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能力,應著力加以培養?!睂τ谛W低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步入學校、班級的社會環境,陌生感隨之而來,培養他們與人交際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口語交際教學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低年段的課堂教學中如何訓練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以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輔相成呢?本文就以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老鼠嫁女》為例,對此展開探討,以期有所收獲。
關鍵詞:口語交際工具性 人文性小學語文
低年級口語交際重在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那么在日常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輔相成呢?筆者以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老鼠嫁女》為探究對象,說說具體做法。
本次口語交際是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的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發學生樂于講故事的興趣。通過仔細看圖和傾聽,歸納出聽故事的方法;再以課文中的連環畫為學習載體,訓練學生講故事,并能做到聲音響亮,表達清晰,達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及口語交際的能力。
一、激“趣”促“學”,工具人文相統一
課堂實錄:
師:仔細聽音樂,猜猜它們在干什么呢?(播放敲鑼打鼓的喜慶音樂)
生:好像辦喜事的敲鑼打鼓聲!
師:是的,那是我們的老鼠老爺要嫁女嘍。板書:老鼠嫁女
師:(出示圖片)鼠老爺要把女兒嫁給一位怎樣的人呢?
師:猜猜看,新郎會是誰呢?(出示太陽、烏云、風、圍墻、老鼠、貓的圖片)
生1:我猜是太陽,因為能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生2:我猜是老鼠,因為它們是同類。
師:你們想知道鼠老爺最終把女兒嫁給了誰嗎?那就讓我們跟著鑼鼓聲走進故事吧!
課堂伊始,我播放音樂,讓學生在喜慶的鑼鼓聲中感受故事的主題,自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出示太陽、烏云、風、墻、老鼠、貓的頭飾,引導學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誰呢? 啟發和鼓勵學生想象、交流,激發起學生聽故事的濃厚興趣,這一環節不但勾起了學生對《老鼠嫁女》這個故事的興趣, 而且激起了學生表達和交流的欲望。從播放音樂到暢所欲言的猜想,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以“聽”促“談”,工具人文兩相生
課堂實錄:
師: (播放故事錄音)請同學們邊看圖,邊聽故事錄音,思考:故事中的鼠老爺想把女兒嫁給誰?最后結局怎樣?
生:鼠老爺想把女兒嫁給太陽、烏云、風、墻、老鼠和貓。
師: 你聽得真仔細!你們想知道結局如何嗎?
生:最后鼠老爺把女兒嫁給了貓。
師:是的,只有把故事聽清楚,聽仔細,才能記得牢。
師:瞧,老師把我們英俊帥氣的新郎候選人們都請到了課堂上,讓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嗨,新郎們好!
師:結合生活,你覺得誰的本領最大呢?為什么?
生1:我覺得太陽的本領最大,它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生2:我覺得烏云本領最大,烏云可以遮住太陽,人們就看不見太陽了。
生3:我覺得風本領最大,風一吹,烏云就散了。
生4:我覺得是墻,墻能擋住風,風怎么吹,都吹不走墻。
生5:老鼠會打洞,再堅硬的墻都能被打穿。 所以說老鼠的本領才是最大的。
生6:貓吃老鼠,貓的本領才是最大的。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說的都非常有道理!下面請前后四人小組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述說故事的內容吧!
我借助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邊仔細觀察插圖,邊認真傾聽聽錄音,有效地將插圖與故事內容結合。聽后,再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生活畫面,啟發學生思考交流誰的本領最大,為什么?這種形象而直觀的方式,符合了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學中樂,樂中思,即彰顯了人文性的魅力,又凸顯了交際的工具性。
三、以“贊”生“情”,工具人文兩相和
課堂實錄:
師:聽同學們說的這么熱烈,鄭老師也想來講講故事了。你們來當小聽眾,聽聽鄭老師講得怎么樣?認真聽,聽仔細哦。
生1:鄭老師講的很有趣,聲音響亮,聽的很清楚。
師:謝謝你的贊美!你聽得真仔細。講故事時,一定要把話說清楚,表達完整。
生2:鄭老師表情很豐富,而且還加上了夸張的動作。很搞笑!
師:你是一個很會觀察的小朋友!除了把話說清楚,還要有感情。這些都是講好故事的方法,你們能用上這些方法,講好第一幅圖畫上的故事嗎?
生:很久以前,有一位鼠老爺和美麗動人的鼠女兒生活在一起,屬老爺非常疼愛它的女兒,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鼠老爺要把它嫁給一位本領最大的人。
師:故事開頭用了“很久以前”這個詞很好,給人一種懸念。讓人忍不住想繼續聽下去,忍不住想知道故事結果如何?
學生對照插圖繼續講故事……
師:這個故事講得太精彩了!誰能說說精彩在哪里呢?
生1:她講得很完整,聲音也很響亮。如果再加點動作就更好了!
生2:他按照插畫順序講故事,結尾還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師:同學真棒,不僅學會了運用講故事的好方法,還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老師給你們點贊!
我通過示范講故事,讓學生歸納出講故事的方法。再鼓勵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講好故事開頭,為學生創造續講故事的平臺。在學生練習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又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鍛煉學生敢于交際,樂于交際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的交談習慣,以促工具人文兩相和,并為下一環節表演故事做好準備。
四、以“情”促“演”,工具人文相輔相成
有了前面幾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持續高漲,我再將書本上的故事搬到語文科“ I Do·愛讀”讀書節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自主組合,競演故事中的角色,自己動手制作道具,演一出《老鼠嫁女》的課本劇。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為學生創建了自主交流、表演故事的平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表演欲,提升了學生的交際能力。體現了工具與人文的相輔相成。
結語: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他們喜歡游戲的心理特征,在課堂上激“趣”促“學”,以“聽”促“談”,以“贊”生“情”,以“情”促“演”,切實做到人文性、工具性相統一,鍛煉學生敢于交際,樂于交際,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信心,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