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后工業時代寧波市工業遺產的發展與保護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工業遺產保護給予了高度關注。寧波作為經濟發達的港口城市,近代以來,隨著五口通商口岸的開放,是中國最早引入了現代工業生產體系的城市,遺存了大量工業遺產。因此,寧波市開始關注工業遺產保護,但局限于從功能上進行改造,而忽略了其文化價值的利用。本文通過對寧波市工業遺產發展現狀的調查,剖析了寧波市工業遺產改造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寧波市工業遺產景觀價值的挖掘,以及與旅游業的跨界開發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寧波市;工業遺產;保護;文化記憶
  基金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文化創意產業視角下工業遺產的景觀價值與旅游開發(編號:201813001027)
  工業遺產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留下的珍貴歷史遺存,記載了工業化的歷史痕跡。隨著人類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工業遺產作為重要的文化遺存,越來越凸顯出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并且與特定的城市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成了城市文化記憶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工業遺產的概念,《下塔吉爾憲章》作了經典釋義:就是人類工業活動進行后遺留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稱為工業遺產。
  我國的工業遺產極其豐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工業遺產。尤其在開展工業化較早的沿海地區,保留了大量的形態各異的工業遺產資源。但是從全國來看,工業遺產分布很不均勻,在東北地區、沿海地區比較多,而西北地區卻很少。因此,在工業遺產改造方面,沿海開放城市與曾經工業發展較快的城市對其的重視程度會更高一些。作為中國近代開埠最早港口城市的寧波和上海,保留了大量的工業遺產,例如,寧波的老江東區就有許多近代紡織業的工業遺產。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在繼續推進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國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則起步較晚,許多重要的工業遺產沒有受到應有重視。雖然寧波市政府開始著手工業遺產的保護,但是社會公眾尚沒有形成工業遺產的保護藝術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寧波市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全面推進。如何使工業遺產保護成為人們的共識,是未來工業遺產保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寧波市工業遺產遺存分布現狀
  寧波市的工業遺產主要分布在老城區三江口周圍一帶。作為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自1844年開埠以來,隨著西方近代工業的引入,以及港口航運開始發展,在老城區三江口區域,尤其是甬江兩岸,新建了一批紡織、面粉、印染等近現代工業,其中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帶動了周圍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傳統手工業的發展,商人們紛紛投資,在此建造了不少工廠。因此,在寧波市三江口區域,尤其是老江東區就留下了許多這類工業遺產。
  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寧波市民有近一半的人表示不了解工業遺產,也有近一半的人表示聽說過但不太了解,只有極少數的人表示了解工業遺產。近年來,寧波市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政府,不斷召開民間層面的研討會讓民眾參與其中,如2018年就在和豐創意廣場華珍門藝術館召開了寧波工業遺存“魔術師”計劃研討會,邀請了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們以及熱心市民來共同討論關于工業遺存的歷史文化價值、生存現狀及未來改造發展方向的一系列問題。這種研討會的舉行不僅能夠吸納專家們的經驗,也能讓普通市民們參與其中,同時能有效地增加民眾對工業遺產的關注度和了解度。目前民眾對寧波市工業遺產的發展現狀依舊缺乏關注了解,但在寧波市政府的這種活動的舉辦下,能有效地激起民眾對工業遺產發展與保護的興趣。
  二、寧波市現有工業遺產的利用與改造
  寧波現有的一些較為著名的工業遺產利用與改造,包括和豐創意廣場、寧波書城、江北8號公園等。本次我們組織了對寧波的工業遺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僅只有12.7%的人了解寧波的工業遺產,其中大多數人表示去過這些地方,但并不知道屬于工業遺產。其中,對于工業遺產資源利用與改造得較為成功的是和豐創意廣場和寧波書城,在保留其原始風貌的基礎上,結合文化創意產業業態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布局。
  和豐創意廣場原為和豐紗廠舊址,寧波市政府將其改建為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該項目位于寧波市濱江大道以東,江東北路以西,民安路以北,通途路以南。和豐紗廠曾是寧波乃至全國近代紡織廠工業史上的重要紡織老企業,。雖然將和豐紗廠改造成為現在的和豐創意廣場,但仍然保留了其原本的歷史風貌,比如廣場中間保留的成為和豐紗廠舊址的那棟小洋樓就是曾經廠房的辦公樓,比如廣場名字與現在的創意廣場的名字就是沿襲了“和豐紗廠”的“和豐”二字。
  寧波書城位于江東北路,原為寧波太豐面粉廠,位于甬江東岸。太豐面粉廠成立于20世紀30年代,與和豐紗廠一樣都是“三支半煙囪”之一。太豐面粉廠搬遷后,2006年開始籌建寧波書城,于2010年5月8日正式落成。雖然進行了改造,但是面粉廠的眾多老建筑,包括1根高聳入云的煙囪、2座水塔和8個面粉筒,都保留得較為完好。在寧波書城的八幢樓中,只有兩幢樓是新建的,其余六幢皆是老的工業遺產進行改建裝飾而成,如今寧波書城所處的這一區域已成為寧波市的主要文創產業園區。
  在這些工業遺產改造中,有一些改造得較為成功,但其重新設計的外觀形式卻有千篇一律之嫌,未能充分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如和豐創意廣場、創意1956園區、江北8號公園、新芝8號創意園、寧波財富中心這五處,都屬于創意辦公園區,主要針對的就是文創從業人員,除了平時在這周圍工作的人們外,普通居民很少能關注到這些工業遺產的存在,像江北8號公園地處偏遠,更是少有人問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的體現。因此,寧波市在之后的工業遺產保護與改造方面,應當更加關注工業遺產與普通公眾的卷入與互動。
  三、寧波市工業遺產利用與改造中的問題
  寧波市工業遺產的利用與改造,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普通民眾對寧波市工業遺產保護意識缺少。由于我國總體啟動對工業遺產的保護相對較晚,加之宣傳力度不夠,寧波市雖然是工業遺產存在較多的港口城市,但是在這方面也沒有對工業遺產保護方面進行過多的宣傳,導致大多數市民并沒有對工業遺產有基本的認知,更不用說去關注和保護它們。目前,寧波市政府方面已經開始積極宣傳工業遺產保護的相關政策,鼓勵市民參與到工業遺產保護行動中來。第二,寧波市工業遺產利用與改造中形式單一。目前寧波市對工業遺產改造的形式基本是以創意園區為主。但這些創意園區改造形式,缺乏個性,更沒有很好地結合原有的工業遺產的文化內涵,而是一味地模仿北京798、上海M50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樣式,在設計中往往只考慮了功能性因素,缺乏結合對寧波市工業遺產現狀及獨有特色方面的創意,以及缺乏文化、歷史、情感等方面的景觀價值創造。
  結語
  寧波正在快速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工業遺產作為城市工業化中的歷史痕跡,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是城市的重要文化記憶。而現在的人們普遍缺乏對城市工業遺產的歷史價值的認知,進而影響到對城市文化傳承的認同。即使寧波市的部分工業遺產改造已經較為成熟,但形式卻較為統一,缺少城市工業文化基因與寧波市日常生活的融合。同時,對于現有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主要是由政府進行主導,沒有充分利用民間資本進行參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寧波市工業遺產保護的全面與深入的推進。寧波市政府已經開始意識到,必須把工業遺產與文化創意產業、旅游業等新業態進行深度融合,吸引民間力量積極參與,并使工業遺產成為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形成城市文化傳承的文脈,讓更多的市民能夠認知和認同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為城市的文化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
  參考文獻:
  [1]方焓.略論工業遺產保護中的整體性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9(05):80-82.
  [2]徐蓉.城市主題文化視野下的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以寧波市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0:9.
  [3]鄭聲軒,干戈.近代寧波的城市發展與建筑概況[J].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3):50-53.
  [4]何春花,馬仁鋒,徐本安,王騰飛,吳丹丹,張舵.鑒于文化創意空間理念的寧波和豐紗場工業遺產改造[J].工業建筑,2017,47(01):50-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8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