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多維度空間設計的小戶型室內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要針對小戶型空間設計進行研究,小戶型面積雖小但是經過精細的設計,也能滿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基本家庭功能需求。在住宅空間中使用多維度設計,通過減少動線、開放式設計、空間借用、垂直空間的復合利用以及時間差設計使小戶型空間達到高效利用的目的。文章簡單講述如何營造實用環??臻g,并融入設計想法來提升空間的視覺空曠感。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多維空間設計;功能復合
  在經濟壓力與生活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小戶型住宅受到了更多人青睞,在未來小戶型將成為房產主流。小戶型住宅往往室內面積緊湊,但基本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小戶型設計應從多方面考慮,當前的小戶型住宅設計已經不是施工技術的問題,更多的是如何解決小戶型居住者的需求,且對空間功能的單一性、家庭構成變化等等問題進行研究。這就要求我們對小戶型住宅進行環??沙掷m多樣性的空間設計,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一、小戶型住宅空間多維度設計
 ?。ㄒ唬└膫鹘y的樹狀動線為環形動線
  在我國的普通住宅中,住宅空間的動線大多是以樹狀為主,以一條通道為主要路線向四周擴散來連接各個功能空間,通過主要路線來連通會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以及各個臥室。這種樹狀式空間連接方式路線明確并且使用方便,各個房間在動線的盡端或左右,有利于個人隱私的保護并且互不干擾,但也出現使空間呆板、不靈活、浪費室內有限面積等問題。因此,在小戶型設計中要打破樹狀動線,將動線進行合理的設計規劃,讓空間更加靈活且相互融合。小戶型的建筑面積小,使用面積更小,要最大程度地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因此空間的動態路線設計要從實用角度出發,要摒棄傳統住宅中的樹形路線,減少分叉路線,最大限度地減少單純通道的使用面積,設計“空間回路”環形動線。
  設計“空間回路”環形動線,讓業主在空間的行走路線為環形,其優勢有縮短室內交通流線,增強視線交流,擴大空間感,豐富層次感,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有利于通風與多方向的采光[1]。
  實現“空間回路”環形動線設計主要是通過臥室、廚房、客廳等功能區域設置移動墻體、折疊門來實現空間環形互通的。
  環形動線的設計方法主要有:利用一條環形動線把開放式衣櫥、開放式廚房、室外陽臺這幾個主要家務功能區域使用環形動線連起來,使家務工作變得更為方便簡潔,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一條環形動線將會客廳、室外露臺、開放式廚房串聯在一起使空間中公共區域形成環形動線,提高公共空間的便利性。多條環形動線相互互通的連接方式,在空間內合理設計多條環形回路動線并且相互有交集,使室內空間的動線更加多樣靈活豐富有趣,且縮小了到達室內各個功能區域的距離[2]。
 ?。ǘ┢矫婀δ艿拈_放式設計
  在小面積戶型設計里,我們應該考慮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將功能區進行多變的轉換從而實現買小戶型體驗大戶型的功能區域。在需要時我們可以將臥室變為書房,變為小型電影院,客廳也可以變為餐廳,變為兒童活動區等等。
  在小戶型住宅空間中,滿足空間的多樣性,在平面布局上對空間的復合設計是必然的,而復合設計在居住空間內是利用可移動隔墻來實現空間的局部分隔、絕對分隔、彈性分隔,使空間相互轉移與借用,進行靈活的分隔與合并。在不同的分隔方式中獲得不同的使用功能,以適應居住空間隨著家庭成員年齡的增長的需求變化,讓住戶體驗到不同時期家庭變化而產生各個功能區域面積需求不同所帶來的體驗,延長空間使用壽命。此外,移動隔墻的靈活可變性也讓小面積戶型能實現多房間多功能的需求[3]。
  實現復合設計主要是使用“開放式住宅”的設計理念使空間在功能復合時更加靈活可變。開放式設計拆除空間非承載墻體,為空間的靈活可變提供條件,使空間獲得更多的平面布局方案。且開放式空間具有外向性,能使空間中視野開敞,減小空間狹窄壓抑感,增加了空間的延展性,減少了空間的限定度和私密性,使空間能夠互相融合與借用[4]。實現開放式設計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可移動墻體、折疊門、可移動收納柜等等來實現白天室內空間通透、流動,晚上局部空間獨立私密互不干擾。在使用移動門與移動收納柜時盡可能地使用新型環保輕質材料,折疊門盡可能地使用透光材料,這是為了使空間更加明亮通透而且減少空間中有害物質,實現環保設計。
  (三)垂直空間的多重利用,解放室內地面
  小戶型室內使用面積有限,我們應該盡量解放地面,避免出現室內空間中“上空下擠”的狀態,使用垂直空間的復合利用設計以實現在窄小的空間里擁有更多的儲存功能與使用功能。室內空間中人活動的空間高度不同,所以可將空間分為地面家具空間、中部人活動空間、頂棚復合空間。
  地面空間主要是采用局部區域地面架空抬高的方式,利用架空抬高部分實現垂直空間復合使用功能。比如說局部地面架空,可以在地面形成一個多格鞋柜或者置物存儲柜,在柜體合上時是完整的地板,也可以利用現代智能家具把餐桌藏在架空地板下,在用餐時候將餐桌升起。由于餐桌隱藏在架空層中需要一定的高度,而這高度基本與餐椅下方空間高度相同,所以合理地利用這個高度將定制餐椅藏于架空層內,這樣我們就不用單獨搬椅子用餐,只需要在餐桌的四處坐下便可,其它時間架空的區域就是一個大面積的活動空間,可將其設計為一個舒適的榻榻米[5]。
  中部空間主要指的是頂棚空間與地面之間的垂直部分空間,該部分空間是人主要活動的空間區域,因此復合設計的使用功能與人的生活活動密切相關。比如將床鋪與墻體相結合,將墻體變成一個床鋪收納柜,然后對墻體表面進行設計變成簡單的裝飾墻。墻體不僅使空間增加了收納面積,也減少了室內墻體厚度與對空間地面的浪費,同時這樣的隔墻隔音效果更好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在白天非休息時間,床鋪隱藏于裝飾墻體內,此時墻體旁邊可以放置模塊化沙發,在需要睡覺的時候,則可以把床從墻體中翻轉下來,把模塊化沙發變成床的基墊,再通過可移動墻體形成一個簡易臥室。對于床鋪藏于墻體的設計上要注意在兼顧耐用性的同時保證操作方便,材質選擇得當。在部分角落的墻上增加儲物擱板或貼墻置物架等等,這樣可以增加室內的收納空間,同時也可節省地面空間。   頂棚空間主要是指天花板與中部以上空間。一般頂棚空間復合利用方式主要依靠智能設備的升降床、復合儲物柜、爬梯等等整合后復合在頂棚空間中,在需要的時候從天花板上降下使用,考慮室內層高問題,隱藏于天花吊頂上的復合功能區域厚度一般不會太高,也可以在合適的區域設計吊柜以達到空間的拉伸的效果。
  同時,可以把家電變小或把家具變成模塊化,熟練地利用人體工程學中的科學合理的尺寸對空間中模塊化家具進行設計。根據業主對家電大小及能耗的實際要求,考量房屋空間大小,從而選擇尺寸合理的家電,盡量使用模塊化家具,將家具進行合理科學的變化,有效地減少家具數量的同時減少其占地面積。
 ?。ㄋ模r間轉化調整空間功能
  人的生活習性一般是有規律的,睡覺、學習、起居、餐廚等等一般不會在同一時間進行,這就產生了“時間差”。我們在小戶型的設計上可以合理地進行“時間差”上的設計,通過定制的家具和模塊化家具來進行“時間差”上的設計,改變空間布局,在不改變建筑本身結構的前提下通過移動墻體和模塊化家具來改變區域功能。例如:餐桌在用餐時間可以作為餐桌使用,其它時間可以變成簡單的辦公桌;客廳有訪客時可以作為客廳使用,需要休息時可以變成臥室,需要看電影時可以變成家庭影院,需要有大空間活動時可以變成寬闊簡單的活動室。墻體在白天看上去是背景墻而晚上需要休息時可以變成簡單客房,這一系列的轉變都是通過模塊化家具、定制家具、移動墻和折疊門來實現的[6]。充分使“時間差”設計合理科學地運用在有限的小戶型中是實現經濟與舒適性的極好的方式。
  小戶型住宅區域設計也應當使用模糊化設計,模糊空間的概念必然帶來空間功能不明確。在居住空間設計中,“模糊”空間主要包含空間邊界的不明確性和空間多功能的不確定性兩個特點。前者主要指空間開放性,后者則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功能性質隨著時間的變化發生改變的空間可變性。這種變化一般是利用家具布置來實現的,不需要改變建筑結構與空間本身。這種方式對于小戶型居住空間來說是極具實用性的。
 ?。ㄎ澹├貌牧仙蕦傩詳U大空間
  為了使室內空間在視覺效果上不會那么狹窄,通常情況下的設計會采用開放式的裝修風格,該風格可以增加房屋的通透性。因此,對地面材料使用一體化設計,例如使用同一顏色的材料鋪設地面,不僅使房屋看起來整潔大方,也能增強房屋通透性,給予人強烈的視覺延伸感。
  小戶型如果色彩搭配不合理,會讓整個室內空間顯得很壓抑且昏暗,因此在色彩設計方面,一般大面積主體色為淺色調,亮色可在模塊化家具、地面、天花上體現,背景色面積較小,根據大環境選擇中間色,點綴色選用與主體色、背景色反差較大的顏色會使空間更有活力。色彩的巨大反差能從視覺上延伸空間,給予人清爽、敞亮的感覺。
  二、結語
  未來的房價依然在穩中上升,在經濟壓力下房產的主要消費戶型還是集中在小戶型。小戶型住宅需扣除20%公攤,如此小的設計面積對設計師而言更為困難,但是設計師又必須滿足小戶型居住者的需求,科學合理分布室內功能區,調節公共區域與私密空間融合與借用的關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室內空間進行環形動線設計、空間開放設計、空間垂直設計等等,同時使用模塊化家具來擴大整體空間,使其更加寬敞通透。設計來源與生活,生活學無止境,所以設計師只有不斷開闊眼界,吸取新鮮事物,才能展示出科學合理美觀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沙芳.面向青年人的小微型居住空間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
  [2]吳文深.小微戶型空間設計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3]陳思吟,徐釗,徐忠勇.探析中小戶型住宅的室內空間復合設計[J].藝術科技,2015(6):195.
  [4]蘆春梅.淺談小戶型室內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4.
  [5]張群,劉文金.小面積住宅室內空間設計模式探析[J].建筑學報,2011(8):24.
  [6]陳思吟.中小套型住宅室內空間優化及其精細化設計研究[D].西南林業大學,2016.
  作者單位:
  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通訊作者:
  張曉霞,福建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藝術設計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36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