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業時代的眾創空間改造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結構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使第三服務業產生了不小的改變,隨著時間的發展它在空間占據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因此政府逐漸打造出了一條幫助和支持民眾自己創業之路,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眾創空間的法律法規。大多數的自由創業者也逐漸加入到這個眾創的空間之中,因此形成了一種大眾創新,萬人創業的現象。但是,由于工業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考方式的改變和前進,傳統后工業時代的功能,簡單的工作模式,使得眾創空間不再單一適合于創業需要,人們因此反而更加想要在一個開放,開明,舒服,方便的辦公場所,為了能使得創客們在創業中進行更好地經驗交流、分享學術經驗和激發創作興趣,這些眾創空間應運而生,并隨著后工業時代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青年創客的喜愛。但是,作為一種剛剛被開發出來的創業項目,“眾創空間”的設計與發展卻完全跟不上時代工業發展的需求。為了解決眾創空間所存在的基本問題,本文在進行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面向眾創空間的舊工業時代建筑改造設計的不同,提出了一些適宜的改造方法。
[關鍵詞]后工業時代;眾創空間;創新改造;設計改變
文章編號:2095-4085(2019)03-0056-01
后工業時代眾創空間改造的發展現狀:后工業屬于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余留下的產物,在如今階段也是在城市工業用地的范圍內,但隨著城市不斷的擴張,與工業廠房有關的城市中心地帶其發展模式有了不可避免沖突。后工業時代的建筑在取消了本來就存在的高能耗模式后,現在的改造計劃是高新發展城市里最具有前景的舉措。眾創空間因此也就在后工業時代中變得炙手可熱。眾創空間理所應當的進入到后工業更新計劃里,因此,以前的后工業空間將重新展現出新的特性,解析后工業研究背景,詳細闡釋眾創空間的概念。對研究對象進行界定范圍,明確了研究與意義,提出具體研究方案,在眾創空間改造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通過科技創新產業的選擇,我國后工業時代在城市傳統工業區設計方面出現了功能性和結構性的綜合利用。把一些閑置的后工業建筑進行拆除或者重新構建將其開發利用。這些空閑的廠房倉庫等改造為眾創空間提供了新型發展空間。該政策的實施為后工業時代舊工業的改造創造了一條新型的城市發展方向,眾創空間的發展不斷打擊著傳統創新模式,產生了開放共享的全新理念。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城市后工業產業機構的轉型升級有了進一步創新研究空間。眾創空間可能不同于傳統的創新空間,它是全新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空間與精神空間的結合體。它有著與眾不同的場域時代規劃特征,在時代風氣與社會環境和人們思維形態的改變下成長,這就是后工業時代在眾創空間改造中的研究現狀。
由于在我國眾創空間的起步晚,發展速度不如西方發達國家快,并且還缺乏相對應的理論研究經驗,另一方面還會受到例如沿海和內地城市之間地域和空間限制,使得經濟效益變得越拖越慢,惡性循環就會使得資金周轉不開。但是由于后工業建筑改造啟動時間早,占據一定優勢,再加上有著豐富的實驗案例和經典工業模式,特別是針對創新產業的后工業時代順應潮流的改造發展,使得后工業建筑改造為眾創空間帶來了可行性。后工業時代產物作為城市建筑重要構成的一部分,很多已經損失掉了原來的優越的生產功能,如果這個時候對其進行工業改造利用,那么不僅減少了資金的使用,而且還大大的縮短了工作周期,在此基礎上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使得眾創空間投資也變得也來越受重視。第二個好處就是有利于保護后工業的歷史寶藏,喚醒群眾腦海中最溫暖的記憶,增強文化底蘊。第三是后工業所涵蓋的獨特文化精神,隨著新舊觀念的融合,能夠有效培育新產業的企業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使創客的創作靈感被激發出來,提供給他們優良的創新思路。因此后工業時代研究背景下,眾創空間的研究方案發展進一步成熟。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后工業時代結構轉型的大力推進,同時為了推進城市工業化進程速度,很多被淘汰的后工業建筑產業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價值,但是這些后工業建筑有著優越的空間模式,方便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這些后工業承載著一代青年的夢想,是歷史文化最好的見證,也伴隨著歷史時代的發展。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已經經歷了這種時代的改革,因此我國也把后工業眾創計劃納入了理論討論和實踐論證。并且在積極主動地進行后工業的改造后,正確實施了利用這些后工業建筑實現區域社會經濟效益增加的政策,于此同時,將這些后工業的歷史價值發揮到最高。舊工業眾創空間的改造是一個相對較小和具體的變化。因此在后工業時代背景下,眾創空間改造創新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保護區域生態良好環境,正確實施國家發布政策的這些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偉.后工業建筑改造時代的眾創設計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017.
[2]黎明,后工業時代理念下眾創空間的價值研究[D].天津:天津建筑科技大學,2015.
[3]閆一珂,舊工業建筑再利用中的眾創空間改造價值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科技大學,2010.
[4]韓林丹.面向創意舊工業眾創空間更新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科技大學,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