人為操作的因素影響,實現農業領域財務管理的公開化。
  6 強化農業領域財務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更加重視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主要領導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將強化財務管理放到更為重要的地位上來部署推進,力爭能夠取得最好的成效。各涉農單位要認真聽取財務管理人員意見,有效發揮財務管理部門所具有的參謀作用。農業財務工作者應當盡心盡力,全面做好資金監管。同時,還要做好和相關部門的對接工作,共同抓好政策與工作落實措施,全力為我國三農事業發展創設更好的環境。
   二是積極培養財務人才。以提升能力和素質為中心,以改進人員與素質結構為中心,運用各類方式來強化財務專業工作者的管理工作。全力滿足涉農財務管理之所需,積極引入專業化人員,建設一支更加精通業務的高層次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充分運用外出培訓、掛職等各類形式來推動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升工作,全面激發財務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
   三是注重業務政策研究。致力于創新農業財務管理方式方法,將工作的重點轉移至政策謀劃、制度建設以及事后監管等方面。密切聯系實際,深入實施調研,全力結合農業領域調結構與轉方式,努力創新各個重大項目,積極探索我國涉農領域財務智庫之構建,運用好相關資源,針對涉及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實施前瞻性政策分析,推動農業財務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參考文獻
   [1]韓桂英.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農業,2006,(07).
   [2]鄒宗根,洪登華.“四到位、四確?!币幏洞寮壺攧展芾韀J].農村經營管理,2006,(08).
   [3]魏文君.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通訊,2009,(34).
   [4]黃麗玲.泰興市S鎮村級財務工作監管問題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6.
   [5]鄭艷輝.加強村級財務管理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J].中國財政,2010,(20).
   [6]肖釗勤.審計部門如何應對當前村級財務中存在的問題[J].審計與理財,2010,(12).
   [7]王麗.村級財務管理模式探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
   [8]曹科達.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湘論壇,2005,(04).
   [9]鄭彩蓮,金曉飛.加強村級財務管理 助推農村經濟發展[J].吉林農業,2008,(04).
   [10]陳占新,孫繼承.淺談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0,(10).
   作者簡介:張炳紅,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