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中的問題與生態治理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河流的存在為城市以及農村的經濟以及生活提供了諸多發展優勢以及生活便利。在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工業科技不斷地發展,農業技術不斷地進步,為河流的治理變得復雜且較為困難。河道的管理隨著技術經濟不斷地進步同樣也出現了諸如水質污染,河道堵塞等環境問題。目前,河道管理涉及面較廣,故而問責機制不夠完善也是影響河道管理的一方面。因此本文主要討論了河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治理河道生態環境的建議。
關鍵詞:河道管理;問題;治理建議
河流自古以來就是促進經濟與生活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隨著工業科技以及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河道的治理也顯得愈加重要。而就目前來看我國目前的河道治理仍舊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如污染嚴重,問責機制不到位等問題,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更應該引起對環境問題以及管理機制的重視,積極提出改正意見,進行變革。
一、河流管理中的問題
1.法律法規系統不夠完善。隨著河道的作用不斷被人們所發現,依靠于河道的活動牽扯到的相關機構越來越多,在出現問題時,需要多方的介入來提出解決方案。河道的流域廣,支流較雜,涉及到的地區同樣繁多,在出現失誤時,由于問責機制的不明確,諸多部門會出現互相推脫責任的現象。國家在河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完善也是造成目前河道管理困難的很大因素,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為許多不法團伙有了可乘之機,為了謀取利益減小生產成本污染河流的問題也屢見不鮮,這些現象的發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便是法律邊際模糊,問責機制不夠明確。因此,完善法律法規的需求極其強烈。
2.河道污染嚴重。目前,我國普通大眾的環保意識普遍較低,工廠未經處理便將摻雜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附近河道的氣味惡劣,對附近的生活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并且,大量的化學元素會造成河道的富營養化,很可能造成藻類植物的大面積生長,水體內氧氣缺乏,對河道內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極大的破壞。同樣,不止工廠,普通大眾目前的生活垃圾隨意在河道內丟棄也是河道污染嚴重的很大因素,尤其在降雨后,雨水將河道附近的生活垃圾全部沖入河道中,短期內可能觀察不到影響,長期以來,生活垃圾在河道中堆積會對堵塞河道,不可降解的物質同樣會影響水體內生態系統的穩定。
3.河道的過度開發。河道附近自古以來就是種植與發展的風水寶地,而如今,河流的作用更是越來越重要,在巨大的利益的催動下,不少人開始利用空當謀取個人利益。未取得相關部門的許可下,對水體內砂石的開采過度,河床的穩定性極大降低。一方面,由于過去不當的宅基地批準手續,大量的河道附近土地被占用,如此一來,大量的住房開始在河流旁建造,極大的影響了河道附近的土壤結構,降低了土壤結構的穩定性。在農田灌溉時,不法者隨意破壞河道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種做法不但危險,同樣對河道的穩定也存在著不小的破壞作用。目前,對河道的開發過度,造成河床不穩定,不單單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甚至有可能會造成破壞力較大的旱澇等災害。
二、生態治理建議
1.加強環保意識的普及。要想真正起到改善河道環境的目的,僅僅靠一兩個部門是不夠的,應當發動全民一起行動起來。而目前看來我國的環境保護意識,仍舊不是很強。這與我們長久以來對水體健康的重視與宣傳不到位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也要將進行違法活動后的懲治措施宣傳給大眾,讓牟取私利的不法者意識到破壞河道后帶來的嚴肅后果。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大眾參與河道的治理,讓大眾真切感受到保護河道對自己的生活起到的積極作用。對于相關的管理人員,更應該加強環保意識的建設。加大監督力度。打鐵還需自身硬,從自身出發,真正落實保護河道的責任與義務。
2.對沿岸土地進行保護。在河道的保護過程中,對沿岸土地的保護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民眾在河道周圍大量的開發,對河道的土地進行了不小的破壞。極大地降低了河道周圍土地結構的穩定性。因此要對河道周圍的土地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比如采用在河道周圍建設植被以此來起到保護土壤結構的目的,投入一部分人力,財力。組建河道保護小組。日常對不法行為進行監督,也可以對河流附近土壤的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完善相關責任制度與法律法規,真正做到違法必究,對在河道岸邊進行大量建造違章建筑以及大量采砂的違法者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嚴肅懲治,以此做到警醒作用。這樣長期以來,也會對河道兩岸的土壤結構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3.阻斷污水源頭。長久以來,由于未經過處理的工廠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生活污水的隨意傾倒,積少成多,便也對河流的水質產生著巨大的損害。因此應當從源頭做起,對相關工廠以及生活聚集點進行經常性的排查,防微杜漸,一旦發現有污水隨意排放的情況,應當立即制止,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對河流進行區域的劃分,經常性的取樣檢查水質。如若發現水中化學元素的存在出現異常,立即對相關區域進行排查,聯系附近的工廠等有可能對河道進行污染的區域進行巡查,從根源上杜絕污染向河道的排放。
4.增強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管理團隊的不作為也是河道環境遭到破壞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因此改善河道周圍基礎設施的同時,對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也要進行加強。大量引入河道建設的專業人才,采用專業的管理技術,經常進行河道保護相關的交流會議以及相關講座。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增強專業水平,以此從管理層面做到對河道的保護。清楚地劃分每一個部門的責任范圍,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身上。與相關部門經常性的進行溝通,方便未來在相關工作上的合作,形成良好的職能配合。嚴禁出現消極的工作態度。對怠工人員進行處罰。同時也要進行獎賞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對河流保護的積極性。
三、結語
在如今我國的河流保護過程中。不僅要從相關部門做起,更要發動全民一起參與進來,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對河道的保護作用。對于違法污染河道的行為。更要進行嚴懲,同時也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責任變得明確。河道水體的健康程度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短期的利益,很可能造成未來長期的危害,為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基礎。真正做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穩定。對現在和未來個人的良好發展以及我國的進步都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河道治理,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 張彩瑛. 水生態保持和修復問題在河道治理中的探討[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7(19):100-101.
[2] 張鵬飛.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態修復探討[J]. 山東工業技術2017(3):281-281.
[3] 肖恒. 加強河道管理法制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7(11):2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