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荔波縣旱作農業節水技術及其應用效益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旱作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的發展能夠促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更加的利用,對于旱作物的穩定高產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旱作農業節水技術就成為當前旱作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關注和重視的技術。在對荔波縣水資源的具體應用和開發情況等分析的基礎上,有效實施旱作節水技術,推動當地旱作面積穩步發展,使得旱作農業取得顯著的效益。
  關鍵詞:荔波縣;旱作農業;節水技術;應用效益
  荔波縣屬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處于貴州最南端,貴州具有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濕潤氣候的特征,多數地區存在著四季分明的特點,且雨量豐沛和光熱水同季,屬于農業豐收型氣候,但是當地所具有的季節性冬春干旱和夏旱等干旱情況對農業生存也具有比較大的威脅,需要對這些情況有效解決。
  一、荔波縣旱作節水農業發展制約因素
  1.節水認識不足
  荔波縣屬于季節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類型的地區,在進行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及本身存在著農田灌溉設施基礎比較弱的情況,而當地人們在節水的時候,存在著明顯重視不足的情況,對當地耕地實施水利化處理的認識也明顯不足,荔波縣旱作節水農業發展也就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對當地農業發展也容易造成不利影響,從而會使得節水技術的完善和農業用水季節之間矛盾突出,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存在著不高的現象。
  2.水資源供需不平衡
  荔波縣年降水量比較豐富,但是其降水也存在著時空分布不均衡的現象,造成當地月變幅度比較大,通常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降雨,在降雨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會出現洪澇災害,荔波縣的季節性干旱主要包括冬季和夏季及春季,尤其春旱和夏旱的發生頻率是比較高的,每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旱災,每年當地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旱災發生,甚至在嚴重的時候會出現連續一個月以上的春旱和夏旱,平均3-4年就會出現一次旱災,荔波縣的農業自然災害中,通常旱災和洪澇災害作物受災面積之和占各種自然災害作物受災總面積比例較大,旱災和洪澇災是當前荔波縣農業生產面臨的主要災害,這些災害也成為農業生產豐收和農民收入增減的制約因素,每年在夏收作物生產后期和秋收作物生產后期都需要投入比較多的人力和財力開展抗旱工作。
  二、荔波縣旱作農業節水技術的具體應用
  1.旱地地膜覆蓋技術
  針對季節性春夏連旱的情況,荔波縣在秋季或早春的時候可以采取全膜覆蓋的措施,有效解決早春土壤失墑過快地溫過低和初夏玉米播種困難等問題,在地膜覆蓋起壟溝播的基礎上,促使當地春季無效降水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有效緩解初夏干旱對玉米苗期生長所產生的影響。多年的試驗示范和區域推廣都說明這一技術主要是將膜面集雨技術和壟溝種植技術等技術融合在一起實現的,其抗旱和增收的效果比較顯著,也是荔波縣旱作農業發展的節水增溫技術。這一技術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推動農作物增產現象明顯。
  2.橫坡聚壟種植技術
  在旱地種植綠肥和增施農家肥及病蟲鼠害防治等農業實用技術綜合在一起進行實施,從而使得耕地的基礎地力能夠得到穩定提升,推動旱地農作物增收增產,近些年以來,荔波縣針對當地旱地所具有的土壤問題和氣候特點等,根據生態農業和技術經濟等相關內容,明確總結以土肥為基礎和綜合開發的目標,將各項農業技術組裝在一起,根據當期不同自然特點,實施不同耕作模式的優化組合。采取分段降坡和層層筑壩的橫坡聚壟法,有效解決土溫比較低和作物生育期比較長等問題,有效采取分帶間套種和覆蓋地膜等方式,不僅緩解農作物種植一年兩熟的茬口矛盾,也能夠提升地溫,推動作物更好的生長,增加當地單位面積復合產量。對于當地出現的旱地水分不足和易干旱等問題,采取種植綠肥和有機物保蓄土壤
  水分等方式,促使作物抗旱能力增強,對旱坡地瘦和肥力不足等問題有效采取分帶種植綠肥和平衡施肥的方法,不僅能夠節省大量運肥勞動力,降低耕地種植成本,也需要明確增強土地地力, 從而解決旱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推動糧食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各個地區根據“用地與養地相結合, 有機與無機相結合”等原則,也需要有效推廣綠肥聚壟耕作法。
  三、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的建議
  雖然當前荔波縣旱作節水農業建設得到一定發展,但是總體而言,旱作節水農業的基礎條件相對較差,其集蓄水工程修建還不夠完善,機械化管道滴水和深耕受資金限制發展不快等問題比較突出,需要加大投入,推動荔波縣旱作節水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荔波縣旱作節水農業內容相對比較豐富,其主要是集良種和經濟及生態等方面實施綜合化的先進科學技術,增強相關事業費用的投入。在這一基礎上政府需要將旱作節水農業項目提上政府的工作議事日程,有效增強其投入力度,從而實施較大面積推廣,提高其科技水平。發展旱作節水農業也需要增強旱作節水農業的認識,能夠充分做到因地制宜的落實,使得旱作節水農業糧食產量得以提高,增加農民的收入,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四、結語
  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其中包含著的技術內容比較多,也需要能夠和當地實際情況綜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實施農業技術措施,這一技術通過機械深松和應用保水劑等方式有效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有效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使得當期農業灌溉的用水量得到比較明顯的降低,確保農業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艷.機械化旱作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8,38(12):94.
  [2]董玉龍.旱作節水農業發展現狀及推進措施[J].吉林農業,2018(12):58.
  [3]李洪兵.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技術[J].吉林農業,2017(06):44.
  [4]祁占彬,安正中.淺談旱作農業節水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2017(03):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3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