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信息化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地域之間的差異不斷加大,發展不均衡問題也越來越顯著。其中教育發展,特別是義務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保證每個孩子受到公平教育的需要,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結合當前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現狀,從城市和農村兩個方面提出信息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 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 應對策略
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要性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適齡兒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基本均衡的義務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責任,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應該享有接受質量合格的義務教育的平等機會。教育均衡,實質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
二、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
(1)目前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不容樂觀。①城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優質教育入學困難,城區優質公辦學校生源爆滿、班額過大、學位緊缺。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區學生迅猛增加,給學校正常教學和管理帶來諸多困難:班級人數過多,師生交流難;交通不便,導致學生就餐難;學校人數過多,活動場地狹小,導致集體活動出現組織難等。②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上學路途遠、交通不便、學校寄宿條件簡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一是路途遠,家長、學生有苦衷;二是交通不便,安全隱患大;三是學校寄宿條件簡陋、生活及服務設施不配套;四是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生"上不好學"等。
?。?)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城鄉義務教育不均衡發展問題主要源于城鄉二元化劃分。相對而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積聚了大量優質教育資源。①形成城市義務教育不均衡發展原因主要是家長擇校、新增建設優質學校較少 。一是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區內人口劇增,城內學校建設投入較少,只限于改擴建方面,新增學校建設明顯滯后于城鎮化發展步伐。二是家長擇校熱。隨著社會物質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硬件設施、校園環境、師資水平、辦學質量等多方面都占優勢的城內學校自然成為家長的首選。家長們通過各種途徑想方設法把子女送到城區優質學校就讀,加劇"入學難"矛盾。三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增多,隨遷子女進城就讀人數與日俱增,進一步擠壓了城區有限的教育資源。②形成農村義務教育不均衡發展的原因:一是學校布局調整后學校服務半徑增大。近年來,基本解決了農村中小學布點多、規模小、條件差和教育資源浪費、辦學效益低下的問題,基本實現了規模辦學和效益提高的目的。調整學校布局后,服務半徑增大,一部分學生必須到距離較遠的學校就讀。二是農村公共交通不完善,不能為學生上下學提供交通便利。三是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農村學校規模小,條件差,骨干教師大量流向城區;農村教師編制少,代課教師多,學科教師不配套;經費緊缺,進修提高機會少,福利待遇差,農村教師難以安心農村教育。由此可見,義務教育均衡化還遠遠沒有實現,我們要從各個方面著手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而教育信息化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手段之一。
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
解決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改善區域環境,消除區域差別,而教育信息化則為教育均衡的長久發展提供了可能。首先,教育信息化依托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借助于現有的通信網絡,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進而可以合理利用教育投入,減少重復性建設。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優秀課程資源,使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安排時間,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因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
四、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策略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進而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整合教育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教育信息發布平臺,實現教育信息的高度共事。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獲取的不公平,對于區域優勢明顯的地區,學??梢愿鼮榧皶r、全面地獲得各類教育信息,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也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學校的教學動態,從而能夠實現雙向信息交流,能夠及時把握教育改革和發展前沿動向,修正辦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辦學效率。
(2)建立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平臺,全面提高教師素質。教育發展靠教師,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目前,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發達地區的教師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教學資源,有更多的教育培訓和學習機會,從而能夠不斷提升業務水平。而對于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師而言,能夠獲得的教學資源非常有限,不僅沒有信息化資源,而且連基本的圖書館、資料室都不具備,甚至都沒有教學參考書,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教師素質的提升非常有限。因此,提高偏遠地區教師素質是實現教育均衡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建立遠程教師培訓平臺和教師自主學習平臺,可以為偏遠地區教師提供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進而實現教師素質的提升。
總之,教育信息化是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教育信息化需要按部就班地推進,盲目的追求一步到位只能導致資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從而導致財力的浪費。
參考文獻:
[1]十八屆三中全會工作報告《決定》.新華網,2013.11.12.
[2]袁貴仁.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新目標.新華社,2009.11.8.
[3]李志強.關于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與策略.教育時代,2011.0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