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木瓜主要病蟲害及無公害防治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圍繞木瓜主要病蟲害及無公害防治措施進行了研究,分別從木瓜主要病害的無公害防治技術以及蟲害的無公害防治技術兩大方面進行了論述,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木瓜;抗病害;抗蟲害
  木瓜作為瓜果的一個種類,因具有食用和藥用兩大主要功能而受到食品市場消費者的青睞。木瓜市場需求量的提升也促進了木瓜種植產業的發展。在木瓜的種植過程中,如何做好病蟲害的管理工作,采取無公害防治措施對于提高木瓜的種植質量和種植產量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本文就這一議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給同行業人士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啟發。
  一、木瓜主要病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褐腐病是木瓜常見病害。該病害對于木瓜果實的危害較大,從整個果實的幼果階段一直到果實的成熟期以及后續的果實貯存期都會存在該病害的危險隱患。主要病狀是果實發生病斑,之后出現褐色的發病環,不同的圓心,直到最終果實全部腐爛,干縮為僵果。另外,除了果實容易發生該病害之外,嫩葉或者花瓣也有感染的情況,表現為出現褐色斑點,然后病菌由斑點向周圍蔓延,誘發花葉的腐爛。該類病害,主要的發病機理是病菌留存在染病的僵果中,然后在合適的氣候中產生孢子并傳播,感染其它的健康果實或花葉。在25℃且潮濕的環境條件下最容易感染,發病最嚴重。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有:每年越冬前對果園中的僵果、病果以及染病樹枝進行集中清理??刹捎脽龤У姆绞剑€可以采用深埋的方式。將僵果或病枝中的病菌殺滅。在木瓜樹發芽前期,向果樹枝干噴灑濃度為5%的波美石硫合劑,在木瓜樹落花后和果實采收之前的階段,向果樹枝干噴灑濃度為0.4%波美石硫合劑,還可以噴灑濃度為50%的多菌靈溶液,另外還可以噴灑混合藥劑石灰硫磺的混合溶液。石灰硫磺的混合溶液的配方為:石灰粉2公斤、硫磺4公斤、豆乳1公斤、水250噸,混合均勻后進行噴灑防治。
  炭疽病主要危害木瓜的果實,尤其是初期果實,同時也容易危害木瓜的莖和葉。該病的主要癥狀為:果實表皮出現褐色圓形病斑,然后病斑逐漸擴大,多個病斑不斷融合,病菌呈現白色多見于圓形病斑的邊緣處。莖葉上的感染會出現粉紅色的孢子,葉面多個位置會出現不規則的褐色斑點。炭疽病的發病機理是病菌留存在染病的僵果中,然后在合適的氣候或環境中產生孢子并傳播,感染其它的健康果實或莖葉。樹木傷口處容易受到病害感染和侵襲。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有:在木瓜樹越冬前對其上的病果、病枝、病葉進行集中處理,采用燒毀或者深埋的方式,徹底殺滅病源菌。在生長發育時期,可隨時對病變位置的瓜果枝葉進行去除和銷毀。還可在發病初期噴灑濃度為70%的甲基托布津防治液,或者噴灑濃度為0.5%的波爾多液和濃度為0.2%的大豆展著溶液二者的混合溶液進行防治。噴灑頻率根據染病發病情況,通常每天一次,連續噴灑3天。
  輪紋病的主要危害是侵蝕木瓜的枝干和果實,對于葉片的危害相對較輕。染病時期通常在果實的發育中期,或者在果實成熟后貯存期發病。發病癥狀有:果實表面有水浸形狀的褐色斑點,然后隨著病菌的繁殖,斑點會不斷向外蔓延擴散,幾天內導致果實腐爛,病果的果汁有濃烈的酸腐酸臭味。輪紋病菌侵染到木瓜的枝干后,枝干上會出現紅色的病斑,中心位置凸起,病斑的邊緣位置有龜裂現象,形成環溝裂縫,很多的病斑連接在一起呈現出粗糙的外皮,因而該病害又成為“粗皮病”。葉片偶有發病,受到病菌侵染后干枯掉落。輪紋病的發病機理是菌絲或孢子在春季大量繁殖擴散,借助雨水的飛濺傳播到更大的范圍內,在水環境下也能夠傳播萌發,誘發木瓜染病的速度很快,一般24小時就可以侵入到果實或枝干中。另外,該病害的潛伏期很長,可以存活在樹干組織中5年左右。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有:首先要做好木瓜樹苗的質量檢疫,嚴格確保樹苗中不含有病源菌。其次,木瓜幼樹生長期應禁止與病樹枝干接觸,并要及時鏟除病變組織,進行燒毀處理。另外,在木瓜樹每年的春季樹枝發芽之前噴灑濃度為50%的波美石硫合劑。 應在果樹結果時期施加復合肥料,保證果樹的肥料供應,提高果樹的生長勢。
  二、木瓜主要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蛀蟲的防治:木瓜蛀蟲對于黑光燈和糖醋溶液具有較強的趨性,喜歡吸食成熟果實的果汁,幼蟲最先在果蒂位置進行蛀食,然后進入到果實內部,不僅造成爛果,而且具有轉果的危害特性。針對該蟲害的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有:采用果實套袋的方式進行蟲害防治。在果實采摘前期,樹干上捆綁干草,引誘蛀蟲的幼蟲進入到干草中進行越冬,等到來年春天對干草進行集中燒毀,殺滅其中的幼蟲。在果實成熟期,果園工作人員要及時收集病果落果,減少對健康果實的感染幾率。另外,在蛀蟲的成蟲發生時期以及成蟲的產卵時期,可噴灑濃度為50%的敵百蟲藥劑或者噴灑濃度為50%的殺螟松溶液進行防治,噴灑的頻率為每周一次。在成蟲發生時期還可在果園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或者利用糖醋溶液進行誘殺。
  繡線菊蚜的防治:該蟲害在春季開始孵化孵育,最初的幼蟲集中在果樹的葉、芽或者嫩梢位置,大概10天左右即可發育成成蟲。秋季時發生兩性繁殖,雌性和雄性蚜蟲交配產卵,隨著卵胎生蚜,借助外界風力發生遷移,感染果樹。夏季氣溫變高,蚜蟲的繁殖速度加快,染病幾率增大。常見的病狀有:果樹的枝葉、葉面上布滿蚜蟲,葉片呈現橫卷裝,由葉尖向葉柄的方向卷曲。嚴重時,嫩梢葉片全部卷縮,導致果樹生長情況惡化。針對該蟲害的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有:可借助繡線菊蚜的天敵來進行防治,如食蚜蠅、寄生蜂、瓢蟲等昆蟲,通過引入一定量的這些昆蟲來降低蚜蟲的繁殖速率,減少蚜蟲密度。另外,在果樹初春發芽前期可采用果樹涂藥的方式進行防治,用毛刷蘸取濃度為40%的乳木果油溶液涂抹在果樹的主干部位,然后包扎裹緊塑料膜,減少蚜蟲的侵襲感染。在蚜蟲發病初期,可噴灑濃度為50%的抗蚜威藥劑進行防治。
  三、結語
  總之,在木瓜的種植管理中,工作人員要十分重視病蟲害的防治,采用無公害防治技術措施減少發病率,提高果實產量。
  參考文獻:
  [1]如何把握果樹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機,李蕓,劉磊,李景先,《農家參謀》,2011(2).
  [2]木瓜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馬小波,張爽,《特種經濟動植物》,2012(03).
  [3]木瓜樹的生長習性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楊章林,《現代化農業》,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